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与《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2015-09-10 07:22唐晓燕
考试周刊 2015年84期
关键词:中华民国辛亥革命课堂

唐晓燕

2015年,我参加了苏州新区一中、苏州一中、西交大苏州附中3校联办的“打造美妙课堂”公开课的活动。什么样的课堂可以称得上是“美妙的课堂”?我问了很多人,答案有很多。有人说,美妙的课堂具有“各美其美,不可復制”的独特性;也有人说,美妙课堂具有“美人之美”,相互欣赏、平等参与的互动性;还有人说,美妙课堂应由学生评价,具有“回味无穷,牢记一生”的延续性和生命力。可能正是因为“美妙”与否关乎课堂参与者的主观体验,因此它很难用一个具体标准衡量。“美妙课堂”的目的是让课堂真正成为适合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它必须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美”的;能最终让人回味的,那就是“妙”的。

在准备过程中,我的感觉是一点都不美妙的。我上的是必修1同题异构《辛亥革命》一课,考虑到是高二复习课,就不能像传统的新授课那么教授。我的准备工作相当漫长而煎熬:我从网上看了十多篇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看了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内外对这场革命的新视角新观点;下载了很多不同地区前辈同仁们对这课的不同解读;仔细钻研了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个不同版本对《辛亥革命》的论述。发现当我看得越多,我越无从着手。我有两个困惑:一是这课已经有很多人都上过了,要出点新意很难,如何能体现“美”,怎样让人感觉这课的“妙”点是我的最大困惑;二是《辛亥革命》这一课的内容量很大,怎样突出重点,辨析难点,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是我的第二大困惑。

经过仔细揣摩有了对这堂课的结构形式上的设计:以三个字贯穿内容,分别是“忆、议、悟”。取了两字音同但字不同,“忆”的是(背景、过程、结局)、“议”的是对革命的(评价),最后有课后的感“悟”。新课程改革中除了让学生能了解基础知识,理解和学会运用知识外,更要有深层次的体悟,加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与渗透,把课堂延伸至课外,使传统的历史史实与现实能紧密结合。有了整体课堂结构的设计思路,但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设计教学过程呢?我突然想到,在准备这一课过程中,我解读得越多,困惑越多,何不把这些困惑呈现出来,让同学们同我一起探讨完成。我想出了两点教学过程的设计,那就是:教材内容的问题化和问题设计的史料化。问题设计了五个疑惑,把《辛亥革命》的内容按照从简单到深刻依次提出问题,层层递进,分别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每个问题的抛出都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原始史料,既提高学生解读历史史料的能力,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多角度地看问题,在辨析中树立大的历史观。

在试上的阶段,同组同仁们给我很多帮助和启发,于老师在问题的问法上给予我指导,发现换个角度问问题又是一种不同体验;沈老师为我精心摩课,从我的教学设计上,从问题的引领的思路上给予我很多指导;杨老师在课堂的许多细节上给出了很多建议;张老师在导言的设计上给了我新的思路;小周老师为我提供了很多参考书;在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我一次次地收获,一点点地完善,发现这个过程不断有惊喜,越来越感觉到,这个过程本身就很“美妙”,它让我成长,让我有更大进步。

正式的课堂上,我上的是园区三中的高二(8)班,是一个文科提高班,学生的学情与我们本校的学生不太一样,也许是不熟悉的老师来上课,也许是有老师听课的缘故,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一开始很难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随着课程的渐渐推进,学生慢慢合上了我的节奏,发现学生的视野是新亮的,8班学生的史学基础扎实,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解题能力很强,课堂应变能力很突出,整堂课不断有新亮点,大家平等参与,相互学习,学生给我的感受就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灵动的个体,在互相学习中碰撞不同的火花,真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我有了更多“美妙”的体验。

以下就是我对于美妙课堂深刻体悟后的关于《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

第13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目标导航】:

考试说明: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程标准: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

【近五年江苏高考考点分布】:

【基本线索】:

辛亥革命一、背景:二、过程: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 成立及颁布《临时约法》三、结局: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四、评价:性质、意义

