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芝 李志峰
摘 要:为了了解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能否应用于新生适应类的发展性心理问题,笔者选取了某全国重点大学的若干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6次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约谈,并进行了三个月的跟踪随访和资料分析。研究发现,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解决新生适应问题上有明显效果,尤其是对解决学习困难和人际关系困扰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应用于新生适应问题的范围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大学生;新生适应;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1-0097-04
基金项目:苏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基地课题“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BT)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SBXLKTYJ1303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秀芝(1985-),女,湖南衡阳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志峰(1981-),男,河北灵寿人,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新生适应是高校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有研究发现,伴随学习、人际交往及学生管理方式上的不适应,54%的新生在心理上存在种种不良问题。[1]这种心理不良反映为新生适应问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为此设立了“大学新生适应项目”,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2]该项目中一项具有特色的活动为学生与咨询师见面会。通过专业心理人员进行辅导,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促进新生尽快适应,收到良好效果。这种做法很值得国内高校借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SFB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短期心理疗法。这一治疗方法疗程短,见效快,在美国高校有一些应用。如应用于治疗大学生抑郁症。[3]国内也有一些学者论文探讨了其在大学生团体辅导和职业决策中的作用。[4]琳达·梅特卡尔夫(Linda Metcalf)专为学校老师、管理人员以及辅导员撰写了一本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应用于学生工作的指导手册,台湾学者许维素等认为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很适用推广于校园及社区之中。[5]71鉴于目前学界运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研究尚少,本研究团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一项质性研究,主要目标是了解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新生适应问题中的成效;分析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新生适应教育中的适用性。现将有关情况绍述如下:
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主要观点及技术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采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正向鼓励来访者,关注当事人成长过程中的例外事件,旨在通过挖掘当事人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调动当事人自我调节的积极性,最终解决心理问题。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解决导向的,不关注事件的原因,只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见表1)
表1 SFBT的特定技巧及概述
主要技巧概 述
问句咨商前的改变涵盖着期待与假设,表示假如当事人的困扰在预约咨商之前有了一些小改变,不但是正常的,也是被期待发生的。
例外问句开发过去成功的解决方式,使当事人注意到自己过去是如何成功的,而让当事人从注意问题的严重性,转而看到问题可以解决的可能性。
奇迹问句引导当事人假想未来问题已经获得解决的远景,以鼓舞当事人仍拥有希望,并由未来的远景找到发展解决方法的路径,以及可以马上改变的作法。
评量问句可将大的远景转化为可以具体掌握的小步骤,并以具体的量化资料,协助当事人自我澄清,同时也能协助咨询员评估当事人的成效以及改进方向。
因应问句询问当事人一些很小、常视为理所当然的行动力是从何而来,激发当事人看到自己已在发挥的潜能与能量,以及目前走过困境的方法。
关系问句将当事人的重要他人运用到问句中,鼓励当事人描述他们的情境表达、他们想要的不同,以及反思如何在互动观点中启动解决的发生。
续表1
主要技巧概 述
赞美赞美需根据事实的基础,而事实来自当事人的描述。赞美有三种型态:直接赞美、间接赞美与自我赞美。
一般化一般化乃针对当事人怀疑自己的问题是否不在生活常规的范围之内做响应,反驳当事人将之视为根深蒂固的问题及个人的病态。
重新架构将当事人所描述的事件重新诠释后,赋予新的正向、积极的意义,或是特别强调与反映其中的正向价值。
家庭作业紧扣着当事人的咨商目标、脉络架构、语言习惯、改变动机,促使当事人专注于开发正向及例外经验,并催化当事人持续的改变。
转引自许维素《女大学生焦点解决网路即时咨商成效与相关议题探究》,教育心理学报,2008,(2)。
二、研究设计及具体实践
1.研究团队。本研究团队共有4名研究者,均为具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背景的教师及管理人员,其中1人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另有2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负责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
2.当事学生。本研究的当事学生为东部某大学自愿参与本研究的8位大一新生。分别来自理学院、文法学院、信电学院和化工学院。以A至H编号。其中A至D为实验组学生,E至H为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和对比组学生在SCL-90测试当中均有对应指标超标表现。
3.咨询员。研究过程中邀请4位接受过SFBT训练的一线辅导员担任本研究中咨询员。咨询员的背景介绍如表2(编号为abcd)。
4.研究过程。(1)对咨询员培训,发放标准约谈大纲及短期焦点解决心理咨询培训资料,对访谈的主题、进行访谈的目的进行澄清。(2)咨询员约谈实验组四位同学,开展6次为期50分钟的一对一访谈,并记录约谈过程中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情况。(3)访谈结束后一周内实验员对约谈学生进行当面访谈,了解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当事新生中的效果。(4)访谈结束后一周内对实施辅导员进行当面访谈,了解辅导员在新生中运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约谈的效果。(5)观察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三个月后的学习、人际关系表现情况。(6)进行资料分析。
5.对咨询员的事后访谈大纲。(1)在SFBT约谈中,你觉得对你的帮助是什么?以一到十分来加以评量此帮助程度,你会打几分?为什么?(2)你觉得参与SFBT约谈,是否有达到你预期的目标?以一到十分来加以评量,你会打几分?为什么?(3)以一到十分来测评你对辅导员的满意度,你会打几分?为什么?你又对辅导员有何建议?(4)你认为辅导员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5)在参与SFBT约谈的整个过程,让你印象最深刻或收获最大的是什么?若以一到十分来测量你的整体收获度,你会打几分?为什么?(6)整体而言,接受SFBT约谈让你的感觉是什么?以一到十分来测量你对SFBT约谈的整体满意度,你会打几分?为什么?
