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适应性问题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2015-09-10 07:22:44王克伟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一新生对策

王克伟

[摘   要] 高一新生进入新的环境,开始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生活习惯变化、学习压力增大、人际交往趋于多元、自我定位不当等,普遍出现不适应现象。学校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发挥心理课的作用,借助仪式帮助学生告别初中生活进而主动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创建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快速适应高中生活。

[关键词] 高一新生;心理适应;对策

高一新生进入高中校园,短时间内或多或少会对新环境有种无法适应的感觉。事实上,进入新的环境,每个人都要经历一定时长的适应期,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逃避问题或者挑剔环境,而是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

一、高一新生面临的问题表现

学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出现各种不适应实属正常,只要勇敢面对、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一)生活习惯变化

对于高一新生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一直没有脱离家庭,学习、生活由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精心照顾,不少学生不会洗衣服,不会收拾床铺,不会洗刷盘碗,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打扫卫生也不会。当他们离开家庭,过集体住校生活时,普遍表现出独立性较差、受不了批评的特点。

笔者所在学校高一年级的一名学生,之前在家里自由懒散惯了,到学校后一时改不过来,晚上熄灯后经常与初中同学打电话聊天。受到同学的批评后,他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反而变本加厉,打电话的声音更大了。后来经过老师的批评教育,由家长带回手机。这一类的学生,延续了以往在家庭和初中学校的不良习惯,在新环境中势必会遭到一定的排斥。

(二)学习压力增大

由初中到高中,学习的科目骤然增多,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信息技术、体育等达到10多门,学习内容大大增加,学习进度加快,压力大大超过初中。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高中三年一直在拼搏。

有这样一个案例,学生小Y找笔者咨询,说自己讨厌学校跑操,讨厌早自习和晚自习,厌烦英语老师和物理老师,是他们使自己在英语和物理上越学越差。他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宁愿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也不和任何人接触,几乎没有朋友。他跟妈妈商量,能不能退学去学习中医,将来做一个医生。17岁的男生,思维并不成熟,却有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在学校里多待一天就多痛苦一天。学生出现这种无法适应高中学习压力,以逃避来解决问题的行为,作为他们的心理老师,笔者感到无限的愧疚。

(三)人际交往趋于多元

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在智力和生理上趋于成熟,个性也更加突出,与同学交往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际交往带有突出的感情化色彩,这一点给同学之间的交往带来很多麻烦。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女学生在宿舍中因一点小事与同学发生争吵,从此两人谁也不理谁,甚至发展到谁和那位同学在一起她就不理谁。久而久之,她在宿舍中变得很孤立,这使她心中十分苦恼。

另一方面,高中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开始关注、欣赏异性,但由于心理尚未成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处理男女感情问题,往往最后的结果是学业荒废,心灵也会受伤。在咨询中笔者发现,心灵受伤最严重的大多为女生,这一点与女生较为细腻的心理特点相符。

(四)自我定位不当

有些学生在初中成绩优异,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优生”,然而到了高中这个大熔炉,“强中还有强中手”,不再有“众星捧月”的感觉,一时间接受不了名次的下滑带来的失落感,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小刘在初中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考入高中后发现自己在班里非常一般。她发誓要夺回以前的荣耀,因此在学习上异常努力,但名次始终维持在中等水平。渐渐地,这名学生出现了明显的焦虑症状,最后成为一名典型的考试焦虑症患者,不得不休学一年。

高一年级学生在自我定位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重新自我定位,对过去的初中生活“念念不忘”。部分高一新生习惯了初中的自我定位,认为自己稍微努力一下还会保持原来的“完美形象”,但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击碎,在多次失败后产生怀疑、逃避的心理。

二是自视过高,自我评价不当。高一新生在评价上经常表现为自我评价高于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这种不当的评价带来的结果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

二、增强高一新生适应能力的做法

(一)借助仪式帮助学生告别初中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不安全感甚至恐惧感,在于对即将要去的地方和要见到的人不了解。学生来到高中,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会遇到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适应,会遇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才能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并在挫折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笔者给高一新生上了一节以“快速适应高中生活”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学生大声读出:“我的初中,我的母校,我的初中班主任,我最亲的老师,我的荣耀,我的光环,我的成功,我的失败,我忘不了你们,我深深地爱着你们!可我长大了,我们还是要说再见!谢谢你们!再见了!”并通过三鞠躬的方式告别昨天。接下来大声宣誓:“我长大了,我是高一新生,我带着爱和充满力量的心上路了,我要在这里接受新的挑战!我要重新开始,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从认真完成每一科作业开始,从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开始,我要实现我的梦想,三年后进入我梦寐以求的大学!”仪式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对帮助学生进入高中生角色并快速适应高中生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给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的方法

美国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得好:“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人生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踏实前进。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能激励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勇往直前。鼓励学生在身边找一个榜样人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善于自我反思,剖析自己的优缺点,找到努力的方向,让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适度超前学习,学会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并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

(三)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

关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级充满爱,有老师的宽容与激励,班风民主和谐,宿舍和班集体像家庭一样温暖,如此学生才能较快地适应高中生活。在心理适应能力测试中笔者发现,某班主任缺乏工作经验,一味地用强硬手段管理学生,引发了学生的抵触情绪,该班大部分学生难以快速适应高中生活,适应较差的学生占到了全班学生的75.9%,这对班主任开展工作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适应新环境的前提,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自我认识水平,还可以拥有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因此,班主任除了实施班级民主管理外,还要重视对学生人际关系经营的指导。一是教学生做人诚实守信。假设同学托付你一件事,你答应得很好,但转眼就忘,没有诚信,就失掉了做人的根本,同学还会信任你吗?二是要关心他人,不自私自利。曾有这样一名学生,为了不让室友分吃苹果,她竟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吃。在你不让别人分享你的食物的时候,你也分享不到别人的食物;在你不尊重别人的时候,你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三是对待朋友要有宽容的胸怀。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朋友的一点过错你都不放过,不肯原谅,哪里会有更多的朋友?

(六)引导学生重新评价自我,坦然面对成败

在新环境中,学生要有自知之明,客观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性格中的优缺点,正视自己,不自卑也不自傲。对自己的生活和理想的认识要切合实际,不提出过低的生活和学习目标,也不对自己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和超出现实的期望,做到自知、自爱、自尊、自信、自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坦然面对成败,不因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也不因一时的胜利而骄傲自大以至于冲昏了头脑。

责任编辑 张淑光

猜你喜欢
高一新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浅析高一新生数学成绩下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黑河教育(2017年1期)2017-02-05 14:17:29
浅谈起始年级的班级建设
东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 21:23:09
对高一新生德育教育工作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8:51:12
高一新生数学转型微探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