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欣蕾 孙小清 关永娟(燕京理工学院 河北廊坊 065201)
政府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实证分析
■ 张欣蕾 孙小清 关永娟(燕京理工学院 河北廊坊 065201)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经济学者也是各国政府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来看,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而从农村和城镇单独分析的结果看,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而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文章给出了政策建议。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挤出效应 挤入效应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和投资为内需,净出口为外需。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外需不振的今天,扩大内需被公认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源泉。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所起到的拉动作用似乎表现地较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政府支出究竟能否刺激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现实出发,利用我国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不仅从总量上对我国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而且分别对农村和城镇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采用我国1978-201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自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局网站,并经简单计算得到。本文要研究的是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所以首先选取的两个变量是人均政府支出(G)与人均居民消费(C),考虑到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变量,所以把人均可支配收入(YD)也引入进来。为了消除物价影响,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所有数据均采用名义变量,采用当年的商品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调整后的实际变量。
为避免非平稳变量直接进行回归可能会出现的伪回归,本文试图构建一些平稳变量,于是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了实际变量增长率。依次为: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CR)、人均政府支出增长率(GR)、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YDR)。除此之外,本文还要对城镇和农村分别进行分析,所以用到的变量还有: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RCR)、城镇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UCR)、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RYDR)、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UYDR)。
为保证结果的可信性,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先对这些时间序列做单位根检验,判断序列的平稳性。常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为ADF检验。利用Eviews6.0软件分别对各变量的水平值进行ADF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CR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其他6个变量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因此,可以对这些变量进行OLS回归分析。
先对全国进行分析,把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CR)作为被解释变量,人均政府支出增长率(GR)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YDR)作为解释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用SPSS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F的概率值和t的概率值均小于0.05,说明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前提下,模型本身及其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均通过了检验,最终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从得到的回归方程(1)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YDR)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CR)会上升0.719个百分点。这是符合经济学理论的,因为可支配收入是消费的最主要来源,可支配收入增加,自然会刺激人们增加开支来提高生活水平,从而增加消费支出。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2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全国)
表3 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全国)
表4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农村)
表5 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农村)
表6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城镇)
而人均政府支出增长率(GR)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CR)则会上升0.043个百分点,这说明就全国来看,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政府支出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入居民消费。
接下来对农村和城镇分别进行分析。分别把农村(城镇)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人均政府支出增长率和农村(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和表5、表6和表7。
从表4和表5、表6和表7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前提下,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模型本身及其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均通过了检验,说明该回归结果是可信的。最终得到的回归方程是:
从方程(2)(3)可以看出,无论农村还是城镇,人均消费增长率都是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不管农村或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决定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相对来说,方程(2)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回归系数是0.891,而方程(3)中该回归系数是0.590,说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城镇居民。
同时从这两个方程中还可以看出,政府支出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方程(2)中GR的系数为0.074,大于0,即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着挤入效应,二者是互补关系;而方程(3)中GR的系数为-0.017,小于0,即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有着挤出效应,二者表现为替代关系。从影响程度来看,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作用更大。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用来检验一个变量的所有滞后项是否对其他变量的当期值产生影响。若变量X有助于解释变量Y的将来变化,则认为变量X是引致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平稳性,之前已经做过序列平稳性检验,7个变量均通过了单位根检验,因此可以进一步对它们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8(5%的显著性水平)。
从表8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RYDR不是RCR的格兰杰原因”、“UYDR不是UCR的格兰杰原因”这三个原假设应该被拒绝,其他原假设都可以接受,即全国(农村、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分别是全国(农村、城镇)人均消费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其他变量之间则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又一次验证了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居民的消费水平,而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则不存在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表7 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城镇)
表8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本文通过OLS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政府支出对全国居民消费以及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通过实证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OLS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都表明,不管是全国范围,还是农村或者城镇,可支配收入都是决定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并且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原因。
第二,通过OLS回归分析的结果得知,就全国范围来看,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而从对农村和城镇单独分析的结果看,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而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但是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就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总体上来说,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是有轻微的挤入效应的。所以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来刺激居民消费进而提高社会总需求,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其次,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而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更多地偏向城镇,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投入不足。所以政府支出应该更多地向农村转移,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将会更快更直接地刺激农村居民消费。一方面,应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另一方面,完善农业生产的财政补贴政策。
最后,可支配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扩大内需,刺激居民消费,显然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增加政府支出的效果要好。因此,在长期内,政府应尽力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尤其是提高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政府应完善农村的医疗、就业、养老等保障制度,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有效激励他们的消费。
1.谢建国,陈漓高.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一个基于跨期替代模型的中国经验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2(6)
2.陈太明.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挤出还是挤入[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5)
3.胡书东.中国财政支出和民间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2(6)
4.李广众.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替代还是互补[J].世界经济,2005(5)
F014.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