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萍
摘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抵御西方文化渗透、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增强改革共识、整合民众社会意识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理论解读的抽象性、社会精英行为的失范性、西方社会思潮的复杂性和公民理性思维的缺失性导致大众化过程中核心性与大众化相互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应从扩大其与民众利益的契合点、注重价值引领的形象塑造、正确对待西方社会思潮、培育公民理性精神四个维度进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内在意蕴;现实困境;价值引领;公民理性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3-0064-04
基金项目:内蒙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基地资助。
作者简介:刘艳萍(1972-),女,内蒙古包头人,法学硕士,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
在我国社会转型及文明形态转换的价值冲突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最为鲜明的主流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脉络和滋养,蕴涵着人类文化的共性追求,是实现“中国梦”有力的精神助推器。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多域文化相争、大众文化崛起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将崇高的道德准则和恒远的价值目标转化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践行能力,真正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最大限度发挥其指导与引领作用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唯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通俗、从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民众认同和践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才能真正发挥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意蕴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生命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与延伸的重要“智囊”和宝贵财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不是简单文本式的“论立经典”,也不是少数精英的“先进誓词”,而是我国制度设计、政党决策、文化发展、公民教育的重要价值依托,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中,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重点和难点在于大众化。十七大关于“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要求”的部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其实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最好阐释。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在实现政治形态、理论形态和生活形态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将这一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实践,实现由“基本原理”向“生活道理”的转化,积极促进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有和共享,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能够自觉做到躬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价值共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主建构和知行统一。这一过程实质就是使科学思想理论体系普及化、生活化、通俗化,通过个体的理论认同内化为日常生活的意识观念与自觉行动。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抵御西方文化渗透、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增强改革共识、整合民众社会意识的精神动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最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灵魂,构筑核心价值观是确保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根本途径。当前,在消费文化、网络文化、文化殖民等不同文化形态的裹挟和冲击之下,精英文化被边缘化,主流文化的中心和权威正遭受着被瓦解的挑战。而这种多元文化选择和构建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碰撞和混乱,产生诸多价值冲突和道德相对主义现象,导致一些西方价值观念不自觉地成为大众的无意识认同。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正是这一状况的必然反映并顯示出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只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增强广大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另外,在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本身是对多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回应。一是社会转型因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利益和社会阶层的调整与分化,劳动和资本、精英和大众、干部和群众的分裂造成不同利益主体的“文化分裂”或“思想对峙”,导致改革动力不足和社会共识的丧失;二是社会结构的变迁加速社会伦理共同体的动摇或垮塌,应有的行为约束功能逐渐丧失或弱化;三是改革付出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本代价使人们对未来充满疑虑和忧患。因此,回归社会生活实践,寻找正确导向和建立新均衡关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现实依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为大众生活方式转换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文化认同,为制度完善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明确的方向和重要的价值支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通过教育主体和受众对象双向呼应的价值传递,形成社会大众的价值认同,进而全面提升广大民众的价值水准和道德水平,实现从核心价值观到民众信仰的内化。但由于价值观认同是涉及人们心灵和信念的深层次问题,所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1.理论解读的抽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成为“核心”,不仅在于其包含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道德思想、哲学、伦理、宗教、教育、艺术等具体意识,还包含着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层面的价值示范及思想引领要求。可以说,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 字概括显示出高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日常社会的实用性、经验性是其生活行事的标准和路径,除了部分民众认真学习领会核心价值观精神以外,大部分民众只是停留在概念的认识方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难结合实际深刻思考24字其中的意蕴,这就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民众参与不足和认知模糊现象的产生。而一些理论工作者在宣传教育中也是一味“拔高”核心价值观,把大众化放在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挖掘和理论阐述方面,并依靠权威、行政命令进行道德说教,使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静态化、表面化和片面化,导致核心性与大众化相互矛盾。如何消弭理论的抽象性与日常生活情境性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和需要突破的瓶颈。
