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电影的流变与症候

2015-09-10 07:22史博公
人民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民国抗战

史博公

抗战电影凝结着历史创伤与现实诉求,也勾连着国际问题和两岸关系。因此,其流变状况既显示了自身美学形态的演化轨迹,也映射着时代风云的变幻过程。

一、民国:呐喊、担当、倾诉(1931~1949)

民国抗战电影是华语电影的瑰宝,也是民族文化的荣耀。在国难当头之际,它以“时代号角”的姿态发挥了警醒国人的作用;在国破家亡的当口,它以“电影抗战”的实绩践行了激励军民的责任;在民族复兴的岁月,它更以“秉笔直书”的情怀倾诉了过往的伤痛和现世的苦楚。

1.时代潮头的呐喊(1931~1937)

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的硝烟中,诞生了《共赴国难》《风云儿女》《大路》等首批抗战电影,这批作品不仅在警醒国人方面功不可没,而且在民国电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民国电影迅速突破了“家长里短、婚恋纠葛、江湖恩怨”的窠臼,开始聚焦于国族存亡问题,这不仅让电影题材得以大幅拓展,同时也使其文化内涵得到显著升华。

正是在抗战电影的带动下,早期民国电影才转向对“人与社会、家庭与民族、社群与国家”的思考与表现,这标志着民国电影在思想情感上已初步具备了“本土意识/家国情怀”,并因此步入了社会主流文化范畴。

抗战电影促进了早期民国电影的美学建构。大量抗战“新闻纪录片”的拍摄则为民国电影注入了“纪实美学”的基因。此外,很多作品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含蓄地表达抗战主题,也让民国电影迅速超越了“写实”的局限,开始步入“写意”的境界。

2.电影抗战的担当(1937~1945)

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战电影转而受到政府大力扶持,成为宣传抗战的生力军。此时抗战电影的“生产主体”也已全部由民营公司变成国营机构。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纪实风格”受到高度重视——它能为观众提供更加真实感人的视听体验,进而使宣传效果得到显著增强。如《长空万里》《东亚之光》等影片在这方面均有出色表现。

为激励军民奋勇参战,也为争取国际援助,民国政府在此时还十分注重让“电影下乡,电影入伍,电影出国”。这使得电影在大江南北得到了空前普及;中国电影也第一次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传播。

3、惨胜之后的倾诉(1945~1949)

抗战胜利后,形成了国营机构与民营企业并存的电影格局。前者热衷表现广大军民的抗战业绩,旨在提倡爱国精神,其内容大多壮怀激烈、积极乐观,如《忠义之家》;后者重在反映布衣百姓的战时创伤和战后痛楚,意在追忆国殇、拷问现实,其格调大都沉郁悲凉、凝重哀婉,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新中国:策略、诉求、局限(1949~1978)

新中国抗战电影在“华语抗战电影史”上享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并拥有惊人的传播广度与深度。它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被当作教育青少年的“红色经典”。

1.大众化的叙事策略

新中国抗战电影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都拥有大量观众,之所以能产生如此惊人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其高度吻合了大众审美传统有关。

首先,这批作品的主人公均为基层官兵或农民,这使其自然具备了民间情怀,因而对观众更富亲和力。

其次,《铁道游击队》等众多作品的剧情都极具传奇色彩,当这些充溢着血与火、爱与恨的英雄传奇被统一在“保家卫国”的麾下,被命名为“民族解放”的壮举时,这些传奇便有效地升华为党的光辉历史与人民的伟大胜利,从而在娱乐民众的同时也肩负起了教育民众的使命。

2.狭隘化的历史观念

与民国抗战电影相比,此时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成了唯一的表现对象。就此时的抗战电影来看,无论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塑造了何种人物,这批电影出现了严重缺陷——遮蔽了“正面战场”的功绩;湮没了“统一战线”的格局,所呈现的只是一部片面的“抗战史”,因而也就无法反映出我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所付出的伟大牺牲。好在,这些缺陷在改革开放以后均渐次得到了修正。

三、新时期以降:统战、反思、拓展(1979~2015)

受两岸格局、中日关系和时代审美趣味嬗变的影响,新时期以来的抗战电影在创作理念、主题意蕴、美学形态、传播诉求等方面,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可以说,近36年来的抗战电影不仅呈现了繁复的历史况味,也映射了诸多耐人寻味的现实问题。

1.台海局势与“国军抗战”

抗战电影在这一时期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表现“国军抗战”的作品从无到有、逐步增多。

台湾问题事关祖国统一大业,也与改革开放所需要的稳定局面休戚相关。自1979年以来,随着大陆“对台政策”的调整,先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血战台儿庄》等几部作品;随后在进入2000年以后,为应对“台独势力”的聒噪,提升国民党在台湾的影响力,陆续推出了《喋血孤城》《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大批表现国军抗战的影视剧。这些作品还原了历史真相,拨正了长期被误导的某些历史观念。

2.中日关系与“以史鉴今”

抗战电影与中日关系的起伏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双方因经济上的彼此需要而进入了“蜜月期”,随即出现了《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一批旨在教睦中日关系的作品;20世纪90年代双方因政治隔阂、经济差异而开始疏远,于是出现了一批旨在牢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如《七七事变》《国歌》等;2000年以来,因“钓鱼岛”等问题,中日关系持续交恶,因此揭露日寇侵华暴行的影片开始大批面世,如《栖霞寺1937》等。

显然,抗战电影从来就不只是对历史的缅怀与反思,实际上它同时也是现实政治与国际关系的风向标、睛雨表。

3.多元探索与“艺术成就”

纵观整个中国抗战电影史,近36年来无疑是创作视野最开阔、艺术成就最突出的一个时期。

从题材上看,对国共两党抗战功勋的表现已趋均衡;对草莽英雄、国际友人、少数民族、民间苦难,乃至附逆分子亦均有涉及,如:《关东大侠》《柯棣华大夫》《骑士的荣誉》《一九四二》《末代皇后》等;从艺术追求看,既有赢得国际大奖的《红高梁》、探索影像美学的《一个和八个》,也有吟咏侠骨柔情的《归心似箭》、调侃抗战时事的《三毛从军记》,还有执着于探讨人道主义的《晚钟》、致力于思忖围殇根源的《鬼子来了》……真可谓既有“高原”也有“高峰”!

当然,大江东去亦难免泥沙俱下。近年来也出现了诸如《追击阿多丸》《一起打鬼子》等一批以“消费抗战”为能事的低劣之作,这些影视剧拿“民族创痛”当作牟利工具,已经受到主流舆论的强烈谴责。

在中国电影史上,抗战电影无疑是其中颇为重要的一个序列,其创作之繁盛足堪欣慰。但我们也应看到,其中真正能跻身“经典”之列者可谓凤毛麟角,论国际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这不仅与我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极不相称,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和“软实力”的输出。从这个意义上说,抗战电影创作仍可谓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民国抗战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我们家的抗战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