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丽,陈 展,魏建国,孙聪伟,牛帅科,赵艳卓,褚凤杰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冀中南地区是我国设施葡萄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设施促早栽培葡萄面积超过6666.7hm2,在产期调控、品种结构调整、防灾减灾、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延长葡萄上市供应时间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冀中南设施促早栽培将葡萄的上市时间提早到了4月底至5月初,填补了冀中南地区5、6月份市场没有本地鲜食葡萄的空白。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自2008年来一直从事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冀中南地区葡萄设施促早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葡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本技术规程规定了葡萄设施促早栽培的品种选择、建园、架形培养、整形修剪、花序果穗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冀中南地区葡萄设施促早栽培,周边地区也可参照使用。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407.2-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T 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69-2001 葡萄苗木
DB13/T 485.2-2002 优质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建园与管理
应符合GB/T 18407.2-2001要求。园地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生产区域,该地域的大气、土壤、灌溉水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园址应选择城镇的远郊,远离交通要道,如铁路、高速公路、车站、机场、码头及工业“三废”排放点和间接污染源、上风口和上游被污染严重的江河湖泊等。园地要距离公路50~100m以外,以保证鲜食葡萄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被污染。
设施促早栽培应尽量选择早熟耐弱光品种,红色品种优选着色容易的品种。设施促早栽培适宜品种有:维多利亚、夏黑、红旗特早玫瑰、87-1、藤稔、粉红亚都蜜、香妃、爱神玫瑰、火焰无核、无核白鸡心、京蜜、醉金香、玫瑰香、着色香、奥古斯特、京秀等。
苗木质量按NY/T469的规定执行,建议采用脱毒苗木。
一级:品种、砧木纯度98%以上,有5条以上粗0.4cm、长20cm以上根,侧根分布均匀;嫁接苗接口全面愈合。无机械损伤,无病虫为害。
二级:品种、砧木纯度98%以上,有4条以上粗0.2cm、长15cm以上根,侧根分布均匀;嫁接苗接口全面愈合。无机械损伤,无病虫为害。
营养钵绿苗一般在4~6月定植,定植后需要连续浇水,最好有遮阴措施;1a生苗一般在落叶后的12月至翌年3月定植。定植前要先挖定植沟,施有机肥3000~5000kg/667m2,复合肥30~40kg/667m2,与土壤混匀后回填,浇水沉实,待墒情合适后(沙壤土浇透水后2~3d)开始定植。定植密度要依据预设的架形确定,棚架株行距:(1.0~2.0)m×(4.0~6.0)m;篱架株行距:(1.0~2.0)m×(1.5~2.0)m;早期密植篱架株行距可设为:(0.5~1.0)m×(1.5m~2.0)m,随着结果枝量的增加可进行间伐。
4.1.1 温室
日光温室一般坐北朝南,东西方向延长,南偏东或南偏西最大不超过10°为宜,且不宜与冬季盛行风向垂直。日光温室高度一般以2.8~4.0m为宜,跨度一般为8m,长度一般为60~100m为宜。棚膜以8丝无滴膜为好。
4.1.2 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建造方位以东西方向、南北延长,大棚长边与子午线平行为好。塑料大棚高度一般以2.5~3.5m为宜,两边立柱高度一般为1.7~2.0m,跨度一般为8.0~10.0m,长度一般为40~80m为宜。棚膜以8丝无滴膜为好。
4.2.1 棚架
设施内常用的棚架树形有“H”形、“T”字形平棚架,和独龙干小棚架。树势旺盛的品种可优选棚架栽培。
4.2.2 篱架
设施促早栽培的常用篱架为水平龙干形+“V”形叶幕或直立叶幕。篱架早期可进行密植栽培,提高早期收益。对于大小年严重的品种,如:粉红亚都蜜最好选择篱架密植栽培,可实现平茬更新,解决大小年现象。
5.1.1 温室升温时间
一般在12月至次年1月,大棚盖膜时间一般在1月底至2月上旬。
5.1.2 采收结束后及时揭膜。
5.2.1 催芽期
以温度5~20℃、相对湿度80%~90%为宜。
5.2.2 新梢生长期
以温度10~25℃、相对湿度60%~70%为宜。
5.2.3 花期
以温度14~26℃、相对湿度50%~60%为宜。
5.2.4 果实膨大期
以温度20~30℃、相对湿度60%~70%为宜。遇高温时,及时通风降温。
5.2.5 果实成熟期
以温度28~32℃、相对湿度50%~60%为宜,低于14℃果实不能正常成熟。