2.一些社会精英行为失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离不开榜样的引领和政府的推动,尤其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阶级代表——执政党和广大党员干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视。党员和领导干部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导者,本应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者和道德楷模,可是一些党员干部由于理想信念的丧失,放松官德修养,滥用权力,导致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力寻租等现象产生,影响党的威信和公信力,削弱了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一些社会财富精英的为富不仁、挥霍浪费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以及一向在民众心目中有着“清高”形象的知识精英的堕落,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和社会公德的沦丧。社会精英表率行为的弱化和失范无疑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进程带来了负面影响和阻力。可以说,理论宣传和一些社会精英做人表里不一之间的巨大反差导致广大民众对那些美好的、高尚的价值观和追求目标产生质疑,严重削弱了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实施效果,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进程。
3.西方社会思潮的复杂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精神本质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领导权”, 树立并坚定“三个自信”,在各种价值观较量中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优势地位。而价值观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离不开对现实文化境遇的考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网络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意识形态原有阵地被“链接”进全球化文化视野中,消费文化的兴起又使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并与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现实文化图景。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有其自身特点,他们打着学术交流的外衣,以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为突破口,以大众传媒、时尚包装以及舆论造势等方式通过感性化的内容对广大民众进行情感的刺激和价值的冲击,试图抢占思想舆论阵地的主导权。不可否认,西方社会思潮包含着某些合理成分,也因契合了某些阶层和群体利益而得到呼应,但这些错误思潮从本质上是要消解民族特性,改变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西方社会思潮的政治性、扩张性和潜隐性给广大民众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带来迷惑性,弱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民众的难度。
4.公民理性思维缺失。在社会转型期,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城乡二元结构、医疗卫生教育资源不均衡、环境污染等工业文明快速发展带来的“秩序紊乱”使利益分化的受众群体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在一些领域,由于公民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政治宽容意识等理性精神的欠缺,在改革发展问题上涌动着“仇富、仇官、仇社会” 的不良情绪和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一部分民众在价值判断面前没有界限,丧失底线,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散播一些消极的言论与评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产生负向情感甚至对其丧失信心。而多元文化又不同程度解构和颠覆着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高价值的认同。一些民众由于理性思维的缺失,在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中出现简单而模糊的盲目附和心态,难以分清各种社会思潮正确与错误的界限,很难清醒、自主地做出明智的价值选择,可能因外界一时的鼓噪与宣传就改变自己的主张与立场,从而陷入信仰缺失和价值迷失的泥潭。如何引导公民增强自主理性意识,提高政治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面临的又一难题。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硬实力”,还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也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只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才能够帮助广大民众塑造当代精神信仰共同完成“追梦”的伟大使命。
1.扩大与民众利益的契合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民众自觉认同理论并获得信仰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依靠广大民众自发接受,需要执政党和政府大力宣传、长期灌输才能逐步扎根于广大民众的内心深处。然而理论灌输仅靠大众传媒铺天盖地、大张旗鼓的宣传以及意识形态的强势地位并不能得到民众有效认同,甚至对“灌输”产生严重的“心理拒斥”。究其原因在于没有重视“多元”格局下价值主体的心理建构和内在的利益要求。
价值观是以价值主体获得合理利益为前提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的需要,就会使自己出丑”,利益与人们价值活动的内在关系决定了利益调节构成了主导价值观发挥其作用的内在机制。因此,理论灌输如果不以利益认同为指向,就可能变成空洞的枯燥的政治说教。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人民性的基本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关注人的需要和发展,贯彻人的实践作用,既要做到理论说服人,又不能简单地停留于书斋式的话语逻辑就理论说理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中,以全方位满足民众的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态需要为目标,避免理论灌输与民众利益认同相分离的倾向。在内容选择上,要在重视人性伦理和人性规律基础上突出政治信仰和公民德性教育。在推进方式上,要尊重受众群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权威式的单向度传播向“双向互动”方式转变,不仅要在精神产品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中生动形象地讲清楚“怎么看”的问题;还要通过建立健全利益保障的刚性规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法理支撑,真正让核心价值观体现于我国的制度与公共政策设计中,努力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大众需求的程度。大众对理论的需求,说到底就是渴望自己所关注的问题能从理论上得到解答。”这就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广大民众关注的具体现实利益问题进行价值引导,尤其要注意结合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复合聚焦,给予广大民众现实的人文关怀,让民众在自身利益的满足中认识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问题解决,还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实现,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熏陶和文化滋润。此外,在利益导向机制中还要解决利益视野狭窄的问题,避免纠结于实际利益的泥沼,着力点应把當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创设公平公正的社会机制,立足制度建构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和效果。
2.注重价值引领的形象塑造。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价值观的认同不仅体现在理性认知,也反映在情感认同上。找准情感的共鸣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亲和力。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榜样是美好道德的化身,榜样所包含的崇高价值取向以及由此折射出的高尚道德情操,具有激励和示范的双重价值。找寻思想道德情感的交集,充分利用榜样效应与沟通作用,深入浅出、情理交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在这样的引导中成为广大民众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托。
