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星
这回,终于逮到一个看上去“高大上”的选题—和亿万富翁、银行等密切相关的选题。
但就我而言,并不喜欢和富人接触。这源于我早前的一次采访经历。这次在北海采访富人的经历,再度勾起了我的痛苦回忆。
3年前,我接到青岛一些业主的报料:他们在海边购买的别墅,还没有启用,就已经出现塌陷、墙壁开裂等状况。原因在于,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在填海造别墅时,地基打得不深,建筑材料也放得不够多。
到达青岛,先见业主。 能够买得起别墅的,自然都是有钱人。在一辆豪车上,一名穿着牛仔短裤、说话眼神一直闪烁的业主问我:你打算怎么做?
我说,采访主要涉及三大块,先和业主接触,了解情况,然后找开发商了解情况,最后找政府。对方一听,反应极为迅速:“啊,你还要找开发商和政府啊?如果他们给你钱、收买你怎么办?”
坦白说,那一刻,我很不爽!我和他们滔滔不绝地“解释”—我们的杂志是一份如何“高大上”的杂志,我们的记者,又是一拨如何高素质的群体。杂志采编和经营是分离的,即便开发商给广告,作为记者,我也不能去接。云云。
业主们显然没有倾听的欲望,他们不时插嘴,固执己见。那一刻,我从心底燃起了无限悲哀:你真心实意去帮别人做一些事情,呼吁一些问题,自认为正义凛然、浩气长存,但别人的一句话,可能颠覆了你一直以来良好的自我感觉,让你不断怀疑自身坚守底线的价值和意义。
更伤的是:采访完业主后,我要去采访开发商时,之前担心我被收买的两名业主又发话了:我们跟你一起去采访开发商!我没答应业主的要求,开发商也有公平接受采访和自由表达的权利。
不过,采访完开发商之后,我还是接到这名业主的疑问:“怎么样啊?开发商有没有收买你啊?”我说:“没有。”对方说:“不会吧?难道你们的影响力不够大,他们不怕你们曝光?”那一刻,我无语了。
事后,我想:一个人,如果不足以下贱,是无法产生这样的逻辑的。一方面,他们害怕你被收买,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你不被收买,因为这说明你影响力不够。
事实上,当时采访结束后,开发商确实给我一个红包,对方的原话是:中秋节快到了,意思一下,并没有要求你不发稿的意思,其他媒体来,我们也一样给,相当于是车马费。但我还是拒绝了。这是底线,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对拒绝开发商给我送红包一事,我一直没有和这名业主说,因为我感觉,在这类富人的逻辑思维里:你不收红包是不正常的。所以干脆说对方没送吧。
更吊诡在于,我结束采访离开青岛的时候,这两名业主也给我塞了一个红包。我也拒绝了,我记得当时我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我收了你的红包,你有什么理由相信我不收开发商或政府的红包呢?他们顿时错愕,愣了一下。
趁机,我跑上酒店,收拾行李,拒绝他们的送机要求,自个打的直奔机场:风从车窗呼呼地灌进来,青岛正不断被我甩在身后,一种“终于马上就可以离开这座城市”的快感充盈全身!
我还记得,当时采访时,这些业主不断指责开发商填海造别墅的违法、违规行为,他们指责开发商破坏了生态环境来造别墅。而在北海的这次采访中,同样也遇到这样的指责,他们指责银行从事过桥贷款业务,指责其间的高利息,加重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前述案例中,开发商和银行诚然都有问题,但无论是业主、开发商,还是银行和过桥方,在本质上,他们都是一致的:破坏环境也好,加重企业融资成本也罢,原本就是他们共谋的结果。只是,当利益出现分野,彼此矛盾激化时,他们才转而指责对方。道德、法律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一顶帽子,冷了穿,热了扔。我不仇富,但我坚决反对这种随时可以抛弃是非对错的极端利己主义行为。
路上,看到不少“成功人士”在机场书店里不断强调管理者要有“狼性”,以赚取更多利润。但我还是渴望,这些“成功人士”在和人交往时,注意适当去掉身上的一些动物性,回归一点点的人性—应该知道,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能否直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