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要闻
12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解读会,并实地察看了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听取市民政局负责同志关于条例修订草案的解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参加。
12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举行会议(扩大),听取副市长艾宝俊关于“推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课题调研情况的通报,并进行座谈交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主持会议。
12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参加上海市学习宪法座谈会。
12月4日—5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带队赴北京市人大,就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进行学习考察。
12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要情通报会,听取市政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同志关于2015年1月本市民生保障待遇标准调整初步设想等情况的通报,并进行互动交流。
12月10日,市人大财经委赴临港产业园调研2014年度产业运行发展情况,听取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本市2014年产业运行情况和2015年工作打算、2014年本市电力运行情况的汇报,以及临港集团关于临港产业区发展情况的汇报。
12月11日,市人大内司委开展《上海市安置帮教工作规定》贯彻实施情况监督调研,实地考察过渡性就业基地,并听取有关部门情况汇报。
12月12日,2014年度区县人大城建环保工委例会举行。市人大城建环保委通报了2014年主要工作和2015年立法及监督工作的主要安排,各区县人大介绍了2015年工作要点,并进行座谈交流。
12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市人大各委员会负责人、副秘书长、办公厅和研究室负责人对党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开好党组和机关民主生活会提出要求。
12月24日,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召开代表年终视察座谈会,听取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非法客运整治工作总体情况的汇报。
12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组成人员会议,听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平关于组建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等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主持会议。
12月25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上海市旅游条例》的决定(草案)。
12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理论中心组举行学习会(扩大),邀请全国政协社法委员会副主任施芝鸿作“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一个历史背景、两个内在逻辑、八大思想亮点”的专题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主持会议。
12月29日,上海市区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第六次例会暨市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总结交流会举行。
人大动态
湖 北
首次在基层开展立法中评估
近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在大悟县召开《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草案)》立法中评估会,听取基层一线对条例草案的意见和建议。会上,各市、县等基层党委、人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人大代表对条例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等进行把脉问诊、论证评估,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该条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据悉,为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从2013年以来,湖北省所有地方性法规在表决前均邀请专家学者等第三方进行评估。此次,湖北省人大常委会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创新立法工作机制,深入基层开展立法中评估,对于立法精细化、提高立法质量、实现良法善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广 西
立法规划由“等米下锅”转为“点菜上桌”
近年来,广西人大加强对地方性法规立项的主导,使人大由原先的被动“等米下锅”向主动“点菜上桌”转变,凸显了人大对立法的主导作用。为编制好五年立法规划,广西人大在媒体上发布公告,向社会各界征集立法规划项目,同时还多次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与往届相比,此次编制工作还增加了书面征求所有全国人大代表和自治区人大代表意见的程序,以及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进一步听取常委会组成人员意见和建议的环节,使五年立法规划更加科学完善、严谨周密。立法规划出台后,将立法规划项目逐年分解落实到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对于当年着手研究论证起草,拟下一年度安排审议的立法项目,人大也作出安排,并提前介入调研起草工作,保证立法项目能够及时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进一步提高了立法的计划性和执行力。
广东东营
十七条硬举措改进人大工作
日前,山东省东营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意见共17条,从坚持党的领导、支持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机关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其中,规范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意见的一个亮点。意见指出,各级党委要善于把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凡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项,适时提出建议,依法由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修改完善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科学界定重大事项范围,规范“一府两院”重大事项的提请。“一府两院”工作中凡属于法定应经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定的重大事项,必须按程序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并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按时报告落实情况。
环 球时 讯
国 内
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12月3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12月1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这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并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
12月20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在澳门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12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2015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
12月22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公布,规定国家将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条例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12月23日,中央通过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破除养老“双轨制”。
12月28日,全国首个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正式成立,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也同时挂牌。三家于2015年1月1日起受理案件。
国 际
12月1日至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今年是《公约》生效20周年。
12月13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56票赞成、4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批准了1.1万亿美元的2015财年综合拨款法案。美国联邦政府被迫再次关门的威胁暂时得以化解。
12月14日至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在阿斯塔纳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
12月15日至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贝尔格莱德出席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
12月17日,国际油价的持续暴跌,使得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一夜暴跌13%,首次突破60大关,再创历史新低。
12月28日,载有162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亚航QZ8501客机在从印尼飞往新加坡的途中失事。
观 点
2014年12月15日 《学习时报》
法治中国需要公共理性
对于法治中国建设来说,我们缺乏的并不仅仅是法律在数量上的扩充和制度在文本上的优化,更为缺乏的乃是对法律的敬畏和遵循。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同当前法治建设过程中公共理性的匮乏直接相关。这种公共理性具体表现为政府的“政治理性”和公众的“社会理性”。就政府的“政治理性”而言,它意味着作为公共权力的执行者要始终坚信“权力服从法律的支配,乃是政治管理上最重要的事情”。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公共权力机构树立这种政治理性,自觉充当法治的先锋。这是公共权力机构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而不是“可选动作”。与政府要秉承“政治理性”相对应的是,努力培育公众的“社会理性”同样重要。这种社会理性,就是要引导公众树立起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进而让法治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状态。
2014年12月24日 《光明日报》
关于法治新常态的若干思考
法治新常态,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探索的必然结论。法治新常态之“新”,体现为适应新形势、提出新目标、布局新规划。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因此,必须跳出法治看法治,站在更为宏观和全局的视野来认识。要把法治放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野中来认识;要把法治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视野中来认识;要把法治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中来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系统工程,既要立足全局和长远,又要回应现实关切、解决实际问题。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构建一个符合法治规律、契合中国国情、包容开放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014年12月26日 《红旗文稿》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
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中央提出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并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转换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经济发展阶段。从“三期叠加”到经济发展新常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牢牢抓住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用深化改革的办法破解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要通过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狠抓落实,使经济政策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首先,必须坚持让市场起到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其次,积极促进市场与企业提高创新活动。第三,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四,促进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