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文本之“点”,启发学生思维

2015-09-10 07:22朱飞燕
考试周刊 2015年9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朱飞燕

摘 要: 语文教材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点”,这些点就是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抓住文本的这些“点”,就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本文谈谈如何抓住文本的几个大“点”,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抓住要点 启发思维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能够很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才能够使得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一些矛盾,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达到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笔者从在教材中应该掌握的六个“点”进行一些问题设计。

一、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

艺术家非常讲究在艺术形式上的“留白”,这一“留白”即指创作者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彻地表现出自己的创作意图,而留下一些让人想象的空白,以便让人看了之后,通过自身的想象进行填补。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石头书》这篇课文时,可抓住文中词句“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从而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比如可以问学生:“这里的省略号到底省略的是什么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大胆想象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这么做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且能够在想象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产生情感体验。

二、抓住文本中的“矛盾点”

矛盾作为思维的“催化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点进行问题设计,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认知冲突,这样就可以借助矛盾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逐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课文中常见的矛盾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类“矛盾”表现在阅读材料自身的矛盾上。有的语文课文中,其语言文字的表达看起来是“自相矛盾”的,这正好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所在。比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篇课文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颗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在这一句中,从字面意思上看“焦急”和“耐心”是一对反义词,两个表示完全不同心情的词语放在一起是相互矛盾的。在理解这句话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提问:“这样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语怎么能放在一起形容一个人的心情呢?”慢慢引导学生体会老奶奶对周总理万分崇敬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想原因,找答案,在体会文章宗旨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得到有效提高。

三、抓住文本中的“精彩点”

对于一些文学性比较强的课文而言,我们应当能够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精彩点”。很多优秀课文的作者在记人写事和描景状物时,都会有很多妙笔生花之处,这就是所谓的“精彩点”。这样的“精彩点”同样具有非常高的欣赏价值与艺术价值。因此,教师可以依据这些妙笔生花之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与仔细的品味。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北大方的秋天》一文时,只要紧紧抓住“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等几句话展开探讨研究就可以掌握全文。

四、抓住文本中的“突破点”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一般就会成为课文的一个最佳“突破点”。这些语言现象往往又是难点或者重点,因此,对于“突破点”的主要情况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l.课题题眼。课文的题目就好比文章的“眼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能够逐渐引导学生通过对“眼睛”的认识而逐渐深入到课文中的“内脏”之处。课文的题目,会向我们提示非常重要的阅读信息。如《拉萨的天空》一文,课题的题眼是“天空”,文中的“拉萨”则说明了天空的地点。

2.关键词语。课文中关键词语的锁定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即是它能够提示课文中心或者是阅读要求。比如在《要下雨了》这一课文的最后一段:“哦,原来是这样!小白兔明白了。”“明白”一词就成了全文非常关键的词语。我们可以就关键词语设计问题检查学生对于本篇课文的理解程度。

3.重点句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主要有设问句、反问句、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等,这些句子会对课文中心内容和阅读要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该句话在全文中都具有非常强的导读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与思考鲁迅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4.主要段落。课文中描写精彩、表现中心、承上启下的段落具有揭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的作用。如《伟大的友谊》一文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过渡段。我们可以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在哪里?它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五、抓住文本中的“反复点”

有的课文,作者为了突出主题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反复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品评,从中领悟作者的用意,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比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五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中,就要抓住反复点“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六、抓住文本中的“疑惑点”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人们的思维常常是由疑问启动的,“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文中一些易于混淆或相近的概念,似是而非的问题等都是学生学习中的疑惑点。根据疑惑点设计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辨别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战斗”、“战役”、“战争”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学生学习中的疑惑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谁能根据表意范围的大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三个词排一排队(战斗──战役──战争)

综上所述,以上“六点”都具有思维训练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够针对性地抓点设问,就会培养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断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力平.抓住文本促思维之花早日绽放[J].文学教育,2014(9):86.

[2]陈华.文本教学开启思维之窗[J].课外语文,2015(3):69.

[3]周宏.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J].学苑教育,2013(18):88.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