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实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阐述了2015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具体内涵,提出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就是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会议还强调了2015年稳定经济增长和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性,同时要继续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15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分析
对于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5项主要任务: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会议提出,“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对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认为,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不能再靠复制模仿,那样难以持续。而是要靠转型升级,靠创新驱动。否则,经济结构难以调整,市场活力难以显现。而创新驱动,重要的是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其中,信息产业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显示了巨大商机。应当加快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推进制造业的升级,提高其科技含量;也应当推进信息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陈剑表示,要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需要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这是新常态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根本推动力。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仍面临深化,重要领域是财税体制和户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重要的是减少企业压力,减少束缚,调动地方积极性,使权力与责任相平衡;户籍制度改革目的是推进城镇化发展,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使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得以释放。
“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消费、投资、出口需求都发生了不小变化。依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的调整发现和培育更多新增长点,才能更好地增强中国经济的强韧性和可持续性,为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有力支撑。能不能把新增长点的潜力进一步释放出来、发现培育更多新增长点,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我们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放开市场“手脚”,形成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的机制;要以改革推动全面创新,让创新落实到新增长点的培育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与此同时,还要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以更宽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制度环境,创造活力迸发的市场竞争环境。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等。对此,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农业领域的改革会提速和全面推开,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或者可以理解为2015年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领域是农村和农业改革。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它表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延续性,是我国经济依然面向世界的重要举措。在传统的外需放缓后,“一带一路”沿着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这必将给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找到新的突破口与增长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刘云中表示,“一带一路”注重区域联动,更强调不同板块之间的互动。这种区域政策的创新是很大突破,它突破了原有区域政策甚至区域研究囿于国内的局限,强调内外联动,在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内,调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认为,将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城镇化的推进,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比如铁路建设会加快,也会修建、改造一些重大水利工程,一些城市的地下管网改造也会加速,有些地方的保障房建设等跟民生有关的东西都会进一步加快。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要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改善民生的举措,充分说明中央高度重视就业这个民生之本。”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分析。小微企业提供了70%以上的就业岗位,使9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实现就业,贡献了75%的科技创新、80%的新产品,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微企业健康成长就能拓宽就业者的家庭收入来源,使生活有保障。“将企业的发展放在民生工作中统筹安排,不仅新意闪亮,而且凸显企业发展在改善民生工作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使民生工作有了抓手。”
未来改革方向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很多改革信号。
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最近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可以看作是“催化剂”,随之2015年金融改革可能会有实质性的进展。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金融改革步伐预计将重新加快。2015年可能将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出台银行破产退出机制;鼓励成立更多民营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等;将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公共事业和服务业的门槛等。
除了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价格改革、户籍改革、公共事业价格改革、“一带一路”等战略也有望获得重点推进。
国企改革总体设计方案将加速出台,目前已有20余个省份出台国企改革方案,国资委也启动四项改革试点、中石化迈出混改实质性步伐。据媒体报道,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分别牵头制定完善国资改革的相关方案,国资改革的总体设计文件在2014年年底出来,文件将对改革的操作原则、总比例的把握、完成进度等都将有所明确。预计2015年将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展开。
土地改革预计也将继续深入推进。最近包括中央1号文件在内的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预示着土地改革会贯穿2015年全年。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表示,中央深改组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的意见,未来相关改革的推进将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元春指出,从“一带一路”到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这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中国高层的区域发展战略在2015年将全面落实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