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经济学人》5月22日
一年前,纳伦德拉·莫迪就任印度总理时承诺,他将为印度带来美好时代,也就是工作机会、繁荣和国际声望。但一年下来,一切进展缓慢。莫迪已经遭遇民众强烈不满。在德里的邦一级选举中,怒气冲天的选民轰走了他的人民党。一些人不喜欢他对外交的重视。本周他访问了中国、蒙古和韩国;过去一年间他在国外度过了52天,访问了18个国家。其他人则反感于他的自恋,他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穿的黑色正装上满是其名字的全部22个字母,这一幕令他们感到难堪。莫迪认为,单靠他一人就能带来变革。事实是,印度需要改头换面,但这一任务繁杂艰巨,他孤掌难鸣。莫迪先生应当领导一场全国性运动,以解除世界上最糟糕的劳动法律对印度经济造成的束缚。对农产品国内贸易不合常理的限制理应去除。私营企业加入竞争行列,可以令铁路运行更有效率。基础设施必须建设得更加迅捷,这要求有更优质的法律来处理土地获取方面的事宜。
【美】《大西洋月刊》5月
说到念大学,对于大部分21世纪的美国人而言,核心挑战并不是进入学校,而是完成学业。美国有3500万人拥有大学经历却无法获得学位,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付不起昂贵的学费贷款。在1970年到2012年之间,美国来自富裕家庭的24岁青年获得大学本科文凭的比例从40%上升到了73%,而来自低收入家庭的比例仅仅从6%上升到了8%。去年夏天,星巴克的CEO哈罗德·舒尔茨宣布自己的公司将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帮助星巴克员工完成大学教育。星巴克美国的13.5万员工中,只要在公司每周工作时间达到20小时的就有资格参与这个项目,而那些工作满两年的员工将获得学费的全额报销。舒尔茨预计这项新福利每年将耗资上千万美金,但这对于星巴克来说也并不算贵。
【美】《纽约书评》6月
每一次选举都意味着大量金钱的捐献和使用。美国国会曾经对政治捐献的数量进行限制,不过几年前已经取消了,理由是它限制了一些富人的“言论自由”。如今,一个政客在决定竞选总统之前至少要做三件事:有至少一个愿意无限额捐助的亿万富翁朋友,成立一个可以接受捐款的超级行动委员会,旗下有一个致力于“提升社会福利”的组织。后者可以接受匿名捐款,这样公众无从得知哪位富翁在收买候选人。在一个候选人举棋不定是否要参选时,看好他的富翁会先成立机构,造成既成事实。事实上,很多富翁喜欢这种造王者的感觉。还有一些富翁希望借此出名,宣扬自己的某些观点。2012年大选时,富翁福斯特·弗赖斯支持共和党候选人桑托勒姆,虽然后者几乎没有当选的希望,但弗赖斯借此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借机宣扬其极端保守的社会观点。另有一些富翁是为了自己的理念,比如赌场大亨阿德尔森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超级粉丝,他大力捐助亲以色列的候选人。
【法】《快报周刊》5月20日
这是一个禁忌话题,法国现任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曾长期活跃在法兰西大东方社——法国共济会的主要组织之一。1989年至2005年的16年间,瓦尔斯大量参与了共济会内部的各种活动和辩论,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个人政治理念。《查理周刊》惨案后,他在国会的讲话提到“法国正在与恐怖主义展开战争,不是与某个宗教或某种文明对抗”,体现了共济会秉持的“兄弟之爱”基础价值观。2001年,他出任埃夫里市市长后较少出席共济会内部活动。2005年,瓦尔斯低调退出共济会,但从他的政治观点和执政策略可以看出,共济会价值理念对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