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2015-09-10 07:22刘权政郝帆
理论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形态

刘权政 郝帆

摘 要: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特点之一,在此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市场功利文化的负面效应以及西方国家依托强势话语霸权宣传“西方民主”,都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冲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加大反腐力度赢得民心,不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并健全制度完善民主。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形态;核心文化;凝聚民心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1-0021-04

作者简介:刘权政(1972-),男,陕西蒲城人,管理学博士,现为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人员,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郝帆(1977-),男,陕西高陵人,硕士研究生,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财政税务系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规划与项目管理。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深刻变化的特点之一。我们应深刻认识和辩证分析这一趋势,凡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文化多元化,我们既欢迎也包容;凡是利用“文化多元化”之手段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我们既要坚决抵制还要积极应对。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往往代表不同的价值观,文化多元化其实质是价值多元化。在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如果分不清、辨不明哪个是主流和核心文化,就会引起价值观的混乱。价值观的混乱,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崩离析,所以,一个稳定的社会首先需要一个稳定的主流文化,即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基础和引导不同的非主流文化。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在我国社会的文化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内涵

何为信仰?信仰就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对世界、对自身的认同方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主张的信服和尊崇,寄托着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情感归宿,并以其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和追求。一个人或社会没有信仰就像黑格尔说的“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没有神”一样十分荒凉。人脱离动物界后最独特之处就在于人有自己的精神信仰和情感归宿。一个社会的主流信仰不仅能凝聚人心,更能合理协调人们在有限与无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它是人们行为的深层次动力,也为人们的行为模式提供了最终的价值取向与标准。根据不同的价值取向,信仰可分为科学信仰、道德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科学信仰即信仰自然规律和科学精神,它的任务是求真。道德信仰即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差距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崇敬,它的任务是求善。宗教信仰的对象是超自然的神灵以及这些神灵作为“人”时所留下的理论和教义,它关注彼岸世界,极力在彼岸世界寻求完美的人生价值与精神境界,它的任务是求美。它对超自然的神灵表现出义无反顾的绝对依附以及对教义的绝对服从。政治信仰指人们对某种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的真诚信服以及坚定不移地遵循与执行态度,它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意识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在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服和尊崇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应有之义,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仅仅是一种政治信仰。恩格斯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这个伟大发现促使“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列宁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是通过“两个归结”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他说“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因此,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信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利益可言,他们是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可见,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是求善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最完美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还是求美的过程。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一种求真的科学信仰,也是一种求善的道德信仰,更是一种求美的理想信仰,它求真、求善、求美,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国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以及基本方法的科学认识,具体表现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是信仰,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服和尊崇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它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信仰对象,前者是一种思想体系,后者是一种理想信念。[1]信服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的终极追求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最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具体实践。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现阶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其实质就是认真学习、领会、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时代挑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实践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这次危机的出现仅仅宣告了“苏联模式”的破产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因为危机的本质原因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式理解甚至误解所致。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从社会实践看,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增强,甚至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从目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教条式理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时至今日,国内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存在教条主义的方法和态度,具体表现为:首先,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的理论提出怀疑。他们认为消灭私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换句话说,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那么,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的包括私有制在内的非公有制形式如何理解?这还是不是社会主义?其实,马克思所说的“消灭私有制”是最终目标而非当下的阶段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私有制的消灭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是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当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必然消灭、从而也使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必然颠覆的物质条件尚未在历史进程中、尚未在历史的‘运动’中形成以前,即使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它的胜利也只能是暂时的。”[2]同时,消灭私有制主要是指消灭资本剥削劳动的特权,并不是要消灭一般的或抽象意义上的私有制,更不是一般所有制。因此,要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地理解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问题,不能急功近利和教条主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就进行了科学的揭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部分人对《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的质疑。《宣言》中“两个必然”是指“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是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并未像预言那样逐渐灭亡,生命力依然旺盛;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阵营反而遭受重创。这让一些人困惑不解。其实,在《宣言》发表11年后,马克思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重要思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33“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3]101因此,“两个必然”的实现具有条件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是要符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规律的。

