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点滴谈

2015-09-10 00:12姚凤英董明冯兆海
考试周刊 2015年87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智力兴趣

姚凤英 董明 冯兆海

摘 要: 学生的智力、思维、兴趣等无疑存在差异,为此,分层次教学就理应引起关注。本文以数学学科教学为例谈谈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 智力 思维 兴趣

学生的智力、认知结构、思维发展水平、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参差不齐,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不能等齐化一。于是,分层次教学的因材施教便应运而生,且此落彼兴、风生水起。

分层次的差异性教学针对性强,能够从实际出发而有的放矢。它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就避免了优秀生的无所事事与后进生的疲于奔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从知识、技能等方面,都能得到不同发展,都能获得成功体验——后进生跟得上,优等生更向上,在数学教学中尤其应当如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倘能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给不同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主体地位,就能实现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的教学,“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就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仅以数学学科教学为例谈谈实践与探索。

一、学生分层

要分层教学,就要综合各次考试成绩、智力因素、学科基础,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可分为: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但也应是动态的,要据不同时期的测试、考核随机调整。对有退步的,一次可提醒、鼓励,下次仍跟不上的则降低层次。这样不但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且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这样分组,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批改辅导及反馈,有利于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教学中分层渐进

1.分层施教,差别设问。

分层施教其实就是因材施教。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而如提问,对中等生和后进生则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引领学生学习。这样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2]——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前进,而后进生要基本上达到大纲要求,优生尽量拔高,激发学趣,关注和调动其非智力因素。

2.基础练习,关注后进。

基础练习环节,就应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基本题就要求必做必会。如指名板演就要关注A组,几名学生同时做题,有困难的也主要靠本组帮助求解,仍不能解决的再请B组或A组的能人,订正与说算理则随机指名。倘若错误率高,则可再组织第二轮板演反馈,则由B组担当主角……这样,人人可以为师而有表现机会,教师及C组学生则洞若观火,相机指点迷津。

3.求速反馈,激励先进。

基础练习之后,可进行下一环节。可布置一类或几类题做,可按快慢先后序依次板书,教师又俨然作壁上观,然后订正说算,谓之求速反馈,则关注C组,意在激励竞进。

4.优者拔高,自主求解。

进入巩固练习环节,题量增多,就更注重知识联系,强调拓展思维训练。但优秀生仍然往往超前完成而急不可耐,就要有适当的拔高题,更突出灵活运用训练,探索知识的延展。就由C组挑战,即使求通未得也“坐视不救”,鼓励自主探索求解与感悟,建构知识意义,积累学习经验,也是为帮扶和等待照顾后进的A组或B组,B组同学则要完成提高题并争取探索拔高题。有时C组者,可不做巩固题,直接挤入拔高,虽然如此,他们也完全可以在A、B组学生交流时,快速拿出解题策略,这样就能自然地训练其思维敏捷性。于是,这样在交流中扫荡基础题,探索拔高题,还是能者为师,就能各得其所。

三、批改作业时体现分层

1.捷足先登,“各取所好”。

自习课或家庭作业的布置与批辅也可体现层次性。如练习册之类,B、C组的学生要求全做而与A组不同,先完成既定任务批改完,学有余力的,可以自主学习或据意愿增加高难度题,还可以娱乐学习。

(1)可以选择阅读课外书。坐不住与其闲散无聊,不如允许和鼓励读书,丰富多种积累。他们本来就因捷足先登而自豪,也会因多学而骄傲欣喜,成就动机会叠加积累而扬眉吐气;他们也会因进入另一种情境而守静,不要以为走偏,权且当做注意力的转换。因为此后还有读书交流而能保证其读有所得。

(2)当然,也可以或据意愿增加高难度题,一如课堂练习之法。

(3)在可监护情形下,可以允许自主选择文体、绘画、制作等活动,是一种肯定性的加速激励,也是放松和休息,利于其发展健康爱好或全面发展……

2.等待后进,悉心辅导。

如上所为,也是等待后进而给予思考时间,可以主要对A组给予援助——当然,也可请同学之能者为师,而欲“后来者”跟进。

分层次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为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等规划设计学习。这样使后进生能吃好,优等生吃得饱,从而使之自学能力和健康爱好等得以全面发展。

四、评价时分别激励

评价不仅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更是为了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因此,应发挥其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多种功能。我们既然承认学生的差异,就应关注分层评价,给予分别激励。既有全覆盖式的群体性的表扬,又有分层个别的激励。既有严格性评价,又有激励性赏识性评价等。如对于后进生要多用赏识激励性评价法,和家长沟通好,有些许进步就给予肯定,指明努力方向,使之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即是重在唤醒、期待与鼓励;中等生则饱含期望,也侧重激励,也要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使之不甘落后,积极向学;对于优等生,则采取竞争性的多元评价,坚持高标准,不但要激励,更要时时提醒:不可故步自封,并引导挑战、超越、竞争。这就体现了分层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

这就是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3.

[2]王荣仙.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评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0).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智力兴趣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初中生物分层次教学案例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