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二妮
忽然发现韩剧最近“进化”得很厉害,在脱离车祸、失忆、白血病等心塞剧情后,开始向高大上的精神卫生领域进军了。从《坏家伙们》的反社会人格,到《没关系,是爱情啊》中的精神分裂症、人际关系洁癖症和焦虑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再到最近《匹诺曹》中神奇的说谎就打嗝的神经功能性紊乱。看起来,这是呼吁大家关注、关爱类似病人的节奏。不过,这些症状是否真的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酷炫?它们和真正的心理科学有差距吗?
韩剧《匹诺曹》中,女主患有一说谎就会打嗝的匹诺曹综合征,但是这个显然是编剧们脑洞很大的结果。在现实中,真正的匹诺曹综合征和说谎八竿子打不着,它被称为“被笑恐惧症”,实质上是一种社交恐惧与人际敏感。
匹诺曹患者们只要一听到或者是以为听到大家的嘲笑就会紧张得要死,全身僵直,就像木偶一样,他们在辨别善意的打趣和恶意的玩笑上很有困难,通常将任何形式的“笑”都与负性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这个过程通常没有办法自主控制,轻度的被笑恐惧在人群中的比例不低,这点倒是和韩剧中的匹诺曹患者接近,每30个中就将近有1个。甚至有研究显示,在初中生这样的人际敏感时期的群体中,这一比例达到近17%。不过,这个概念在心理学领域也是年轻的很,1996年才由一个德国心理学家提出,对于它的神经生理机制尚不明确,病因一般认为和早期记忆及童年创伤有关。和其他形式的社交恐惧症一样,可以通过精神分析配合行为疗法得到有效的改善。
不过,不管综合征什么的,说谎会打嗝究竟有没有那么一点科学依据呢?
一般认为:源自对真实经历记忆的陈述在内容和质量上都会与凭空编造或幻想出来的陈述有所不同;心理学者也普遍认同说谎者的主要情绪体验是害怕、负罪感和兴奋感,根据这个假设,心理学家们能够通过各种生理线索比如呼吸频率、脉搏、皮肤电与一般个体基线水平的差异变化来预测言语真实性。这就是测谎仪的原理。
还有就是可以通过非言语的线索来进行判断,比如表情(广义的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的非常态变化。如果说违背自己的意志而发生的行为言语与自主神经发生拮抗,的确也是有可能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症状的。
比如,有一个神奇的匹诺曹效应是——撒谎时,鼻子的温度会升高。这个貌似和韩剧中的剧情更加相关。
2012年,西班牙格林纳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说谎时,鼻子及周围肌肉的温度会有所上升。研究人员是根据对人体热成像图片的分析发现了这一有趣现象的。他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匹诺曹效应”,是因为当人们撒谎时,大脑中的岛叶皮质(一种脑素)会被激活。而研究发现,岛叶皮质活性增强后,体温就会升高。不过,由于岛叶皮质是大脑中的一个非常复杂难懂的区域,所以目前关于说谎为何会引起体温上升还没有准确的分析结果。
还有一种解释是人感受到压力时,血液会涌向面部,鼻尖海绵体充血膨胀导致不适,需要安慰。说谎就是压力源的一种。深陷拉链门的克林顿可说是经典案例,面对特别检察官的质问,克林顿始终想着如何陈述。同时,他平均4分钟摸一次鼻子。事后查明,他每次摸鼻子的时候都在说谎。顺便澄清下,克林顿差点遭遇弹劾并不是因为私生活不检点,而是伪证和妨碍司法——他的鼻子出卖了他。
可是,让人纠结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说的谎话并不违背意志,只是单纯的不符合事实,那么匹诺曹效应会出现么?
其实,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欺骗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之一。从病毒表层蛋白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欺骗到昆虫的拟态,欺骗是生物为了更好地繁衍而进化出的本领。如果真的有一种不能说谎的病,那简直就是绝症了!
想必大家对此都是深有体会的:说谎与身份维护、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有关。日常社会生活中展现的“自我”,多多少少都是经过改编和包装的,通常人们会根据当下所处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以塑造恰当的形象和身份,获得或提高他人的情感支持,影响他人的偏好,赢得他人的赞同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这不仅仅在大人的世界里。在发展心理学的心理理论中,会说谎的孩子意味着更能洞悉他人的心理,往往认知发展得更好,智商也更高。
进化心理学认为,虽然人类个体本质是自私的,但也存在利他行为;利他行为不仅局限于血亲之间,也存在于陌生人之间,基于互惠的利他行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一方试图利用对方对其互惠的信赖,就会产生欺骗。说谎行为本身会根据结果的反馈不断演化,并且随着说谎频次的增加,对方识别能力逐步提高,说谎行为也会相应地演变得更加难以识别——甚至会骗过自己。
Trivers等进化心理学家进一步提出,为了更好地防止谎言被识破,人们还具有自我欺骗的能力,自我欺骗使说谎行为合理化,有助于说谎行为的成功;同时,通过自我欺骗个体的心理处于更加平和健康的状态,有益于个体的整体适宜性。
所以结论是,全是谎言的世界太可怕,没有谎言的世界更可怕。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太可怕,因为believe中间也藏着一个lie;其实我想说,真正的believe里,或许包括了你所相信的lie。(来源:壹心理 责任编辑/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