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敏
文本解读,是在学生自己阅读不能对课文形成理解或理解不够准确、不够深入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讲解和帮助。从授课的角度来谈,主要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下面谈谈我对文本解读的几点浅见。
一、深度,提升解读文本的价值
语文课堂要强调思维含量和思想深度,不能屈从于语文知识,而无视那些文本作者的思想,唯有深度才能让教学具有永恒的力量。
前段时间听一位老师上张志和的《渔歌子》,原文如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篇课文学生借助文本中的注释,动用自己习得的语感能力,对诗意进行理解是并不困难的。但如果仅是常规的解读,就不可能预约课堂的精彩。当教学有了深度探寻时,课堂也变得深刻了。课堂上老 师抓住“不须归”三个字,问:“词人为什么不想 回去?”又卅示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加以比较:“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在学生了解了张志和的生活经历后,老师设置了这么一个问 题:“此时此刻,你觉得他仅仅是不想回家吗?”这一问,把文本引向了纵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此时的学生纷纷发言,用白己稚嫩的语言述说着张志和那隐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游赏为乐、以钓鱼为趣的清闲飘逸的内心。试想,如果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去进行深度的挖掘追寻,又怎么能体会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与飘逸的意境。
二、文眼,确立解读文本的目标
“文眼”是艺术作品构思的凝聚点,解读文本,就要抓住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抓住了文眼,就可以顺藤摸瓜,更好地去解读文本,对文本的解读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自豪”就是文眼。在教学这课时我就抓住了文章的“文眼”,先明白“白豪是对的”观点,再了解“为什么应该自豪才对”的故事,然后通过“我自豪的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诵读,赋予解读文本以生命
诵读的过程,就是把文学作品具体化为生动的言语,就是把看不见的情气、意味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外在形式。
例如在《荷花》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在资源,挖掘课文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尽情朗读。尤其是第二自然段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请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交流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一句,通过画面再现,引学生们进入了一个柔和、舒适、优美的环境,然后赏心悦目地反复美美地读。此时此刻,学生与荷花完全融合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反复地吟诵,陶醉于诗化一般优美的文本中,欣赏了荷花的美丽,培养了热爱大白然的情感。
四、生成,给予解读文本以活力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因为在阅历、动机、信念、特质、能力、眼光等方面存在不同,所以即便是对同一文本也会做出不同的解读。
例如,在一位老师教学《北风和小鱼》一课品读“青草的变化”这一环节时,老师问:“北风向草地吹一吹,青草变了颜色,青草原来是什么样儿的?”学生有的说从绿油油的变成了枯黄色,有的说青草变成了白色。学生回答不同了,老师追问:“你为什么说是白色的呢?”学生说:“因为天冷了起霜了,小草就被冰住了,都倒在地上变成了白色!”老师“你真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是的,这两天天气较冷,我们校园门口的草地早上看起来是白色的呢!”这样的对话生成,让课堂充满动感,给予了创造的活力!
五、背景,铺成解读文本的通道
有些文章有特定的写作背景,如果不知道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起来就可能有难度。
有次听同年级老师上《少年王勃》这课,为帮助学生理解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的王勃是个“奇才”,老师引入背景资料: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但王勃,一个路过的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让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理解王勃是个奇才本来就有难度,学生凭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在此时适当地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就会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而对文中人物的崇敬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我们语文教师,就是学生与文本间的一座桥梁。平时解读文本大到整篇课文,小到一个词语,我们都要反复品味,仔细琢磨,整体观照,以求胜任“桥梁”的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