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俗称的皮皮虾在动物学上就是螳螂虾。而螳螂虾是一个很广的概念,按照英文维基的解释,口足目所有种类都能成为虾蛄。根据其形态之不同,可将虾蛄分成粉碎型及穿刺型两类;伴随着分布的不重迭,这两类虾蛄的外观、攻击性、捕食行为及威吓行为的表现与否,都有相当大的差别。
由于穿刺型虾蛄第二对特化颚脚的末端具锐棘(3——17枚不等),因此它们都以一些身体柔软的猎物为食。它们的猎食行为是快速地伸出攻击性附肢并打开末节,碰触到猎物后再迅速收起,利用锐棘将猎物紧扣不放,再利用第三、四、五对颚脚将食物弄碎、吃下。这种摄食的速度,就连水中运动敏捷的鱼、虾也无法逃脱。通常穿刺型虾蛄都居住在泥质或沙质的洞穴中,以守株待兔的猎食方式,只露出一对眼睛,等到鱼或虾接近,再杀它个措手不及。
粉碎型虾蛄,虽然末节上缺乏或具有很少的锐棘,但是末节的踝部却异常的扩大、坚硬,再加上长节含有强健的肌肉,使得粉碎型虾蛄的攻击附肢非常具有破坏力。牠们的摄食对象有螃蟹、寄居蟹、蚌、蛤及螺类,这类猎物都具有坚硬的外壳,但是这些装甲都禁不起粉碎型虾蛄连续强力地击打。一只体长约25公分的粉碎型虾蛄,一次击打的威力可比得上一颗点二二口径手枪子弹的威力,有把实验室中强化玻璃水族缸打裂的纪录,即使是体型较小的个体,也可轻易地将普通水族缸击碎。
正因具有这惊人的武器,粉碎型虾蛄都以主动巡游的方式猎捕食物,它们住在珊瑚礁、碎石堆的洞穴中,主动出外觅食,当它锁定一只标的物时,它先由后方接近,首先攻击猎物的防御武器(如螃蟹的大螯),紧接着几个连续的击打,将猎物打成碎片,然后將食块带回洞中享用。(解答人三蝶纪:昆虫生态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