【问题探究】:

一、【忆】辛亥:

根据视频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

探究一:革命进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背景:学生填空

(补充资料)<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之后,清政府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庚子以后,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清政府再次打出“维新”的旗号,进行“变法”。至1911年清王朝覆亡为止,清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清末新政”。

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发谕旨,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随着“新政”的推行,要求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下,1904年清廷决定实行“预备立宪”。但由于清政府对立宪缺乏必要的准备,不愿意让权于民。最终通过的官制改革方案,除了对一些机构略做调整变更外,并没有多少实质性变化。“预备立宪”有名无实,引起各省官绅的普遍不满。迫于各方压力,清政府于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由庆亲王奕劻担任总理大臣。在内阁13名成员中,汉族官僚4人,满族亲贵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它的成立,严重违背了宪政精神。至此,清政府借立宪之名、企图实现专制集权的目的完全暴露。

摄政王载沣在“罪己诏”中一一检点了宣统治下三年来政治上的失败。他认为,正是“新政”中的各项举措,使得清廷入不敷出,人心大失。一是用人多用亲贵,施政寡术;二是新政促行新治成官绅渔利的名目,更改旧制,权豪们敷衍了事;三是新政经费多取民财,却无利于人民。

主张立宪的梁启超愤懑至极,称清政府是“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

探究二: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国外没有参与领导辛亥革命却为何推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探究三:为何是临时大总统、临时参议院、临时约法?

重难点突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思考: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有何意义?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什么观念?

(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探究四:为何袁世凯能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材料一:这时的袁世凯不仅有了军政大权,还有了比这更为难得的东西,这就是洋人方面有人对他也有了兴趣,而革命党方面他也有了朋友。

——溥仪《我的前半生》

材料二: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1924年1月的反思

材料三:光复后的绍兴并没有什么异样,只不过换了旗子的颜色而已……首义之地的湖北,革命后所建立的军政府,主要由旧军阀、旧官僚组成,都督是清末新军旅长黎元洪,民政部长是原咨议局长汤化龙;江苏的都督程德全是原来的江苏巡抚,新政府所在地便在旧日的巡抚衙门,其成员则是前衙门的原班人马。

——鲁迅

二、【议】辛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材料一:你像尧舜那样圣贤,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

材料二:孙中山,“在一百年前思考的问题,探索的思路,以及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各方面实践,都成为宝贵遗产”

——章开沅

材料三辛亥革命就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

——鲁迅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是军阀混战……军阀混战的结果是“民国”变成了“战国”

——易中天

延伸拓展:从不同史观认识辛亥革命

1.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史观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相连。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3.是现代化(近代化)的过程——现代化史观

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4.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发展——文明史观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是中西文明合璧的产物。

5.移风易俗——社会史观

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高考链接】:

1.(2010年烟台模拟)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時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 )

①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2.(2010全国,17,4)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民贵君轻 B.主权在民 C.天赋人权 D.军民共主

3.(2010全国,15,4)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4.(2011年江苏单科,6,3分)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5.(2012福建文综,16,4)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2013·广东卷)“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7.(2014广东文综,16,4)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8.(2014浙江宁波1月,7)1912年8月21日的《民权画报》发表了漫画《改头换面》。画中一个站立的人由五个汉字组成,其头部为“共和”二字,四肢和躯干是繁体字“拿破仑”。该漫画最适合于( )

A.表明黎元洪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

B.概括孙中山暴力革除帝制的意义

C.指出袁世凯武人专权的政治野心

D.剖析溥仪无力对抗共和的虚弱本质

9.(2010·江苏单科·T22·9分)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请回答:

(1)第一種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事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很感谢这次同题异构公开课的交流机会,对于我来说,最大收获就是一堂精彩的课,只要能把形式的“美”、内容的“妙”、学生的“灵”有机结合,并留有余香,让人学有所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那就是我理解的“美妙的课堂”。

猜你喜欢
中华民国辛亥革命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1916年民国首次司法官考试
蓝、绿台湾政治定位变化新态势
蓝、绿台湾政治定位变化新态势
探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临时”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