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5-09-10 07:22:44张亚琴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运用

张亚琴

摘 要: 高效课堂要求导学案要成为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要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要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能力。导学案突出“导”和“学”两个关键字。“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为根本出发点。

关键词: 学案导学 高效课堂模式 教学运用

高校课堂要求导学案突出“导”和“学”两个关键字。“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为根本出发点。我校实行的“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反馈测评”三个环节构成(在我校也被称为“自主+展示+测评”的三环大课堂),以下是我们围绕学生的活动,所制定的目标自主学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和反馈总结等三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上课开始,教师指导学生参照设计的“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参与课堂学习。这要求教师备课时,事先把新的学习内容,按照其在单元或整册书的地位、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明确目标展示于“导学案”上。自主学习通常要在课上进行,学生依照“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问题。自主学习时,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能归纳的规律自己归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合作小组内讨论寻求解决。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设计的自主学习内容是:1.把每个方格看做是1平方米,将老师所说的平行四边形画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底4米,高3米的平行四边形),然后数一数,看它的面积是多少?2.比较同学们画法的异同发现:它们的底都是( )米,高都是( )米,面积都是( )平方米。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经历了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的过程,为理解公式做好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如果前面学习的内容与现在要学习的内容相隔时间较长,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知识链接等,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如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分数的再认识》这节课,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加之现在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也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知识链接,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样的链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为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这一环节是学生依照导学案或教师的提示进行探究性学习。是针对前一个环节解决不了的内容而设置的,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完成。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情况在教师的组织下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注意问题式的设计,一般问题的展示交流有两个层次:组内展示和组间展示。知识性、基础性的问题可以在组内展示、互相评价,稍难的问题在小组内展示后整理出小组的意见在班内展示交流,必要时教师讲解。要注意恰如其分地贴着教学目标的落实展示,不能为展示交流而展示交流,为活动而活动,自主学习任务展示的时机要与教学的流程相和谐。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这一环节是我进行了这样设计的:思考并交流以下问题:(1)你们是怎么转化的?(2)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3)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讨论、去交流、去展示,使本节课的重点迎刃而解。

当然在这一环节中,如果有以前的知识点或者是学生已经遗忘了的知识点,也可以用温馨提示等,在这节课的导学案设计中少不了这样的设计。如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样的提示让学生顺利地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这一环节中,所谓的老师的“讲”,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点拨,相机指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能学会的,都不需要讲。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确定“讲”与“不讲”的知识点,以便及时进行点拨。

三、反馈测评,小结收获

这一环节是进行巩固训练或检测提高,以达到巩固、总结、检测所学内容的目的。达标检测题目的设置要求有层次,能体现知识能力重点,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同时教师或小组长当场订正学生练习,收集反馈信息,做到当堂矫正补救。引导学生小结知识结构、方法、规律,并对合作小组当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测评内容:1.填空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 ),它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原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这个长方形的( )与原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2.计算图形面积;3.判断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这样的设计由浅入深,层次清楚,意在巩固所学知识,保证了重点,分散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也使公式运用达到灵活的程度。

总之,高效课堂要求,导学案要成为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要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能力。我们要在借鉴课改名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认真反思,群策群力,聚焦课堂、突破课堂,打造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胆学习借鉴,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并立即付诸实施,将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教学运用
职高数学教学中设计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法初探
“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36:22
运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能
“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0:57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3:41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18:51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学案导学”之我见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