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经济前景明朗

2015-09-10 22:33毛丽冰
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经济

毛丽冰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经济经过了震荡的一年,在宏观经济疲软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频频宽松,股市节节攀高后年末出现暴涨暴跌……已经到来的2015年任重道远,这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在哪里?风险又有哪些?如何应对不利因素?

《经济》记者就此采访多位专家、学者,请他们分析、预测2015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走势。

稳健——经济延续“稳”基调

2014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5%,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3%……2014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短期出现整体下滑特别是第三季度的增幅创下了近5年半来的新低。经济增长趋缓甚至出现下滑,使得一些过去对中国经济很乐观的人最近也变得谨慎起来。

经济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是《经济》记者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变“稳”的表现,有利于中国经济长远的健康发展。“我们从以往两位数的历史增速回到7%的水平,2012年和2013年GDP增长都是7.7%,2014年也可能是7.5%左右,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增长期,这个稳定就是不会有大的波动。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认为,这种“稳”证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现在的产业结构已进入到‘三二一’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已经超过工业和农业,这是一个向中上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标志;其次,区域结构也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态势,就是相对平衡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比东部地区要快,更多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区域间的差距在缩小;第三个就是城乡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已经开始了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第四是就业增加了,这是第三产业发展直接带动的成果。”

在“稳”中,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孙学工指出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亮点。一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2014年前3个季度,第三产业增速高出第二产业0.5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比2013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二是就业与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向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倾斜的态势。三是消费热点继续保持热度,网络零售保持旺盛,通讯器材销售加快、绿色消费增长显著。2014年前3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49.9%,限额以上企业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31.8%。四是化解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一度严重过剩的光伏等行业供需已趋正常,钢铁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在充分肯定2014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在亮点之外,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指出,“因为财物成本、劳动成本、资源成本等成本不断上升;市场的需求已经无法满足庞大的产能。前者是卖一个好价格遇到困难,后面是怎么卖出去遇到困难。所以这两个方面的压力导致眼下中国经济处于比较困难状态。”

孙学工也指出,2014年经济发展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首先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体现在受制造业持续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影响导致的民间投资意愿减弱;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带动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偿债进入高峰期,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难度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外商企业投资步伐放慢;新开工项目减少。二是融资瓶颈约束凸显,因为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大幅回落,资金面紧张;除了普遍存在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贷款利率上浮等问题外,银行惜贷、限贷现象增加,甚至还进行抽贷,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企业经营依然困难,虽然一些企业出于业绩考核和融资的需要,有意人为调高利润,其实企业实际的经营困难程度比数据反映的还要严重。

正如赵振华指出的,我们的实体经济还很难。“实体经济面临的制约还比较多,层面比较高,市场不规范,要真正把制造大国变成创造大国,谈何容易?”

风险——新常态的挑战与危机

当人们对“新常态”过多地解释为新机遇、新发展和新亮点时,2015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还有许多问题待解决,有的问题处理不当更有可能将与其他独立的问题叠加爆发。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纪鹏强调人们忽视了新常态下的挑战和危机特征,“尤其是金融潜伏的危机,随时可能会爆发,如理财问题、地方债务平台问题、央行的货币资产膨胀过快问题,以及产能过剩问题,这些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都会归到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和困难上”。所以他建议,由于中等收入陷阱还没有跨过,一方面在经济上要处理好速度,但更多的要把投资拉动转移到消费拉动上来,把投资拉动转移到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上来,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

2014年,大家普遍担心的地方债、房地产和影子银行都有惊无险,没有全方位爆发。2015年是否就可以放松警惕了呢?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指出,“目前来看,单一的、局部的风险,我们都不太担心。我担心的是,产能过剩等导致经济下行的因素一旦与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影子银行等风险因素融合在一块,使风险叠加,形成一种巨大的风险传递,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而白景明最大的担心则是2015年的物价上涨过快。他认为,中国存在着强大的物价上涨压力,通货膨胀压力是最大的危险。“我国的M2货币供应量几乎是GDP的两倍,大量的货币沉积在经济体内,有的是形成了存款,没形成存款的在理财产品等表外业务上,所以存在着货币冲击市场的可能。但是反过来,实体经济又缺资金,虚拟经济比较活跃。这给了我们一种释放货币的压力。”在此压力下,央行要不要降准?要不要进一步调低利率?白景明警示,“这条路千万不能走!物价的上涨是再可怕不过的了。因为物价的上涨是对全体人民的利益的盘剥。”他指出,地方债与物价上涨是相关联的,地方债如果继续扩大,它的风险就转为货币风险,最终导致金融风险。