2.市场功利文化的负面效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讲效益、求增值、重实效是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也是置身市场经济中人们所信奉的信条并固化为人们注重物质利益与实际效果的文化心理定势。在市场功利性价值观念的推动下,一些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人员开始把自己手中的权力资本化,打着为人民服务之名行为自己谋取利益之实。于是在现实生活中就出现了大量的“权钱交易”和“权力寻租”的“潜规则”现象,在革命战争年代,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共产党员始终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与群众同生死、共患难,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用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奉献精神解民忧,顺民意,得民心,赢天下。反观目前的我党一些党员干部,贪污受贿,腐化变质,对老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共产党员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者,本应为人民谋福利,一些共产党员干部却不顾党纪国法,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叫人们怎么去相信这些“马克思主义信仰者”?[4]相应地个别领导干部的作风也变味了,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比比皆是,奢靡之风,特权现象暗潮汹涌,公平正义被扭曲,社会风气遭破坏。共产党员在人们心目中光辉形象与个别党员在现实中的低劣表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试想,如果人民群众对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党员的行为产生怀疑,又怎能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呢?不能忽视的是这种现象也在不同程度地侵蚀着当代大学生,在政治表现上,他们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对党的认识却不全面、不深刻,甚至连入党动机都值得怀疑,部分人把入党作为求取锦绣仕途的前提资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由集体本位价值观转向重视个人本位价值观,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缺乏牺牲和服从精神,而是一味地强调等价有偿的交换原则;在选择职业取向上,部分学生不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特长出发,优先选择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不愿去生活条件艰苦的地区和农村,要求工作环境好、待遇高、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甚至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以“我”为中心,以“我”眼前的经济利益和未来的政治利益为出发点等等。

3.西方国家依托强势话语霸权宣传“西方民主”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GDP于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中国在政治和外交等领域也展示出与自己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大国风范。然而,强盗总是运用强盗的逻辑来判断,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强大势必会威胁美国的霸权地位,虽然中国政府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形式一再表示,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是机遇不是挑战,但这个理念一直没有得到西方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从外交、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四个方面战略东移重返亚太,其矛头直指中国。在美国看来,遏制中国崛起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进行和平演变的文化渗透,弱化中国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而分散中国人的凝聚力。而中国发展的短板、崛起的软肋恰恰就是缺少价值认同的文化认同,即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弱化。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快、加大了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依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了达到用和平手段西化、分化、弱化中国之目的,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可谓是费尽心机,极尽一切之能事。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庞杂大量的网络信息,自由快捷的信息传播,虚拟刺激的娱乐方式,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不断强调网络自由,大力通过网络渗透,宣扬“西方民主价值”,冲击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消解中国政党、政府、政权的执政合法性。同时,在网络上依托自己的强势话语霸权散播西方各种社会思潮,致使我国社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价值观混乱、意识形态淡漠和缺乏政治热情等现象。同时,它们还不惜一切代价利用一切手段散布各种谣言来攻击、诋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此来削弱群众对我们党的信任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建议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以及近几年我国综合实力的大力提升使美国意识到依赖武力削弱、分解中国的手段已经难以达到目的,于是以“文化”为载体传输西方价值观来弱化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便成为首选,尤其是通过互联网的文化渗透与宣传,加之我国市场经济功利文化的负面效应,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已经开始起作用。具体表现为,一些人已经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对西方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崇尚;部分青年人甚至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经受不住腐朽思想的诱惑,把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抛置脑后,把拜金主义当作生活信条,大是大非不分、行为美丑不辨,为一己私利丑态百出,以丑为荣,罔顾国家大义,民族意识淡薄。马克思曾经警告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毁灭。”[6]因此,部分青年人理想信念的动摇和价值追求的变化如果不及时引导就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理想信念的动摇以及价值观的变化。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有效应对美国和平演变的需要,也是引导多样化价值观凝聚民心的关键。

