戴青
“少教多学”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不再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力图通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创新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缺乏相应的探究性研究型学习场所,广泛的课程资源处于被埋没、被搁置的状态,对于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本土的文化资源的利用更是少之又少,因而课程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笔者所执教的贵州省黔南州山青峰奇、风光绚丽,名胜古迹众多,民俗风情浓郁,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应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整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文教育目标。
所谓本土文化,狭义的是指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的总称,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内涵是不相同的。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研究、探讨这种本土文化,开垦、培植这块百草园,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终生的、永恒的。
为了改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被动局面,我们要以开放的理念、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走出课堂,走近本土文化。本土文化的确是课程资源中不容忽视的宝贵财富,因为它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近,学生更容易接纳这样的文化,也更容易、更直接融进这样的文化,从而去领略,去探索。
现在随着外域文化、时代信息的涌入,本土文化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纷纷跃上时代潮头,追赶时代步伐,而忽视了脚下生我养我这块殷实的土地。本土文化观在时代大潮的激荡下迷失了,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在学生心目中被淡化。为了让学生关注黔南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从自然风光、少数民族文化、历史名人、红色文化四个方面对黔南的本土文化进行了调查与梳理,探究黔南文化。
新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就问学生对黔南文化的了解有多少,能不能举出几个比较有名的事例。学生们纷纷拿出寒假作业展示和交流。自然风光就有荔波樟江风景区、甲茶风景名胜区、青云湖森林公园等;民族节日“四月八”、“六月六”、水族端节等;就历史名人而言,黔南地区在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如莫友芝父子、黄芝萌、邓恩铭等杰出的文化名人和英雄人物;猴场会议、强渡乌江、黔南事变等,对这些极具人文价值的语文课程资源,各小组派学生代表简要介绍本小组收集整理的资料。在此教学模式中,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组织实施课堂的教与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这堂课上,学生们热情高涨,收获自然是多方面的,更主要的是他们了解了家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学生探究黔南文化提供导向,为进一步研究性学习架设桥梁。
课后,我还带领学生到校园旁边的东山参观,一些学生现场当起了导游员,说起了都匀市正在规划打造东山历史文化古街区,逐步恢复千年黔桂古驿道、高贞观、南皋书院、文昌庙、半山亭、奎星阁等著名景点,极大促进学生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关注,从被动关注转为自觉珍视,从而成为“文化环保”事业的积极响应者。回来后,学生意犹未尽,几位学生还钻进了图书馆,有的还上网找寻感兴趣的资料,并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正如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说:“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打过这样的比喻:“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第一锤怎么敲,敲在哪里,这是关键。语文起始课教学不妨与本土文化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逐渐培养了学生对家乡本土人文的热爱之情和保持对本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的持久的敏感。
任何地方的本土文化都有积极先进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还有需要开掘整理开发应用的一面。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加以分析辨别,学习继承。“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化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学习和创造都是从身边开始的。
以关注本土文化的起始课为契机,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生活,自觉、主动地走向生活,让本来就该鲜活的语文课真正鲜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接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吸收其精华。从现代教学方法的角度看,这种起始课符合“愉快教育”理论,使学生能被一种不可抵抗的吸引力诱导着去学习(夸美纽斯)。
关注本土文化,不但要关注本土传统文化,还要把视角投注到本土文化中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元素上,倡导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时代生活的活水,让学生接受本土传统文化为的浸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这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语文课堂教学不要追求大而空的纯文本知识,而要引导学生低身俯就关注和思考自己生存环境中的文化形态特征、文化发展情况、文化成就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发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构建多元课堂教学,其意义是重大的,而且是十分紧迫的。
总之,为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被动局面,要上好关注本土文化的起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