孙学工则强调环保指标造成的强约束将对2015年经济发展有一定制约。他指出,“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显示,环保指标完成进度滞后,规划中4个节能环保的约束性指标都未能达标。为了确保节能环保指标在“十二五”最后一年达标,国家将“实施最严格的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有些地方为完成环保指标,可能会采取强制措施。

除了地方政府的地方债务风险以外,赵振华还担心产能过剩带来的巨大压力。“表面看是产能的过剩,背后却是地方政府内部的斗争。如果政府强制过剩产能必须停产,这造成的损失将是不计成本的,所以产业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动力——2015经济仍有后劲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也是柏林墙倒塌25周年。但是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像过去的一年那样对战争谈论得如此之多。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人们都在谈论新冷战是否已经开始。而在中东乱局中,还冒出了一个凶狠残忍、让世界震惊的伊斯兰国。尽管2014年的国际局势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国外政策调整、地缘政治冲突等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是整个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态势。

孙学工认为,2014年下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虽然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有所回落,但是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将持续复苏。但同时也要看到,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总体仍较为疲软,短期内难以真正走出低谷,一些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供给方面的制约因素和金融条件的收紧对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因而2015年世界经济仍只是边际上的改善。

2014年是中国外交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活跃的一年,让世界刮目相看。赵振华指出,尤其是APEC会议之后,我国与很多国家签署了协议,比如中美达成签证互惠安排、中韩完成自贸区协定实质性谈判、中俄能源合作再掀高潮、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将实现95%零关税等,可见“中国外贸的寒冬在这个周期内走出来了,整体向好,势必也就会更多地带动我们国内经济向好”。

国际经济环境总体趋好,国内同样面临着发展动力。孙学工指出,政策效应正在逐步释放。一方面,为应对2014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央出台了定向降准、结构性减税、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稳定外贸、扩大信息体育消费等一系列定向调控政策措施,以及在近期实施的全面降息和基础设施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这些政策多需跨年度操作,政策效应将在2015年继续释放。另一方面,在我国当前的财政状况和通胀形势下,201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还具备较大的运用空间,政府可能继续围绕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力度更大的新政策,政策效应也将会集中体现为通过扩大内需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白景明认为,2015年的经济运行有三大支撑点。第一个就是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是地下管网的建设,比如地铁建设,很多投资项目上马,这些是内生的客观需求,城镇化当中老城市扩容、新兴城市发展都需要有管线;此外,还包括水利设施,我们已经确立了一些水利设施的投资项目,都还在继续推进。第二个则是网络通讯产业,我国的人均网络通讯消费值还远不如发达经济体,这个领域还有很大增长空间。第三,中西部在向上突起,它是我们投资消费区域角度新的增长区,它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

赵振华则认为以下3个领域在2015年将进一步取得发展:一个是旅游业,因为人均收入在不断提高,除了城镇人口,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也已加入到旅游队伍了,它还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第二个是物流快递业,近两年几乎都是50%-60%的增长速度,这是随着网购消费扩大的伴生品。第三个则是与医疗、养老、婴幼儿相关的产业,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养老产业还远远不够,满足不了需求。

刘纪鹏认为,2015年有3个行业最具有投资潜力,一是互联网,互联网可以解决很多产业升级换代的问题,可以做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配送、互联网基础上的动漫产业,所以互联网产业需要大发展;二是文化产业面临大发展,这是投资拉动到消费驱动的重要产业领域,所以要把文体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是清洁能源,要大力发展,解决污染问题和能源替代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从区域上分析,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有3个增长点,一是长江经济带,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布局上的一大增长点;二是京津冀一体化,关键是要解决水资源的问题,包括海水淡化技术的提升;三是珠三角经济带,这也是一个空间上的增长点。

(本刊记者陈希琳、见习编辑孙蒙对本文有贡献。)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