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要】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们的言论、出版自由,初步建立了自由新闻体制。20世纪20年代后,各著名报社纷纷改革,建立起相对成熟的职业化模式。整个民国初年的报业中,报人在办报思想、新闻教育、办报实践等方面都为新闻职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民初新闻职业化模式进行梳理,试图为我国当代新闻业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职业化 民初新闻事业 新闻专业主义
19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经过短期的和平民主建制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同时,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产阶级在民国政府初期鼓励实业的政策下开始迅速发展,民族资本不断积累、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尤其是轻工业飞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短暂的“春天”。
政治上的松动,经济上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我国近代报业职业化奠定了基础。从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到以王韬创办《循环日报》为代表的民族报业兴起这段时间内,西方的商业报纸办报模式日趋成熟,职业化程度日臻完善。这些成熟的办报模式随着列强的入侵也传人中国,为国人办报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此同时,我国民族报人也开始或有意识,或因为政治原因被迫出国,在游历中对国外的办报经验进行考察学习。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涌现出了大批名记者、报人,如黄远生、胡政之、邹韬奋等,这些人大都有出国留学考察的经历,回国后开创了自己的新闻事业,并且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着中国报界的格局。因此,可以说民国初年新闻职业化的发展与借鉴国外先进办报经验,学习国外新闻职业化进程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些先进的思想、经验对整个民国时期乃至当下我国新闻职业化进程都有着借鉴意义。
一、商业报纸的企业化经营
20世纪初,商业性大报如《申报》《新闻报》等在民国初年纷纷进行改革,建造报业大楼、购进新式印刷设备、设立广告推广部门、兴办公共文教事业等,通过这些措施扩大报社的影响力,进而扩大报纸的发行量。综观这一时期几家大报的成功,得益于报人对以下理念的具体实践:
1、经济上的独立为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报业的发展同样遵循了世界报业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三个时期:政府官报、党派报纸、商业报纸。民初以前我国报纸大都处于党派统治之下,而党报的特点就是经济上依赖政党经费,言论上发表有利于政党的观点的同时极力抨击对方党派。报纸的发行量、经营规模完全依据政党的政策制定,极度缺乏灵活性。而商业报纸因其脱离党派,经济上自给自足,因此能够以市场为导向,独立制定发展规划,适度经营。
2、资源整合,集团化经营
《申报》《新闻报》等在扩大办报规模的同时,大力发展公共文教事业,如创办记者培训班、流动图书馆等,对报纸来说不仅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而且,创办公共文教事业本身也可以成为报社的软实力,提高报社的公信力。
二、新闻教育的快速发展
中国最早的新闻学教育,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发端于北大的新闻学研究会。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成立报学系,开创了中國的学院式新闻学教育。从五四运动后期到1927年国民党建立独裁统治期间,我国高等院校成立新闻专业的约12所之多。大多集中于政治中心的北京和经济中心的上海。这些院校的创办为新闻界培养了大批学者名流,奠定了我国高等院校新闻教育的基础,以后长期影响着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式。民国初年,社会各界为新闻教育的发展做了如下措施:
1、整体教育环境的改进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起始于19世纪90年代末的维新变法期间,最初是由维新人士创办的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等。这些维新人士大多是科举落第,仕途受阻但又忧国忧民的中国传统士大夫。他们在目睹了甲午海战清政府的惨败后深感清政府的衰微以及君主立宪的日本的强大,决心通过开办新式学堂,学习西方列强的先进制度来达到救国的目的。民国创立以后,临时政府大兴实业,鼓励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中国现代教育开始迈向前进。另一方面,庚子赔款后派遣的留学生也陆续学成归国,在政策的鼓励下或进入大学,或进入政府部门,将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运用到刚刚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国。在民国最初的几年中,中国的教育、文化、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进入到了一个“黄金时期”。
