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英
摘 要:班级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它是社会文化的具体表现,它会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综合影响,并在班级中进行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每个学生都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班级文化靠每个学生去传播。主要研究如何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以期能够对初中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班级文化;行为方式
班级文化的内涵是指班级内的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行为方式。每个班级文化都不会完全一样,因为班级内的学生是不一样的,他们是构成班级文化的基础,基础不同,上层的班级文化自然也会不同,班级文化可以是一种无形的东西,通过观察班级内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就能揣摩出来,同时,它也可以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做成展板、标语挂在墙上。每个班级都希望能够构建一种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尚或者行为方式,然后把这些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班级更具魅力。
一、班级文化构建的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是构建学生行为方式、思想品质、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更是关键的时期,此时的学生已经具有较为全面的认知能力,他们能分析好与坏,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这时期构建班级文化就极具教育意义。好的班级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初中教师和班主任要认真审视班级文化的重要性,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构建独一无二且适合他们的班级文化,也就是个性化的班级
文化。
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还具有五个具体的原则:(1)要符合初中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2)要以学校的整体文化为基础;(3)要积极向上,体现初中生的激情与活力;(4)要激发初中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5)要促进初中生综合发展。
二、如何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1.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大多数的初中班级还没有考虑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它们还在沿用老套的方法,认为贴几张海报、标语就能构建班级文化,这是自欺欺人的做法,班级文化要用心去创造,要用感情去培养。教室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场所。教师的教育手段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制订,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帮助他们扩大这个优点,让他们去影响其他学生,发现学生存在不良的行为方式就要加以制止,防止坏的行为影响更多的学生。
班级文化的主要构建者是学生,班级文化的主要受益者也是学生,班主任虽然是管理班级的最高领导者,但是,班主任也是为学生服务的,班主任以及初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班级文化的主体,想要营造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制订什么样的文化活动都要征得学生的同意。教师的意志不能强加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体验人生。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个班级的活力,让每个学生
都能充分融入其中,它对班级文化的构建也非常有帮助。一般情况下,组织班级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和传播班级文化,好的班级活动还能构建更加精彩、更具个性的班级文化,每个班级都应当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教育,构建班级文化特色,争取让所有的班级呈现出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的局面。在组织班级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现实生活等方面出发,进行多元化的分析,并经常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次班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我一直是数学任课教师,但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需要考虑到各科目的相互联系,作为班主任教师就要组织开展一些书画比赛,通过这个比赛让学生知道书法和绘画是我国的优秀文化,每个学生都应当认真写字,在考试中更应当认真书写,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学生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进而慢慢形成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3.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环境给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个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被环境所同化,因此,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排除一些不好的、消极的环境因素,让学生不受负面环境的影响。班主任要挖掘班级内的积极因素,并扩大这种积极因素,让更多的学生向其学习。例如,一些“校园十佳”“礼仪之星”“文学之星”“体育之星”等,都能为学生带来正面的环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初中班级管理是一个以班主任管理为主的集体性行为,初中生已经有了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他们在认知、理解方面都已经具有一定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班级中构建班级文化是非常有利于学生进步的,他们能够被班级文化所影响,将其中的优秀文化铭记在自己的脑海中,这对他们日后的成长非常有帮助。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是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所希望看到的,他们能够在这种班级文化中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也希望本文的观点能够对初中教育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易连云.传统道德教育研究的范式转换[J].教育研究,2010(04).
[2]葛鲁嘉.心理成长论本:超越心理发展的心理学主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