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2015-09-10 07:22吴国琴
考试周刊 2015年86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情感教育语文课堂

吴国琴

摘 要: 中职语文教材中不仅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知识,而且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认识和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和真正价值,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知识,自觉地接受情感教育。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语文课堂 情感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从中可看出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一些职校语文老师没有注意到这点,导致在课堂上往往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在讲台上讲得非常激动,而学生却无动于衷。这主要是老师和学生在领悟课文的情感上有着严重的落差。那么,职校老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把握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了解学情是教学展开的前提,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重点是了解其认知水平、学习水平,还要相应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心理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即背景性认知结构状况,这是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出发点,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1]了解学生的背景性认知结构即了解学生掌握的与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相关的旧知识的情况,因为只有有了扎实的旧知识,新的知识才能顺利地被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二、转变观念,把握文章的感情内涵

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文化传播者、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而更应该关注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不能试图希望可以像讲解知识点一样,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给学生,而是应该积极地寻求有效途径,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课堂教序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

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老师情感的丰富性,老师的情感是一种“催化剂”。

在备课时,老师应深入揣摩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做到既走进文本,又从文本中走出来。只有吃透了文中的情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课文,才能让师生沉浸在美好情感的熏陶之中。否则,我们在课堂上所奉献给学生的就没有多少令人心动的东西。学生对课文就不可能有来自心灵深处的理解。如教学《出师表》一文时,对“此臣所以报先帝陛下之职分也”一句感情内涵的把握,笔者在备课过程中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从而把握了诸葛亮“两朝开济”这颗“老臣心”。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也出示了相关资料。引领学生走进诸葛亮的内心世界。因此,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内涵,是实施情感教学的基本条件。

三、精心设计导语,引入情景

首先,教师要善于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因此,教师要围绕教材内容设计课堂丰富的教案,使课堂尽可能充实。语文课要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平台,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展开。

情感是职校语文教学关注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情感的功能及其重要作用,运用恰当的情感策略将会极大地促进语文教学。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得是否精彩将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的强弱。所以,老师通过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引入作品情境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渲染,拨动其心灵之弦,从而激发学生情感,达到师生共鸣。如教学《我的母亲》时,笔者精心设计这样的导语:孟郊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中也许算不上耀眼,但他的一首《游子吟》却历久不衰,千百年来拨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为人们所传颂。它的魅力就在于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唤起普天下儿女多少深挚的忆念。“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无私深沉的父母之爱沐浴着儿女的成长。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著名作家胡适《我的母亲》。这个导语不但切合文章主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课文中。

四、感情朗读,诱发情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这些话说明了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一篇好的作品具有优美的艺术境界,只有运用情感的语言,带着情感的体验,进入角色的朗读,才能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诗歌时,就应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教师先范读一遍,重点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子。再让学生自由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效果是任何刻意分析、讲解所不能比的。朗读是传导感情的重要手段。

五、创设氛围,激发情感

在职校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热情、兴趣浓厚的状态,教师必须合理地创设情境。教师如果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就能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一幅精美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往往都能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在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笔者没有让学生读课文,而是先让学生看画面。一幅色彩明快的《秋之韵》唤起了学生对秋的美好情感,然后让学生给画配文,给文配画,这样学生在画文之中就体味了郁达夫先生的妙笔,同时学生还从中意识和感受到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了创造的欢乐。课堂上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再学习和思考,主动性大大提高,兴趣浓厚,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品味重点词句,引起共鸣

对于职校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语文文章往往较长,如果老师整篇指导则既费时又费神,最主要的是不能体现重难点,这就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品味。教学《雷雨》时,学生感知课文后,我们重点赏析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特别是对周朴园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致刻画语句的品味。体会周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出资本家的本性。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一种既快捷又有效的,使学生理解感情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①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2.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情感教育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