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健康发展的交通规则

2015-09-10 07:22济群
中国商人 2015年1期
关键词:因缘内在美佛法

济群

心是一切行为的源头

真正迈向解脱,必须通过戒、定、慧的修行。佛陀制定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和解脱相应的生活方式。我们没有学佛受戒之前,所有行为都是贪嗔痴不良串习的延续。而这种串习是和烦恼相应的,是和轮回相应的。如果不依戒律彻底扭转的话,我们就会在串习形成的洪流中继续沉沦。

为什么说戒律能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解脱的生活?戒,为防非止恶之义,以此帮助我们止息生命中的不良相续。需要注意的是,戒律不只是一种行为约束,因为心才是一切行为的源头。所有习惯,都是心理活动的延续。我们止息不良行为,目的是要止息不良心理的相续,这才是持戒的关键所在。

我们希望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就要立即停止心行的不良发展。所以,我对戒律的定义是——生命健康发展的交通规则。生命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正是取决于我们的心行。心念会成为心态,心态会成为习惯,习惯会成为性格,性格会成为人格,人格会成为生命品质,决定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也是生命发展的因果。

我们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根源就在于每天的起心动念。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是我们所有想法和行为的积累。我们想过、做过的一切,在客观上会消失,但内心却会忠实记录每个行为产生的痕迹,并逐步积累力量,最终造就我们的人格和生命品质。

在佛教中,将生命形态归纳为十法界,即六凡四圣。六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六道,分别为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和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四圣,则是声闻、缘觉、菩萨、佛陀。这些生命形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由各自的所作所为决定,由各自的不同选择决定。

对一般人来说,面对选择往往是盲目的,身不由己的。但对学佛者来说,应该看清生命发展的轨道,从而主动选择,把握未来。所以,我们必须时时进行检查,对照当下的行为是否和戒律相应,是否和佛菩萨的行为相应。一旦发现这些心行将带来不良生命结果,应立即停止其相续。否则的话,最后必然走向恶道。所以,戒律也是帮助我们选择善恶之道的交通规则。

如果我们认识到戒律的作用和意义,就不再会觉得戒律是一种外在约束。没有谁不愿意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没有谁不愿意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未来。基于对生命的负责,我们一定会自觉约束自己,自觉以戒为师,因为这是抵达解脱的基础。

心是一切行为的源头,遵守外在的约束,是对生命的负责。止息不良心理相续、检查对照当下行为,对生命负责、自觉约束、以戒为师,常行忏悔。断诸恶道,开众善门,戒为至要之关津。源心说戒,称性极谈,当今之世,是篇为上。以戒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是为了不造新业。戒,目的是要止息不良心理的相续。

这个奇妙而无所不在的缘

佛法认为世界的生成与毁灭都来自因缘的聚散,所谓“因缘成世界、因缘灭世界”。因此,佛教对世界形成的解释,简单说就是“因缘因果”。在佛教的经论中,关于因缘的解释很多。在《阿含经》中有这样的偈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是佛经中比较著名的偈子,关于此偈,在佛陀时代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佛弟子马胜比丘在城中乞食,他行走时举止安详,威仪具足。舍利弗尊者当时还未出家,并且是个外道,但见到这位比丘的仪表后,立刻被他表现出的风度所吸引,生起恭敬之心:凭此人的气质,一定不是等闲之辈。不由自主地上前打听:“我见您气质非凡,跟旁人完全不同,能告诉我您的师父是谁吗?他一定是位解脱的圣者,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马胜比丘回答说:“我的师父佛陀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如果您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去请教他,他一定能回答您的所有疑难,我出家时间还短,许多道理还不清楚,不过在我们的僧团中经常念诵这样一个偈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舍利弗听后,觉得大有深意,于是皈依在佛陀座下,后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尊者。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中的“诸”,是众多及一切的意思;“法”是指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归于法的范畴,这些法从哪里来呢?从因缘中来。《杂阿含经》进一步解释道:“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其中,“集”是生起、产生的意思;“因”是诸法生起的主要条件、殊胜条件、亲近条件;“缘”是诸法生起的次要条件、一般条件、疏远条件。佛法认为,宇宙人生的生成灭亡都由条件决定,条件聚合时法就开始生起,条件解体时法则开始败坏,重又归于虚无,一切诸法都无非如此。

