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会计课堂教学

2015-09-10 06:54林婧
考试周刊 2015年97期
关键词:会计中职课堂教学

林婧

摘 要: 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素质良莠不齐和会计学科理论性强的学科特点,当前中职学校会计课堂存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等问题。针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改进中职会计课堂。

关键词: 中职 会计 课堂教学

中职教育代表了我国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随着教育变革不断深入,中职教育在专业技能培养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2015年10月,我国政府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政策,决定继续增加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倡导中职教育的作用。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中职学校会计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难以发挥实际效果。

一、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缺乏自主性,课堂纪律松懈。

在中职学校会计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辛勤地讲课、板书,学生却在下面玩手机、讲话、发呆或睡觉,甚至有部分学生干脆迟到或旷课。中职学生多为考不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以往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较好,只是在中考中失利,导致无法顺利升上高中,从而选择高职单招方式升向更高学府。更多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低下,且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好,在之前学习中厌倦了传统讲课方式。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抱着“混日子”的想法来到学校,他们没有升学目标,学习缺少动力,无法专注于课堂,甚至破坏课堂纪律,影响其他同学。将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汇聚于同一个班级中,导致学生学习进度不同步,课堂纪律差,从而出现以上各种不良现象。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收效甚微。

会计学科体系本身具有很严谨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会计学科学习过程中,首先必须牢固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如果理论基础不扎实,那么接下来的实训学习和训练往往难以顺利开展。传统中职会计教学常常将理论部分学习与实训训练二者完全分开,对于正处于好动年龄的学生来说,纯理论学习往往难以吸引他们的兴趣,显得枯燥乏味,即使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初很努力,通常也难以坚持。结束理论学习之后,不少学生对接下来的实训学习感兴趣,却往往因为理论知识基础不牢固,无法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从而导致学习困难,即便教师用心辅导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中职会计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很强专业技能,能把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就业,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会计实际操作技术,是其走上工作岗位的必然要求。换言之,牢固掌握会计知识和实训技能,是社会企业对财会人员的基本要求。而据前文所述,目前教学效果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企业更欢迎那些和职业需求相对接的职业人,而不是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毕业生。因此,要提高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吸引力和回头率,就必须检视目前会计课堂教学瓶颈,想方设法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三、改进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对应用型与技术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调动是中职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性目标,而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渗透则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改进当前中职会计学科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主体地位及教师引导作用科学发挥,从而为学生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辅助作用。

(二)坚持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区别对待”,课程设计更为人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根据中职财会专业现状,针对不同学生需求开展教学,基本可以分化为两个方向,一是以升向更高学府为目的的高职招考方向,二是针对毕业后就业为目的的就业方向。

1.高职招考方向

第一,对于有升学意愿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以考试大纲为准绳对学生加以要求。第二,对于学习意愿强烈、好学上进且学习能力高、基础好的学生,应鼓励他们以本科为目标学习,在课堂上尽量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加大教学深度。第三,对于虽然有升学意愿,但能力较低,或基础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选取喜欢的专科学校作为目标,适当降低难度,以保持学习兴趣。

2.就业方向

对于没有升学意愿且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应尽量激发他们对会计职业的兴趣,简化课程,降低学习难度,使他们学有所得,获得成就感,并鼓励他们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为目标,学习相关内容。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

1.结合案例教学

解决纯理论知识学习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要求教师在理论部分讲授中以案例引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后解决案例。采取结合案例教学的方式,让理论有所依托,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知识,避免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只停留在干枯的文字层面。

2.理论结合实训

2015年的高职招考中首次加入实操考试,考取本科的同学需要通过实操考试后才能升学,显示了实训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训完全分开的教学方式,在每个知识环节讲授结束后进行单项实训。实训中学生可以自行完成,或以小组形式分设岗位进行,增强实训趣味性。通过单项实训,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训相互印证,一方面使知识得到巩固,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传统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不足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存在一定欠缺。为此,必须坚持人性化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的有效满足,结合学生职业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从而提升中职会计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董慧婧.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0).

[2]季艳梅.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质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

猜你喜欢
会计中职课堂教学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