社会精英阶层理应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和灵魂,他们的精神信仰和道德操守如何,对社会正能量的输出和推动社会道德力量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抓好权力精英、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三类重点群体,从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入手改善社会风气,通过现实化、明确化和具体化的榜样行为激发广大民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在这里,发挥和利用党组织这个先进阶级群体的先进性和感召力,建立党群情感认同的通道,对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显得尤为重要。“传播者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广大党员干部责无旁贷应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自觉担当者,并做到身体力行与知行合一,这是党的性质要求,也是先锋队使命使然。否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意识形态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面前失语失声。为此,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严以修身,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加强党性修养,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方面真正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同时,我们要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纳入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和考核机制中,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重塑广大民众对道德榜样力量的道德信念,化解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出现的“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困境。此外要发挥媒体效应加强宣传推广,注意与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各岗位具体地联系起来,发挥先进典型和先锋楷模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核心价值观对民众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3.正确对待西方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种社会思潮思想碰撞和理论交锋的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就需要加强对社会思潮批判性的分析和引导,以积极态度辨析社会思潮的基本态势,用科学方法引导社会思潮健康发展。十八大之后,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出现激流暗涌、复杂多变的局面,表现出多元性、混合性的特征。一些社会思潮以契合党的理论政策证实其理论的可行性,把“为群众代言”和走平民化路线作为扩大影响力的手段。这些社会思潮可以说从不同程度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直接而强有力的挑战。尤其是推崇私有化,吹捧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所谓“普世价值”,大肆质疑历史,否定当前中国发展道路等思想主张严重影响人们主体政治意识和政治价值观的选择。
对待西方社会思潮,我们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社会思潮的作用,并严格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坚持用不同的办法解决不同的问题。既不能简单排斥和屏蔽,更不能听之任之任其泛滥。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今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切勿仅从表面判定其发展本质。既注意政治方向的辨别,又注意理论正误的分析。在允许各种社会思潮存在的前提下,要以理性的心态进行否定批判,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其中的合理成分,将其吸收借鉴,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还要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预知可能出现的不良思潮。由于时代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过渡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
社会思潮不仅是社会存在的产物,还交织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因素。要根据我国社会矛盾有关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及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引领其传播方式和发展方向,通过制度管理实现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制衡与发展,使社会思潮朝着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方向转化和流变,从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促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展。同时,要关注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传播,切实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理论阵地的建设,有效防止思想理论上的噪音、杂音,消除各种错误思潮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方向。
4.培育公民理性精神。广大民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最终要通过公民主体的行为实践和情感认知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性、自觉化的社会价值。因此,广大民众是否有能力批判性地判断文化价值是实现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主观条件,也是取得实效的关键。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育以妥协、宽容、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理性精神。
公民理性精神不仅包括理性平和的心态,还包括理性判断。培育理性平和心态,公民就会以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客观、冷静地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对不完美社会既能宽容同情和理解但又不失批判和质疑精神,不会以偏概全得出一些偏激、片面的结论,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理性判断则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加深广大民众对主流政治文化的理解和体验。一方面,理性判断可以帮助民众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和科学内涵,通过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行为的准确判断而不断激发心理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追求。另一方面,理性判断也可以帮助民众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时有能力批判性地判断文化的价值,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行为进行准确识别,以文化自觉的科学态度对异质文化作出正确选择,并通过积极参与文化创造杜绝错误思想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夯实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转向自觉践行。公民理性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公民意识教育和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公民意识教育指明方向并注入本土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以及政治宽容意识,唤醒公民的主体自觉性和社会性,可以使更多民众不仅能经受现实社会的考验,更能面对网络社会的诱惑,在文化盲从的价值迷茫和道德冲突中准确作出判断,在观念的建构和表达中促进社会大众的价值认同。另外,要通过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公民的政治文化素养,在制度性的参与协商中提高公民的政治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以积极的政策输出以及利益诉求的满足和体验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总之,在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和价值冲突的较量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关乎民族精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要站在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使命,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0-2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3]刘云山.架起科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桥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掌握大众[N].人民日报,2010-03-26.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2.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