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小学生随文练笔的本体性地位思考

2015-09-10 07:22陈海英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小学语文

陈海英

摘 要: 怎样让小学生练笔逐步走上正轨呢?应当赋予小学生随文练笔的本体性地位。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随文练笔 本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是阅读与习作的完美结合,小学生的阅读和习作需要大量语言的输入输出。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我们似乎感到学生的语言输入已经很多,但语言输出尤其是书面语言的输出是否达到标准了呢?应当说还没有。学生语言的输出是否就是那样令人满意呢?当然不是。为了完全或者初步达到简单意义上的完全,笔者围绕赋予小学生随文练笔的本体性地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抓住教材文本的留白

入选于小学语文教材的所有篇目可以说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文学表现之风景线,叙事性文学作品也好,古今诗词也好,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个姹紫嫣红的园圃,也完全可以说是一座座美甲胜天的富矿。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多考虑比较真实意义上的阅读与学生习作的密切结合的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笔者感到比较缺失的是阅读与习作的严重割裂,似乎将阅读和习作变成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对此,要阅读与学生习作密切而有效地结合,针对教材文本的实际,最有效和理想的办法是抓住教材文本内的诸多留白,给予学生充足的补白机会。教材文本内容有许许多多的留白处,有利于学生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围绕作品的境界进行相关意义上的补白。譬如教学《三袋麦子》时,小学生对《三袋麦子》感兴趣,因为小猪和小猴等对三袋麦子的处理是那样不相同,但各有理由。如果再送三袋麦子乃至就是数袋麦子给小猪、小猴等以外的动物,他们将会怎样安排和处理呢?学生借助教材文本可资借鉴的写作方法、话题及相关的词句写出自己丰富的联想。学生的习作虽然语言表达稚嫩,虽然表达的见解肤浅,但有一点值得欣慰,一个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补白训练,也一个个充分体现习作的主体地位,否则那么多袋麦子的获取者及不同的处置办法怎么就那样丰富呢?

二、抓住教材文本的拓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要求,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要让学生具有比较真实意义上的感受。如让学生阅读叙事性的作品,需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感受可以是自己的喜爱或憎恶,也可以是自己的崇敬、向往抑或同情。教材文本是小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感染的精神园圃,如《第一次抱母亲》、《爱之链》等,作品的主人翁无一不让小学生感到崇敬;《生命桥》中的一只只老羚羊让学生产生由衷的赞叹。人世间无奇不有,小学生所能涉猎的是比较普遍的,平时阅读教学能否让学生围绕教材文本比较深刻而又广泛意义的主题以叙事性的手法写出自己的所见和所闻?很有必要。赋予小学生随文练笔的本体性地位要抓住教材文本的拓展的教学实践,应看到:如果在学生阅读感悟了教材文本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习作,其题材就相当丰富。如有一学生,父母亲离异,自己随父亲和祖父母一起生活,平时比较怨恨自己的母亲,不是骂母亲,就是砸母亲的东西。在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之后,在和该生一起习作时,他写出了情真意切的文章:先是写自己平时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后写自己母亲在以往对自己怎么爱护,再写自己的忏悔。虽然他的文笔不怎样,但有一点可以说明,抓住教材文本的拓展,可以体现学生随文练笔的本土性地位,促进学生随文练笔水平的提高。

三、抓住学生创新的可能

小学生的随文练笔,从相关意义上说是能够体现学生本体性的,但如果把握不好,一些学生的本体性则不可能得以体现。小学生的阅读感悟,在一定角度上提倡学生的创新,一是源于小学生具有创新的潜能,其阅读完全有创新的可能;二是源于时代所赋予的需求,21世纪是一个开启全民族创新的世纪,全民创新已成为民族发展的主旋律,所以从一定的角度必须比较认真地做出这样的思考:小学生的创新应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小学生的创新应当体现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应当渗透在各项教学的活动中。完全可以肯定,赋予小学生随文练笔的本体性地位要抓住学生创新的可能,形成学生随文练笔创新的气势。因此,在学生平时的练笔中,注意思考学生的创新,注意发现学生的创新。小学生随文练笔的本体性地位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体系:首先是小学生随文练笔立意的创新,同样围绕一个主题的随文练笔,可以积极引诱学生写出不尽相同的东西;其次,让学生尽可能地做到用笔的创新,同样一句话可以积极提倡学生用多种表达的方式,如可以是拟人,也可以是打比方,更可以就是夸张和排比等;再次是进行比较丰富的想象。如教材文本中的一些叙事性作品,其结果可以是这样,也完全可以是另类的,让学生练笔时可以引领学生联想,想象出不同的结果,但必须告诉学生的是,这结果必须合乎情理,应是自己所叙写过程的必然结果。让学生达到随文练笔创新的目的,应当顺其自然,切切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按着鸡头让鸡啄米,这不可取。

参考文献:

[1]许金苗.随文练笔新识[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1-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3]蒲小宁.创设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福建教育(小学版),2008.8.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小学语文
随文练笔,随意不得
浅谈随文练笔的几种形式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