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施

2015-09-10 06:09杨喆梅
新课程·中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语文教学

杨喆梅

摘 要:“少教多学”课改理念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对实现课堂教学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极具指向意义。旨在通过文献调研、实践调研等方法就中学语文教学践行“少教多学”理念的具体实施方向提出浅见。

关键词:语文教学;少教多学;实施方向

“少教多学”的教学理论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著作的《大教学论》里最先提出的。他在批判当时教学只知死记硬背、传授无用知识、扼杀孩子天性等种种弊端的同时提出了“少教多学”的教学理想: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减少教师的无益的劳苦以增加学生的闲暇和自主学习空间。该理念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中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弹性空间的创设,旨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就当前语文教学来看,我们仍在以教支配着学,不讲学理,只重知识的单向灌输,教师滔滔不绝,倾囊相授,其结果是学生昏昏欲睡,语文素养每况愈下。这种重教而不讲学理的教学方式无不是语文教学一直存在高耗低效问题的主因所在。时下“少教多学”的课改理念可谓如醍醐灌顶为我们指明了课改的方向。现就在中学语文教学里践行该课改理念提出个人浅见。

一、课程目标序列化,促能力螺旋上升

课程目标是课堂的主宰,对课堂的教与学起着导向和调控的作用。“少教多学”理念强调以学定教,所以在课程目标的确立上首先要立足好学生的学,得依据学情来选择合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其次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可落实的有效性,要化宏观为微观,化虚泛为实在。由于语文学科教学相比于其他科较为特殊:(1)具有很强的综合性。(2)具有知识的重复性。(3)具教材处理的较大灵活性,这种特殊性常使语文课程目标设置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而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增长点的宏观规划性,课程教学实效性不高。现要实现语文课堂转型首先就得认真处理好语文知识点结构和学生心理结构的关系,理顺语文知识和能力序列,确定相对的篇章目标、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及不同年级间的教学目标的差异,以能系统地看待一篇课文在知识、能力体系的系列中所占地位,使语文课程目标可具相对的稳定性和序列性,让学生通过每一节课的学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达成学科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二、增强课前预习功能,激发自学潜能

“少教多学”理念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创设,学生的学习时间是课时+课外,课外学习的时空支配较课时更宽松。课前预习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是自主对话文本独立思考的主要阶段,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最直接的创设。要使课前预习收到实效,教师得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指导。可授学生阅读的通法,并根据课程目标布置预习任务,以让学生于课前开展有目的、有步骤、有章法地自学课文的学习活动。如设计一个这样的预习导读流程:熟读课文获语感培养,解决疑难字词获词汇积累,查找资料走进作者、贴近文本,整体把握定向回答(按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的顺序自答),圈点勾画提问质疑、预习作业评价反馈。有效的预习指导势必有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及自我阅读能力的形成。加强课前预习功能除能使课外的自主学习高效化外,还能为课堂学生的自我展示及合作探究、课堂精讲互动留足时空,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学习空间的利用更具高效性。

三、问题设计层次化,聚焦主问题

“少教多学”不是指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关键是讲得要精,所讲聚焦的当是学生的难懂问题,且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要能讲得透彻深刻。课堂问题包括教学布置的问题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中所生疑问。在课前应先搜集学生自主预习中所生问题,然后结合教师所预设的课堂问题进行权衡,以讲究好问题的价值性及内在的层次性。讲究好问题的层次性,意味着的是对学生思维的层层开启,于循序渐进中扩大学生思维度,这是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层次上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课堂提问从低到高六层进行区分,知识水平类问题、理解水平类问题、应用水平类问题、分析水平类问题、综合水平类问题、評价水平的问题。讲究问题设计的逐层深化,可以使学生学的思路更清晰;也可以使教师明确放手与精讲的问题点所在,使教的内容相对集中,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课堂主问题,即有利于课文整体阅读教学、课堂语文实践活动开展、学生独立阅读与分析能力培养的问题,以改变传统细碎问答,简化教学头绪,聚焦师生对话,使课堂教学于单纯中表现丰满。

四、开展学习活动,关注能力培养

在“少教多学”的课堂里,必须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综合能力的空间平台,课堂的转型取决于课堂基点的转变,由“教的活动”转向为“学的活动”的充分开展,即教学环节上得考虑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开展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朗读活动、品析活动、读写活动、想象探究活动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习得不同的知识,形成不同的能力。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组学习通过互动讨论可使学生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可于争鸣中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形成个性见解。在进行小组学习时建组要科学,分工要合理,规则要明确。对合作学习内容教师要精心设计出有价值性、探究性、综合性的适合于合作探讨的问题或课题,避免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缺失。同时小组学习时教师不可放任,置身于讨论之外,应以合作者的身份融入小组讨论,给学生以指导、启发,助学生向知识深处探索,把握好培养学生互动学习的契机。

五、深入拓展运用,提升思维品质

“少教多学”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需关注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和灵活度,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对此,语文教学就不能封闭于教室里,死盯于课本上。教材只是个范例,不可成为教学的唯一内容,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深入拓展,从课内引向课外可拓宽语文信息空间。在延展中,导入课外资源,可将学习引向更为深刻、广阔、自主的境界,唤醒学生生活体验感,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及创新,从而深化课程内容,生成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达成更高学习目标的实现。但拓展时不可盲目随意弱化文本,应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使教材用活。拓展可于文本空白处,可于语言精美处,可于文本主题探究处,可于比较阅读上,可课外实践作业的布置上等,讲究好文本性原则,将课程知识运用于探究和实践的层面,或提问、或讨论、或辩论,可使学生得益于课内,收获于课外,实现学科本位向素质本位推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践行“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意义在于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阅读、质疑、思考、探究。在教学实施里我们一定要转换好教师自我角色,当一名优秀的课堂组织者、聆听者、纠正者、点拨者、推动者,以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成为会学习的人。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语文教学
“少教多学”与古诗词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