1.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多样性是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形式,多样性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特色和特点,文化这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也不例外。但是丰富多彩的物质现象又统一为物质性,多元化的文化现象也必须由一个主流意识形态来掌控。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思想观念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必然,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同质单一、思想观念守旧的传统社会必然被异质、开放、包容的现代社会所代替。越来越先进的现代信息手段使多元文化的现象成为一种历史潮流,同时也给社会管理上带来严峻的挑战,尽管多元文化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但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主流的意识形态和共同基本价值作为主导,否则会引起民众基本价值观的混乱,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国家解体。在儒、释、道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条件下,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强大而稳固,究其原因还是作为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从来没有动摇过,儒家文化为维护封建社会制度合法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渗透于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有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的基本价值作用。现阶段,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价值理念,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不容怀疑和动摇的,必须旗帜鲜明地维护。现在最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理念不仅仅停留在高高在上的“官方话语”以及“象牙塔”里的“学界语言”层面,而使其成为贴近老百姓的“民间话语”。只要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变,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一元指导地位,马克思说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那么,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一个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并不取决于该国家多元文化的构成,而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性质。现阶段我国所有制关系的多样性,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更没有改变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是一元的。

2.加大反腐力度赢得民心。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最坚定的信仰者,这种信仰不仅仅表现在理论层面,更主要的表现在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上。因此,他们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普通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提升,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辉煌业绩,群众理应会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群众“拿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状况,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共产党内部部分官员的贪污腐化问题。面对官场愈演愈烈的贪污腐化以及民间日积月累的不满情绪,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反腐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针对反腐问题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壮士断腕”,这是因为在一些领域腐败现象多发,很多人包括部分官员在内对待反腐败有一种悲观的情绪。习近平的讲话实质上就是对这种疑虑的答复,既表达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也表达了反腐的信心。虽然腐败在一些地区和领域依然多发,腐败形势严峻导致反腐任务繁重,但是从目前反腐的阶段性成果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气魄和精神,我们一定会取得反腐的胜利。为此,还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反腐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结合我国的实际有取舍的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地较为完善的监督制度来巩固反贪的成果。二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大反腐力度、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这应该作为我国彻底反腐败的“三部曲”。

3.不断发展经济关注民生。目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相信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人民群众改变自身命运的科学;人民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让人民群众过上有尊严的富裕的幸福生活。虽然近几年来,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距离人民群众的期待以及党对人民的承诺还有很大的差距,不断地发展经济是弥补这一差距的唯一途径。十八大报告说得非常清楚,发展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如果没有发展,很多矛盾都化解不了,而且还会出现其他新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实践的感受主体就是人民群众,要让人民群众相信社会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认认真真地发展经济,实实在在地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现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我国老百姓渗透、灌输的种种错误观点为什么会部分地深入到民间,就是因为西方国家国内的经济发展较好,老百姓的福利保障较高。邓小平同志郑重地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6]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坚定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4.不断健全制度完善民主。发展经济关注民生的同时必须健全制度完善民主,一味地关注民生而忽略人民的民主权利,这样的“关注民生”老百姓是不买账的。民生是人民的物质需要,满足的是人民的经济利益;民主是人民的精神需要,满足的是人民的政治利益。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时,面对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跳出周期律的坦诚询问,毛泽东自信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由此可见,关注民主,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实现人民的政治利益,不仅仅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体现,还是我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必然要求。新中国建立后,我党一再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实质就是人民民主,共产党执政的目的就是维护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发扬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及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有效途径。其实,所谓的“历史周期律”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固有历史周期律,只是私有制产生,并伴随着极力维护这种制度的统治阶级出现后人为形成的,也是社会统治者自私、贪婪、暴戾、腐败的必然,这种人为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也必然随着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出现以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确立后而被破除。只要我们党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一心一意为民谋利,全心全意让民做主,不让自己蜕变成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所谓的历史周期律就不会作用于由中国共产党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陈世润,论马克思主义信仰困惑[J].甘肃理论学刊,2004,(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5.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251.

【责任编辑:宇 辉】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形态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的信仰困境和信仰塑造 
互联网时代怎样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现代化视域下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的关系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网络多元时代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