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英
摘 要: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既面临困难又充满快乐,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有趣的识字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会极大地提高识质量。既感到轻松,又学以致用。
关键词:语文;识字教学;背诵法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重点。识字是阅读的根基,同样也是一年级语文的教学难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识字量和过去相比明显增多,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一类字要会写,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多采用书写识记,教学方式单调,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识记汉字,尤其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思维非常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目的。除此之外,还要通过语言文字积累训练,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让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更有效呢?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主动识字
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唤起识字的兴趣,对识字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丰富的识字情境,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汉字,并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中,提高识字效率。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能对识记有兴趣能主动学习,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实践中,我也时常鼓励学生在心里默念:“我一定会记住这组生字。”对于简单的字让学生拿手指在眼前画一画加强记忆,我还时常结合所教的生字,给孩子们说一说关于这个生字的一些故事或者笑话,有自编的,有流传很广的。学生在捧腹大笑的过程中,知道了这些字的写法,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区别。
二、巧用字谜、儿歌、加减法识记汉字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有些连学校环境、学校管理还不适应,又要学这么多字词,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很关键,在识字教学中巧用编字谜、儿歌、加减法识字,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编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会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记忆深刻。编儿歌内容简单,有点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趣味,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易学易见,妙趣横生。加减法识字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草头=?”(草),“坐-土=?”(从),以此为例,让学生照样子编题来考老师,在课堂上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又如,教学“怕”字时,可用以下几种方法:加一加:“忄”+“白”;换一换:把“拍”字的“扌”换成“忄”;把“伯”字的“イ”换成“忄”;通过加减法还可以对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进行有效的识记。如,对一些“姐妹字”“娃、哇、蛙、洼”“请、情、青、清、晴、蜻”等,通过加减法拆换偏旁,分类识记。
三、用背诵法,提高语言文字的识记效率
学习语文的基本形式是记忆,记住生字的写法,记住生词的用法,记住经典段落的写法。在这个过程中记忆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了。利用记忆背诵的方法对语文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尽量做到精讲多练,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背诵。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记忆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记忆活动,比如,开展每日一颂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将适合小学生朗诵和记忆的素材搜集起来,每天一篇让学生诵读后背诵下来,强化学生的积累,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写作都有极大的益处。通过背诵来帮助识记汉字。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把记忆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进行。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记忆能力强的特点,要强化记忆的手段,将学过的字词牢记,并能熟练应用。自主有效地识字,提高识字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让学生不觉得学汉字枯燥无味,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习,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学习生字词,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生字词,从而实现灵活应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黄小梅.对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J]考试周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