比如从种子生长为大树,这一成长过程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种子是其中最重要、最亲近的条件,而生长所需的阳光、水土,则是次要的、较疏远的条件,但无论这些条件是亲是疏都缺一不可。如果我们认为种子就是一切,而忽略了阳光、土壤等外缘的帮助,纵使再好的种子也无法发芽,更不必说成长为一棵大树;反过来,若有充足的阳光雨露而没有种子,就更是无稽之谈。因此,无论是亲的条件或疏的条件都同样重要,只有众多因缘和合才能成就法的生起。

关于缘起的定义,经典中如是说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起就是“此故彼”的关系,“此有故彼有”,是说因为具足这些条件,然后才有某种现象的生起:一张桌子是因为有了木料、木工、铁钉、油漆、工具等等条件才形成,因为此处有这些条件出现,所以彼处才有物质出现。“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是说一旦聚成桌子的条件败坏了,桌子也就逐渐消失。不仅桌子如此,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条件来决定它的生存和消亡。由此可见,每一种法的形成,也都离不开因缘的基本规律。

内在美的最高境界

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其实,那种美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少息。所以,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因为那是在和自然规律抗争。几千年来,多少人为驻颜有术而费尽心机,但迄今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不过是延缓衰老速度而已。

相对外在身相来说,内在美才是历久不衰的。它不会因年龄渐增而失去,正相反,内在的美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绽放光芒。就像璞玉那样,经过无数雕琢打磨之后,方能展现它所蕴含的明洁之美,纯净之美。

这种内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生命品质的美。从佛法观点来看,内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萨。当然,佛菩萨不仅具有内在美,同时也呈现出外在的美。经典记载,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就是说,身体每个部位都是圆满而无可挑剔的。这种身相的圆满,不是靠化妆,更不是靠整形,而是由佛陀成就的无量功德所显现。经中称之为“行百善乃得一妙相”,故名“百福庄严”。

分别不分别

当我们眼睛看到一个茶杯并觉得它是茶杯时,已不单纯是眼识在产生作用,而是进入了意识的范畴;当我们觉得一个茶杯好或不好时,也是意识在进行判断。眼识对境界的认识,在时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现在的境界;在空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眼前的境界,而且它是不带名言的。所以,佛教里称眼识为现量,为“现量缘境”。

我们现在所能感觉到的一切思维活动,都属于意识的作用。意识除现量以外,还有比量和非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判断、推理。当然,我们的判断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判断为比量,错误的判断为非量。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是取决于第六意识的作用。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对这个世界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我们现有的许多认识都是不完整的,是依我们有限的经验得来的。那么,由此产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无疑会有许多偏差乃至根本错误。所以,我们要通过闻思经教,以正确方法对世界进行观察、认识和分析。在唯识宗的修行里,有四种如实智,只有经过如理的思维之后,我们对世界才能达成真实的认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佛法修行应该从分别而不是无分别入手。很多人学佛之初,看了两个禅宗公案,就要无分别。但如果开始就不分别的话,只能永远生活在错误的观念里,当我们连是非尚未辨别清楚时,所谓的修行只能是南辕北辙。所以先要分别,在对世界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再进一步修止、修观,方能成就无分别智。当我们修观感到困难时,还要从观里面出来,再作进一步的分别,使我们所认识的境界得到确认。

意识除了具有认识的作用,还能支配我们的行为,无论是造善业或恶业,主要也是在它的指使下进行。所以,整个修行过程都是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上。如果说错误分别是贪、嗔、痴产生的根源,那么,正确分别就是开发智慧的基础。

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谁是我们这个世界最自由的人?就是佛陀。他由彻底断除烦恼而得大自在,他所领导的僧团,则是追求自由的团体。

卢梭曾经说过:“人天生是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和佛法关于自由的观念有某种相似之处。佛法认为,命运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和行为改造人生。从这点来说,我们本来就是自由的。但是,真正的自由并非人人可以享有。

如果我们是自由的,也就没有追求的必要。在生活中,除了社会观念、习俗带来的束缚外,内心深处的种种烦恼更是我们难以挣脱的枷锁。与生俱来的无明使我们不自由,对名利地位的贪心使我们不自由,对各种违缘的嗔心使我们不自由……只要我们还在烦恼的状态下,即使拥有再大限度的政治自由和人身自由,依旧无法获得更为重要的心灵自由。

人类对欲望的执著是我们无法获得自由的关键之一。在生活中,欲望带来的牵挂无所不在,包括利益、家庭、人际关系等,把我们心中的每个角落填得满满的。当欲望占领我们内心时,行为和意志必然处于它的支配下,哪里还有自由可言?古德云:“无欲则刚。”只有摆脱欲望带来的束缚,我们才能没有负担地追求自由。

