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君
摘 要:在初中教育阶段,生物学科作为基本课程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其学科特点比较特殊,不能仅靠硬背来提升教学质量。主要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并且制定一些有效的对策,希望对众多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初中生物是学生学习与掌握生物知识的基础,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认识一定的生物现象,所以,初中生物教学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灵魂与支柱,所以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谨慎对待,合理解决,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学生在下面听讲、记忆和巩固知识,这一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状态,难以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学习成果一般。(2)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学生在刚刚接触生物知识时,往往会感到比较新奇,兴趣较高,特别喜欢参与生物实验,但是学生比较注重的是生物实验的表面,并非是其过程与结果,对于部分“不好玩”的生物实验就有所排斥,兴趣度较低。
二、改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要获得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果,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对生物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生物知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效的问题,让学生之间通过探究式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增添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与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适时地评价或鼓励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肯定和认可,如果正确回答问题,成功操作实验或考试成绩提升等进步时,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赞许或表扬,帮助学生树立生物学习信心,提升自信,从而激发其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2.加强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是理论知识与实验的结合,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认识实验的本质,不能只关注表面现象。由于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所以比较喜欢生物实验课,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生物实验课的价值与作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认真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重视生物实验的内涵与本质,培养其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另外,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问题,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与理解生物教材知识与教学内容,让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帮助学生高效学习与掌握初中生物知识。
3.教师组织学生走出生物课堂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仅局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亲身实践与观察来学习生物知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学不仅需要帮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生活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的具体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有利于其理解与把握初中生物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加野外活动,在大自然中寻找和观察生物现象或知识,善于发现和探索,并且感受到生物知识的魅力,进而提升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与动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谨慎对待,从多个方面或角度优化和改善教学方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李伟华.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策略探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5(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