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丕武
明人张燮《七十二家集》收南朝宋鲍照《拟古诗八首》,其中第五首曰:“伊昔不治业,倦游观五都。海岱饶壮士,蒙泗多宿儒。结发起跃马,垂白对讲书。呼我升上席,陈觯发瓢壶。管仲死已久,墓在西北隅。后面崔嵬者,桓公旧冢庐。君来诚既晚,不睹崇明初。玉琬徒见传,交友义渐疏。”对“跃马”一语的注释,黄节以及钱仲联均注曰:“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黄节《鲍参军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24页;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42页)今检《文选》卷四《蜀都赋》李善注:“范晔《后汉书》曰:‘公孙述……恃其地险众附,遂自立为天子。’”黄、钱二先生认为“跃马”之事是指东汉末年,公孙述恃蜀称帝之事。但正如范晔《后汉书》卷十三《公孙述列传》所论:“公孙亦窃帝蜀汉。”公孙述的举动在封建社会被认为是窥窃神器的僭越行为。鲍照一介文士,并无据地称帝之事,亦无此心。
丁福林、丛玲玲二先生最近重注鲍照诗歌,提出新解:“《晋书》卷一○《恭帝纪》:‘玄死,桓振奄至,跃马奋戈,直至陛下。’”(丁福林、丛玲玲《鲍照集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19页)丁、丛二先生认为此指桓振事。但据《晋书》卷七十四《桓彝附桓振传》载,桓振为桓玄从子,他“肆意酒色,暴虐无道,多所残害”,威逼晋安帝,非良善之辈。故鲍照在诗中亦不会以此人自况。
检诸史料,“跃马”之典实出《史记》卷七十九《蔡泽列传》:“蔡泽笑谢而去,谓其御者曰:‘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跃马”即策马驰骋之意,喻指贵显得志。
鲍照一生行事与蔡泽有相似之处。据《南史》卷十三《刘义庆附鲍照传》载:“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慧,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义庆奇之。赐帛二十匹,寻擢为国侍郎,甚见知赏。”他出身寒微,却不甘“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故献诗临川王刘义庆,因之得以被擢为国侍郎,实现入仕的愿望。这与蔡泽通过游说秦昭王从而获得尊位异曲同工;唯鲍照以献诗显,蔡泽以游说见用耳。诗人用此典故旨在表明,他与蔡泽是同道中人,都是“英才异士”却穷而不达;也表达了他希望能够获得明主的赏识,从而实现像蔡泽那样“跃马疾驱”的抱负。
据此品读全诗可知,“伊昔”八句其抱负与自信,谓年轻时能游说诸侯以取功名,年老时可为讲书;“管仲”以下写人生际遇,言明主难遇、友义沦丧、世态炎凉。
作者: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师,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