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5-09-10 21:23高秋霞
新课程·上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举例木瓜讲授

高秋霞

当前,新课改的理念倡导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怎样以合理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接受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音乐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

一、音乐课堂提问的明确性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类问题往往出现在课堂的导入阶段,提问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举例来讲,笔者在讲授音乐的“力度”的时候,首先播放两首力度有明显差别的乐曲,向学生提问乐曲的“力度”对比,引出教学重点。而在讲授“二度创作”的时候,笔者首先播放两个版本迥异的“青藏高原”,提问学生的感受,从而使学生理解二度创作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定不应过难,也不应太宽泛,而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化繁为简,便于学生理解。

二、音乐课堂提问的适度性

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因此应尽量使每个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准备不同的问题,一些较具难度的问题,则可以给基础扎实的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在某一次回答中表现不佳,则笔者会在数分钟之后对其提出下一个问题,使其不会为此而沮丧。举例来讲,笔者在对“民族五声调式”进行授课的时候,首先向学生展示一首民族五声调式歌谱,同时播放歌曲,再请学生回答问题。笔者准备的问题有:民族五声调式歌谱包括哪几个音?大小调式的组成是怎样的?没有出现的音有哪些等问题。这样的问题难度适中,学生也不必死记硬背,通过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掌握必要的知识。

三、音乐课堂提问的系统性

教师对于音乐课堂的问题,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使之形成一个系统。如果存在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不应将其作为一个问题直接抛出,而应该对其进行分解,使之能够成为环环相扣的一系列简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四、音乐课堂提问的互动性

一个好的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随着问题的内容而与教师积极互动,对知识的领悟才能更加深刻。举例来讲,笔者在讲授《木瓜恰恰恰》的时候,首先在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就播放《木瓜恰恰恰》,使之一进教室便听到这首歌曲,随后问学生:你们觉得《木瓜恰恰恰》的感情怎样?学生兴奋地回答道:愉悦的、活泼的、喜悦的、高兴的。笔者接着问,你对《木瓜恰恰恰》中哪一句歌词印象最深?学生异口同声答道:恰恰恰!笔者继续发问:假若对“恰恰恰”加上动作,应该是什么动作?学生热烈地回答:拍手、拍腿、扭胯。此时笔者请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学唱歌曲,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猜你喜欢
举例木瓜讲授
同叫“木瓜”,功效不同
数学竞赛中数列不等式的常见解法举例
木瓜老奶奶的云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