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组织冲突”研究文献综述

2015-09-10 16:17:13何芳国秋华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层面冲突媒介

何芳 国秋华

【摘要】冲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中,传媒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在我国当今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转变,在这过程中不论对内对外都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本文以“传媒组织冲突”为关键词,考察近十年来(2005—2014)学界关于“传媒组织冲突”问题的研究现状。笔者分别从文章数量、文章主题和研究取向等三个大的方面,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综述,在此基础上,试图就近年来学界对“媒介组织冲突”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传媒组织冲突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传媒业产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传媒组织在转企改制的体制变革下,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在我国,媒介的行政事业单位色彩向来浓厚,要达到传媒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科学化,的确需要经过一系列探索。因此,在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之前,对以往研究的回顾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着力关注2005—2014年近十年来学术界关于“传媒组织冲突”话题的探讨,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在此期间相关论文的研究数量、研究主题、研究取向进行简要总结,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有关“传媒组织冲突”研究的不足之处,笔者以“传媒组织冲突”或“传媒冲突”的标题检索为主,辅之以关键词检索。主要以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本次文献综述的目标进行量化的统计,在此基础上开展简单的质化分析,力图在此基础上把握冲突产生发展的客观因素,得到一些规律性认识。

一、我国传媒组织冲突的研究现状

(一)研究的数量呈现

笔者选取了2005—2014年近十年CNKI上刊载的较权威的研究成果,以“传媒组织冲突”或“传媒冲突”的标题检索为主,辅之以关键词检索,经过筛选后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318篇,但其中涉及到传媒组织的有112篇,这说明在组织冲突的研究中,专门针对传媒组织的文献比重并不大。从年份分布来看,2009年至2014年近5年间的文献数量较多,共有69篇,占整个可研究的112篇中的61.7%,究其原因可能和转企改制的大背景以及媒介融合概念近年来的提出有一定关联。从内容分布来看,涉及的主题广而分散,其中对于传媒组织冲突的现象分析和动因探讨数量较多,共有74篇,占66%,而其他研究主题也较多元分散化。

(二)研究的主题呈现

笔者对筛选后的112篇文章进行了主题考察,在大概浏览了每篇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有重点的细读,将其做了以下分类:

1、在管理结构层面对于组织冲突的研究

这一类文献大多是从管理结构的层面对于一些企业组织或者行政组织的冲突进行研究。从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入手,但多局限于零散的不完全研究,且研究中对于组织冲突的研究范围多局限于组织内部,而对于组织冲突的研究逻辑,大多数文献多从引发冲突的动因,到冲突的效应影响,最后总结对冲突的管理分析。这一主题板块文献内容重复性较高,缺乏建立一种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机制。

2、对于“传媒组织冲突”的动因探讨

(1)外因层面的背景式探讨

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涉及这一背景式探讨的文章呈现多样化趋势,可以看出,近年来对“媒介融合”话题的关注热点,一个方向是从新闻业务的角度生发“媒介融合”实践对于传媒业界方方面面的影响;另一个方向是从新闻教育本体的角度探讨“媒介融合”概念对新闻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变革。从时间的维度上来说,前者着眼于当下,聚焦如何利用“媒介融合”发展传媒产业,后者放眼未来,试图找出一条适应“媒介融合”实践的教育方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媒介融合新闻人才。

对于“转企改制”下的策略探讨:“转企改制”作为当下传媒单位传媒业改革的中心任务,成为研究“传媒组织冲突”的重要背景,笔者将其分为两个方面的研究角度,即理论性探讨和实践性探讨。理论性探讨的文章相比于实践性探讨,所占比重较小,这一类文献多运用较宏观的分析方法,力图给传媒组织转企改制之后的制度安排提供更多视角,为传媒组织转企改制后的发展路径和主攻方向提出理论性建议和探讨。而实践性研究角度的文献所占比重较大,这类文献多通过对其个案的研究分析,得出归纳性建树性的结论。

(2)内因层面的探讨

这一层面的研究多将视角聚焦在组织内部,将其看成组织内部的普遍社会现象,但在文献的整理过程中发现,专门针对传媒组织分析冲突成因的文献并不多,大多集中在企业公共组织层面讨论,分析转企改制下组织冲突内部存在冲突的内因,集中于传媒组织自身,提出组织内部的学习和建构内外沟通协调机制的重要性。

3、对于“传媒组织冲突”的现象和效应探讨

多数文献没有直接探讨传媒组织冲突现状,主要以探究传媒组织和组织内部从业人员在冲突下转型变革过程中的身份与性质为视角,多采用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法,运用“身份”作为分析工具,结合中国当下的语境尽可能建构完整的媒介身份研究框架。而效应研究多以市场化和企业化转型背景下的传媒组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4、对“传媒组织冲突”的治理层面研究

在这一层面的研究文献多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于组织冲突的管理进行策略探讨,多从较宏观的角度进行了冲突管理理论的回顾,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文献研究侧重于文化精神层面的探讨,提出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现象,要提升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三)研究的取向呈现