2、先进人士对开办新闻学的主张
这一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人才辈出,有各方兼长,也有专注某一领域的,文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些知识分子传统教育与近代新式教育参半,新旧学问兼备,中外思想的影响集于一身。他们思想上、政治上接受了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但心态上仍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忧国忧民、关注伦理道德,只是道德内容以西方的为取向。他们多数是集学者、革命者于一身,扮演者启蒙者和革命家的双重角色角。而正是这批人,在内有北洋政府封建独裁统治、外有帝国主义侵略的双重压力之下,办报刊、建学堂传播新知识,宣扬新主张,成为那一时期的社会改革的先驱。这些都是其他时期的知识分子所不具备的。
1919年2月19日,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改名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宗旨由“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改为“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从注重培养实务到注重学术研究,体现了当时创办者思想主张的转变。
三、职业道德的培养
具有影响力的《美国的职业》中规定了职业应具备的一些特点中包括:从业人员与其他行业一起活动时,有道德准则规范其服从上期组织的控制;从业人员参与为那些在其道德准则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而设立的奖励制度。可见,将职业道德或行业准则作为考核一个行业成为职业的标准是世界范围内认可的。同样的,职业道德自律也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
民国初年,新闻界代表性人物戈公振就非常注意记者责任的培养,他认为:“记者之职责至重,而社会之希望于记者亦甚高。抑尤有进者,报业职业也;一论、一评、一纪事,须对读者负责任,非有素养者,曷足以语此。”他认为报人不仅要掌握采编技巧,更要拥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道德修养。有“报界奇才”之称的黄远生是一位有严格自律精神的报人。他在对自己报业从业经历的反省中提出了职业记者的“四能”说,然而却自认为没有做到那四点,——“余无一于此,何能为新闻记者!余自问为记者若干年,亦一大作孽之事也。”这表明他意识到新闻这一行业事关重大,从业者需具备相应资格才能胜任。
民国初期,包括新闻界在内的知识分子阶层,秉持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情操,将挽救民族危亡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反对权贵,痛斥奸佞,不为名利所诱。民国初年大多报社都将反映民间疾苦,揭露贪官污吏作为自己的创刊宗旨或目标。因此可以说,民国时期新闻界践行了较高的职业道德自律精神,巩固了民初新闻职业化的进程。
四、新闻法律法规的有效运行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一个行业的权利与义务,是一个行业成熟并被社会认可的标志。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废止了前清新闻旧法令,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确立了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新闻法律原则。这些举措标志着自由新闻体制在中国的建立。对于这一新创建的自由新闻体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新政府领导人在实际行动中也予以高度的尊重与关注。孙中山在其早期革命生涯中就意识到了报刊的力量,以报刊为武器,宣传革命主张。建国后他始终以国民公仆自居,严格恪守言论出版自由原则,鼓励报刊在共和建设中发挥舆論监督作用。各省新政权领导人也实行言论自由政策。正是这一体制的确立,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有人把武昌起义后的半年称为“报界的黄金时代”。
民国初期的新闻法制建设,虽然自南京临时政府覆灭后,一度存在政府控制言论的政策,但是整个民国初期报刊的舆论监督却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完善舆论监督,强化媒体对政府的舆论监督功能等构成了彼时的媒介环境,而这正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支撑,也是新闻职业化的主要表现。
结语
研究民国初期新闻职业化目的在于对当代新闻业的发展提出一定程度的借鉴,然而需要提出的是:第一,民初的新闻职业化程度并不充分。首先报业的资本化势力弱小,以当时中国最大的报纸《申报》为例,史量才在接管《申报》的时候其总共资产只有12万元左右。资本弱小带来的是扩大再生产的限制以及经济上的不能完全独立;其次,由于恶劣的政治环境,报人的客观性原则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有的干脆闭口不谈政治,专注商业报纸的发展。第二,民初的新闻职业化是在资本主义的土壤中诞生的,有着鲜明的资本主义特征。这与当前我国传媒产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当代的新闻职业化在借鉴民初成熟的新闻职业化过程中更应该研究我国现实环境,结合我国现有社会环境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职业化模式。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