除执著欲望外,业力也是获得自由人生的障碍。从个体来说,业力使某些人生来六根不全,也使某些人一生穷困潦倒,对于他们来说,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自由就更是奢望。从整体来说,业力使我们生存在不自由的环境里,如文革的十年浩劫,既是错误的政治决策使然,也是我们的共业使然,在那样的时代中,每个人的自由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冲击。

另外,不良习惯也是影响自由的因素。串习来自生活中的长期积累,它所形成的惯性力量,往往会超过理智的约束。很多人也有心向善,但习气使他们缺乏应有的自控力。很多人也不希望痛苦,但习气使他们缺乏摆脱痛苦的决心。当意志战胜不了串习时,人们只能身不由己地被烦恼所转。所以说,人的意志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这种不自由,纯粹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学佛修行,就是要战胜种种束缚我们的力量,要与烦恼和串习作坚决斗争。通过戒、定、慧的修习,由规范心行而降服烦恼,进而铲除痛苦之源。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自由的人,成为自己的主人。佛法提倡的解脱自在,意义正在于此。

心的训练——定

所谓定,简而言之,就是使一种心行形成稳定的力量。即使面对各种动荡的境界时,仍保有正确状态而不随其转。

定的训练,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凡夫的串习极为深重,一旦着手改变,很多心所都会出来反对,必然会经历一番艰难的斗争过程。我们要敢于暴露自己,敢于揭穿自我的种种借口,根据佛法而不是情绪来审视自己。但决不能妄自菲薄,若觉得“我就这样了”,便会对自我的抵抗束手无策。

“我”太顽固了,我们惟一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按法的要求来对照,勇于解剖自我并洗心革面,不要总想着保护自己。

在无尽的生死流转中,我们早已习惯于自我保护,似乎是浑然天成的本能。不仅人类如此,一切众生皆如此,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可以看到,动物也很善于伪装。这种伪装的心行力量,甚至可以将身体的颜色变得和环境一模一样。这正是《阿含经》所说的“心种种故,色种种”。由此可见,众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如此强烈,这种的心行力量,甚至导致了色身的改变。

相比之下,人类虽不具备动物那样的保护色,却会利用更多的手段和方式来伪装并保护自己。所有这些,其实都是自我的诡计。当我们开始修行时,必须狠下心来揭穿它,否则就会继续受害。我们以为这些包装能够保护自己,事实上,它们只能束缚、奴役并最终伤害我们。我们在构建一个自我,构建得密不透风、坚硬异常。在自然界中,不少动物都有坚硬的外壳,比如乌龟、螃蟹……这种坚硬的壳正是执著的外化,其实,我们的执著要比这些壳坚硬千万倍。山河大地之所以在我们眼中显得如此实在,正是这些坚固的执著所致。

世间任何东西都没有特质。桌子是木头做的,但木头还可以做其他,可见它并非桌子的特质。否则,木头只能做桌子,而不能另作他用了。世间任何物体皆是如此,所以法没有自性和特质,但在众生的执著下,似乎都被冻结、被固定了。这种执著的外化,使我们碰到的一切都显得很实在。事实上,不同众生因其业力所呈现的景象也是不同的。比如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饿鬼看到的是脓血,鱼看到的是宫殿。我们现在看到的桌子,在不同生命看来,所见亦不相同。在无分别智的层面,桌子只是影像而已,并非实在的物体。

心行的稳定,需要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无始以来,我们已经训练了很多心态,而且训练得很成功。我执,正是训练得最为纯熟的典型,已然达到了“任运自在”的程度。我们的贪心、嗔心也是同样,只要遇到相应的环境就会立刻启动并飞速运转,强有力地主宰着我们。

从理论上说,训练菩提心,应该比训练这些妄执更容易。因为菩提心本来就是威力无比,我们只需要通过某些方便将它打开。不容易的,可能反而是在训练菩提心同时必须克服的凡夫心。当我们启动菩提心的过程中,总有凡夫心在强烈地阻碍我们。所以,我们要使菩提心有机会产生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修行不难也不易。看得太容易,固然是不对,但也不必看得太难,否则很容易被畏难情绪所障碍。

猜你喜欢
因缘内在美佛法
在衔接教学中渗透数学内在美的策略
《相宗络索》笺解续一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内在美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从《心经》看佛教的“空”观念
解题中的数学史
要提升自己的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