第一个维度,这些研究“传媒组织冲突”的文献中,一部分是聚焦“传媒组织冲突”的应用性研究;与之相对的是关注“传媒组织冲突”与传播理论关系的理论性研究。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导的论文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直接从背景的角度入手,例如“媒介融合”、“转企改制”,探讨其对于传媒组织产业实践的影响。相比之下,有关“传媒组织冲突”的理论性研究取向则要少得多,虽然与之相关的理论性研究时常被边缘化或忽略,但是其对于“传媒组织冲突”的指导意义是不容质疑的。

第二个维度,在这些文献中,一部分是以传媒组织机构为中心开展的有关“传媒组织冲突”现状和动因等实践探讨,另一部分是以传媒组织中从业人员为中心开展的有关“传媒组织冲突”对其生存现状和职业身份产生影响的考察。以传媒组织为中心,主要围绕“传媒组织冲突”的动因分析、“传媒组织冲突”的管理和策略探讨展开。而以传媒组织从业人员为中心展开的对于其生存现状和职业身份的考察也占很大比重,细化到传媒组织内部从业人员的角色形象认知和建构、现存状态下的生存现状与危机以及职业伦理层面的探究,多通过一些个案的方式展现,将组织内部人员的现状和危机放在传媒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探究,试图共同建构组织转型和自我定位的战略发展模型。

第三个维度,是社会角色和专业意识形态维度,研究者多从事实层面进行探究,得出在传媒组织中存在矛盾的本源来自整个行业结构性和制度性的缺陷,并非专业技术方面而是社会问题,制度的改革和结构的改善是推动传媒组织角色重新调整的根本。

二、已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之处

(一)已有研究的特点

1、研究内容多元化

从上文五个类别主题的研究数量分布来看,对传媒组织的现象探讨占到最多的36.7%,对动因的探讨占到29.5%,效应研究15.2%,治理层面研究11.6%,管理结构研究7.1%,虽有轻重分布,但总体来说各层面研究都有一定涉及。

2、研究时间贴近化

在CNKI上刊载的文献年份都较新,且在年份分布上,近五年的学术研究又占了很大比重,这也说明在转企改制的大背景下,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处在起步且尚待规范性的阶段。

3、个案研究占较大比重

在有关传媒组织冲突研究的文献中,个案研究的比重较大,以传媒组织冲突现状研究为例,笔者手中的28篇文献中有15篇都涉及到个案分析,且彼此之间的重复性较高,而全局性整体性研究相对较少。

4、研究方法多样化

从笔者手中的文献来看,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兼具,既有丰富的个案研究展现,也有全面收集研究对象某方面各种资料的调查法、内容分析等,但涉及到具体的某一文献的研究,综合应用性不够。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1、重“应用研究”,轻“理论探讨”

理论探讨大概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传媒组织冲突”的概念,二是将“传媒组织冲突”与一些成熟的传播理论相结合以增强“传媒组织冲突”的理论厚度,三是介绍西方有关“传媒组织冲突”的新著作帮助国内学者开阔视野,但一切为了指导实践而研究的学术价值观,可能会限制学术研究的视野进而削弱学术研究的“独立性”。

2、对“传媒组织冲突”的研究存在割裂现象

笔者在相关期刊上进行文献检索,输入“传媒组织冲突”为关键词或者标题搜索,真正以传媒组织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内部外部冲突的文献数量很少,多数文献或立足于“组织”的大概念,从管理学的角度探讨“组织冲突”,且组织冲突的研究相比于单纯的“冲突”主题的研究显得更单薄,运用学科知识进行研究时视角单一不够开阔。

3、没有形成本土化研究理论框架

因为“组织冲突”的研究最早在西方社会的实践中提出,国内学者通常倾向于从西方国家的传媒产业实践中搜索理论素材和资料,来加强自身研究的理论支撑。加之国内有关“传媒组织”的产业实践尚处在初级阶段,一直没有系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组织冲突”理论,不能够将概念本土化。

4、孤立研究缺乏系统化联系

从整体看,个案研究比重较大,局部性研究缺乏整体的纵横可比性,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研究体系,很难看到传媒组织冲突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和轨迹,造成各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可比性,不利于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结语

对于国内有关传媒组织冲突的研究,笔者通过对于已有文献数量、主题、取向以及不足的浅显探讨,发现这一问题尚处于有待完善的初步阶段。研究内容呈多元化、分散化,研究时间也呈近代化,且存在研究取向偏重应用性探讨、主题层面呈割裂现象以及没有形成系统化、本土化的传媒组织冲突研究理论框架等不足,但我们也看到了对于这一领域研究的潜力和良好趋势。因此,国内学者应在今后传媒组织冲突的研究中突破专业限制,拓宽研究视野,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相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组织冲突研究框架,从而推动更多有价值的后续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项目(13YJA860009),安徽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J185201 81)阶段性成果】

(作者:何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学生;国秋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层面冲突媒介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环球时报(2022-04-16)2022-04-16 14:38:15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井冈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32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0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