使用破眠剂石灰氮或单氰胺涂抹芽子,有助于在芽子休眠不充分的情况下促进萌芽整齐。
按DB13/T 485.2-2002中5.1要求进行。
6.2.1 施肥原则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根据产量、地力等因素,科学合理的施用,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肥料的使用按NY/T394—2000中对“A级绿色食品”的要求执行。
6.2.2 施肥时间、方法和数量
6.2.2.1 基肥
果实采收后结合深耕施入,以有机肥为主,沟施或撒施。一般成龄果园每667m2施入3000~5000kg农家肥,同时配合施入30kg复合肥。施肥后及时灌水。6.2.2.2 追肥
追肥要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和树势施用,全年不少于2次。施用方法应在离植株30~40cm处,挖10~15cm的窄沟,施入后覆土、浇水。有条件的果园最好利用微灌系统施入水溶肥。第一次追肥在幼果开始膨大时,以氮、磷为主,第二次追肥在果实着色初期,以钾肥为主,施入少量磷肥。
6.2.2.3 叶面喷肥
全年4~5次,以氨基酸、腐殖酸类、螯合铁等复合微肥为主。
最好采用滴灌或小管出流,条件较差的果园可采用膜下沟灌。
6.3.1 灌溉用水
应符合GB/T 18407.2-2001中3.2要求。
6.3.2 灌溉与排水
按DB13/T 485.2-2002中5.3进行。
7.1.1 水平龙干形
适合单、双篱架栽培。定植当年,选1个新梢培养成主蔓直立生长(主蔓长度根据株距确定),第2年将主蔓水平绑缚在第一道铁丝上(距地面60~80cm),1a生新梢呈“V”字形或直立向上绑缚。第2年以后全部短梢修剪。
7.1.2 小棚架
每株只留一个向前延伸的主蔓,形成龙干。在龙干上每隔20~25cm留1个结果枝组。定植当年冬剪时,在主蔓摘心附近选留饱满芽处剪截(一般剪留长度1.5~2.0m)。第2年以后,幼树枝头采用长梢修剪;对结果母枝短梢(留2~3个芽)修剪,单枝更新为主。
7.2.1 冬季修剪
修剪内容主要是对结果母枝的长度和数量的选留。冬剪本着去上留下,去远留近的原则进行,被留下的枝条为下年的结果母枝。结果母枝以短梢修剪,单枝更新为主,通常留2~3个芽进行短截修剪。幼树枝头采用长梢修剪。
平茬更新:对于大小年严重的品种可在果实采收后立即平茬更新,只留基部10cm左右,待萌芽后培养1~2个新梢,作为明年的结果母枝。
7.2.2 夏季修剪
7.2.2.1 抹芽、定梢
夏季修剪的抹芽、定梢按DB13/T 485.2-2002中6.2.2进行。7.2.2.2 结果枝摘心
结果枝摘心在开花前5~7d进行,在花序上部留3~4片叶摘心,以后抹除果穗下部所有副梢,只留果穗上部1~2个副梢,每个副梢留1~2片叶摘心。对以后生长的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7.2.2.3 营养枝摘心
营养枝留7~10片叶摘心,以后只留顶端1~2个副梢,并留2~3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全部抹除。
按DB13/T 485.2-2002中6.3进行。
在花前疏除过弱、过小和发育不全的花序。其他花序的留法采用先疏除弱枝上的花序,中庸枝上留单花序,强枝上留双花序,并掌握每667m2留花序3500~4000个。更新后的主蔓,当年疏除其延长蔓上的花序,以保持主蔓生长。
疏果完成后,用50%保倍福美双15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97%抑霉唑4000倍液药液浸蘸处理果穗1次后,即进行套袋,用药后2d内将袋套完,过期要重用药,再套。半透光袋或白色纸袋可带袋采收而不去袋。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和未获准登记的农药。采收前20d停止用药。农药使用必须符合NY/T 393-2000中“A绿色食品”的要求。
设施内主要的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绿盲蝽、叶蝉、葡萄透翅蛾、蓟马等。
按DB13/T 485.2-2002中8.2规定进行。葡萄设施栽培生长季关键用药时期及方法见表1。
表1 葡萄设施栽培周年病虫防控用药时间
[1]贺普超,等.葡萄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冯建国,等.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
[3]刘凤之,等.设施葡萄促早栽培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王忠跃.中国葡萄病虫害与综合防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5]李良瀚,等.鲜食葡萄优良品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申艳红,姜涛,陈晓静.葡萄架式、整修修剪及特点[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7,(4):29-30.
[7]邓盛春,雷世雄,崔广宁,等.红旗特早玫瑰设施栽培管理技术[J].园艺特产,2007,(11):36-37.
[8]俞安良.葡萄大棚促成栽培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7,(4):79-80.
[9]张文娟.设施葡萄管理新技术[J].安徽农业通报,2008,(14):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