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琴 汤静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产房,苏州 215128
第二产程是指胎儿娩出期,是分娩的重要一环,在这一时期经常会出现由于宫缩和疼痛感增强而导致产程延长,最终引起胎儿在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所以分娩时体位的选择至关重要[1]。本文以本院分娩的1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在第二产程采用自由体位与常规仰卧截石位对产程时间、产妇出血情况、产后不适、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4年1~6月来本院分娩的产妇55例为观察组,在第二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同时选择同时期产妇55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仰卧截石位,其中观察组:年龄 21~37 岁,平均(28.17±5.63)岁;孕周为 37~41 周,平均(39.14±0.21)周,包括 40 例初产妇,15 例经产妇。对照组:年龄 20~38 岁,平均(27.26±5.02)岁;孕周为 37~40 周,平均(39.44±0.55)周,包括 38 例初产妇,17例经产妇。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产妇在第二产程采用常规体位,具体如下:产妇宫口开全后平躺于产床上,取截石位,并指导其向下屏气[2];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采用自由体位,即根据产妇的舒适感觉选取相应的体位[3-7]。①低坐位:产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坐在靠背椅上,分开双腿,髋关节屈曲外展,子宫收缩时前倾上半身,同时正确用力,并双手拉住手把,用力向下屏气;②半坐卧位:指导产妇坐在产床上,并将产床靠头的一边升高到30°~45°,并让其背部靠在背板上;③侧卧位:指导产妇弯腰含胸,且上腿屈曲前移,与身体纵向约成90°,腹部与床面相贴,下腿后伸,胸前抱一软枕;④蹲位:指导产妇两脚分开,蹲在产床上,双手拉住专用把手;⑤站立位:指导产妇站在床边,双手扶住窗栏,双腿轻微张开,以能左右晃动臀部为宜。
除此之外,对两组患者的第二产程均进行相同的护理,尤其注意及时补充产妇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并指导其正确应用腹压。护理人员必须严密监控产妇的产程,特别注意胎心的变化,以积极引导其心理状况。
分析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采用自由体位与常规仰卧截石位对产程时间、产妇大出血情况、产后不适、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满意度的影响,其中大出血是指产后2 h出血量>500 ml;产后不适是指产妇在产后2 h不能自由伸抬腿、自如过床或者双下肢有酸麻感;新生儿窒息是指Apgar评分<7分。会阴损伤的评判标准:①无损伤是指产妇会阴外形较为完好,无损伤;②Ⅰ度裂伤是指产妇的撕裂伤只发生于阴唇系带、会阴皮肤及阴道黏膜;③Ⅱ度裂伤是指撕裂伤涉及产妇皮肤及黏膜、会阴体筋膜及肌肉损伤;④Ⅲ度裂伤是指产妇的撕裂伤包括其皮肤、黏膜、会阴体及肛门括约肌;⑤Ⅳ度裂伤是指撕裂伤扩展至直肠黏膜,并将直肠腔暴露或者将尿道撕裂。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产妇的满意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层面,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为(40.16±10.14)min,短于对照组的(61.01±12.48)min(P<0.05)。
观察组的产后大出血、产后不适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 1)。
表1 两组产后大出血、产后不适及新生儿窒息的比较[n(%)]
观察组有30例无损伤患者,占54.54%,有22例会阴Ⅰ度损伤患者,占40.00%,有3例会阴Ⅱ度损伤,占5.45%,对照组有25例无损伤患者,占45.45%,有21例会阴Ⅰ度损伤患者,占38.18%,有9例会阴Ⅱ度损伤,占1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产妇对分娩效果的总满意度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7.27%(P<0.05)(表 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的比较[n(%)]
作为整个分娩过程中相对较为危险的环节,如果第二产程过长,很有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酸中毒,这样不仅会增高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而且还会增高剖宫术分娩的概率[8]。一般来讲,决定分娩的三大因素主要包括产道、产力及胎儿,在临床分娩过程中,虽然骨盆和胎儿的大小是固定因素,但是胎头的位置和产力却受生产时体位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为了提高分娩的成功率,促使胎头下降,产妇应该选择合适的体位[9]。过去应用较为广泛的第二产程分娩体位是仰卧截石位,这种方式可以充分暴露手术范围,有助于助产士接产,并应对突发情况,但是由于其盆骨可动性受限,骶骨关节难以扩张,所以很容易造成骨盆空间相对狭窄,这样会使胎头的阻力增大,极大地消耗了产妇的体力,最终造成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增高产后大出血发生率,而自由体位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行选择卧、坐、跪、蹲、立等姿势进行分娩[10-11]。以半坐卧位为例,与传统的仰卧截石位相比,其可增加腹肌、盆底肌和四肢肌群的收缩力,增加胎头对宫颈的压力,刺激宫缩,同时减少骨盆倾斜度,使胎头更加适应骨盆的入口平面,利于胎头下降入盆等[12-15],但也有会有试产失败的,本组研究中无失败产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40.16±10.1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1.01±12.48)min,观察组的产后大出血、产后不适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妇满意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7%(P<0.05),说明在第二产程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仰卧截石位。
综上所述,产妇在第二产程采用自由体位分娩不仅可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大出血、产后不适及新生儿窒息率,而且还能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聂津,解素勇.产程中不同分娩体位对分娩效果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5):65-68.
[2]恩平,曹小娟.自由体位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31):6937-6939.
[3]涂伟妹,刘佩蓉,郭爱英,等.初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分娩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8):68-70.
[4]吴艳慈.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0):118-120.
[5]李正俭.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32-33.
[6]杜新青.采用自由体位与传统卧位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13):1956-1958.
[7]潘敏,雪丽霜,陈悦,等.体位干预及采用分娩辅助设施对产程及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874-2876.
[8]刘辉姐,蓝彩旋.自由体位与传统卧位对分娩影响的对比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44-45.
[9]葛丽.自由体位分娩加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妇中的临床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2):205-206.
[10]黄华.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程中的综合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7):128-130.
[11]王灿辉,鞠丽红.自由体位分娩加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妇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5):2230-2232.
[12]陈莹,郑娟,庄皎月.阴部阻滞麻醉结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第二产程的应用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4):4637-4640.
[13]李悦.体位干预对产妇产程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0):1227-1230.
[14]陈茜.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科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疗,2011,30(28):73.
[15]徐晓俊,宗子昱.自制产椅用于产妇坐式体位分娩[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