6.对当事学生的事后访谈大纲。(1)你认为SFBT约谈对当事人的帮助是什么?(2)你对于担任SFBT约谈的辅导员有何感受?(3)你认为你运用SFBT对学生约谈的感受如何?(4)整体而言,你认为SFBT运用于学生约谈的适用性如何?为什么?(5)整体而言,你参与SFBT的整体感受如何?
三、结果与分析
对这次调查结果的讨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学生对于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价;辅导员对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价;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否适用于新生适应问题,怎样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运用到新生适应教育当中。
1.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SFBT有效果,能够解决自身的学习和人际困扰。表5显示了4位学生在各个问题上的打分情况。
从学生的打分情况来看,4位同学均认为谈话对自己有帮助。而且四位同学因为受到了积极的赞美和鼓励,改变了自己对事情的态度,重新面对问题。在回答“这次约谈对你的帮助是什么?”来自理学院的A认为“谈话增强了我对自己的认同感,生活态度变得更加积极”。信电学院的B认为“给我增加了信心”。化工学院C认为“让我重新认识到优点和缺点,多向同学学习”。文法学院D认为“使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有了改变自己的方向和方法”。在回答“辅导员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A回答“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她让我明白只要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别人是否理解我,我应该问心无愧”。B回答“你没有发现,其实你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你的记忆力比较好”。C回答,没有印象深刻的话。D回答“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做最好的自己”。
2.咨询员认为SFBT约谈的效果因人而异,认为较适用于一般的发展性问题。表6总结了咨询员对SFBT约谈的基本看法。
a认为SFBT“总体不错,一般都能起效”,d认为“一般的发展性问题约谈应该有效”。b认为“要根据学生和咨询师具体情况来看”。各位咨询员对约谈效果评价明显低于学生评价,咨询员的受挫感较强烈。从咨询员的背景来看,b提出“一方面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一方面要看咨询师擅长使用的咨询技术”,认为SFBT要整合其技术一起使用。c实践SFBT的时间不长,运用不太熟练,而且c并非心理学专业出身,因此在具体运用SFBT时感到有困难,c在与实验组学行约谈时缺乏基本的语言沟通训练,学生不愿深入交谈。
3.SFBT约谈并不适用于所有新生,只在部分问题上有效。a认为“适用于情感和人际,但专业兴趣不浓的时候SFBT效果比较差”。b认为悟性高的学生,问题类型不限,但“对于一些悟性不高的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很难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c认为“学生不愿说话,不理你比较难办”。d认为“不适合网络成瘾以及失恋等情绪波动较大的同学,以及自身经历较单一,资源较少的同学”。
4.对比研究发现,经SFBT约谈的学生比未经SFBT约谈的学生,适应更快更好。C为例外情况。见表7。
四、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应用于新生适应的注意事项
从文献梳理及本研究实验结果来看,高校应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应注意群体适用性问题,认真研究该咨询是否适用于所有新生;该咨询只能应用于发展性问题而且对实施者的语言沟通技巧要求较高,需要具体实践和督导;该咨询具体实施时还有一些限制条件。
1.群体适用性问题。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Paul Avard看来,并不能解决所有青少年或成人问题的。焦点解决能否适用于每个人仍是疑问。[6]17因此,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需要明确具体群体。目前看来,它不适用于丧失自我控制为特点的学生。焦点解决心理治疗理论的核心假设之一,即来访者有能力去改变,并且能由小改变引发大改变。因此,它对失去自制力的大学生,如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效果不大;其次是它对掌握资源较少的大学生不适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主要使用调动当事人资源的方法。因此,它对于本身成长受阻,例如资源较少的毕业生来说并不适用,特别是那些对未来比较迷茫,大学期间奋斗目标不明确的毕业生,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面临失效的情景。另外,对于学生自身经历比较单一,从小受父母保护,缺乏相关可迁移经验者,运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效果也不明显。
2.在发展性心理辅导中要重视语言沟通技巧的训练。DBlocker认为,发展性心理辅导的内容是成长问题,[7]19哈维格斯特提出“发展课题”,认为人的发展是完成人生发展课题的过程,人的成熟要通过完成该时期的发展课题而实现。大学生的发展主要面临生活、学习和职业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他们需要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发展可管理的情绪,建立一个稳固的自我意识,获得较好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焦点解决短期心理辅导契合了当前心理辅导由重障碍、重矫正转向重发展、重预防的趋势,重视对人的潜能的挖掘和发挥。通过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本研究证实,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应用于发展性心理辅导时,必须重视语言沟通的技巧才能达到较好地效果。
3.可以尝试将家庭纳入到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过程当中。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起源于家庭治疗,其系统观思想强调家庭系统在个案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且认为在校学生多为青少年,家庭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利用家庭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可以达到有效促进治疗的作用。但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将家庭纳入学校咨询中的可操作性有待商榷。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分布广、地区差异性大,家长受教育程度差异大。如果要将家庭治疗纳入学校咨询中,必须解决沟通的便利性和可行性问题。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高校应用时,可以对这些限制因素加以改造,如咨询团队可以从高校辅导员队伍当中吸纳培养;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即时联系,发挥家庭这一有效因子的作用。总之,高校应以“有效继续,无效变招”的思路,积极推进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吕素珍.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2003,(3)
[2]刘强.加拿大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概况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08,(3).
[3]J Gingerich, Wallace, Eisengart, Sheri.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ory:a review of the outcome research[J]. Family Process,2000,39(4).
[4]张文墨.焦点取向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辅导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5]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6]纳尔逊.另辟路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实践[M].程灶火,王国强,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