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社会工作委员会
深圳市社会建设“织网工程”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把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建设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契机,通过数据化、物联化、智能化搭建一个智慧平台。“织网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社工委牵头抓总,市委政法委、市经贸信息委、民政局等28个部门和10个区(新区)作为成员单位,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深圳市社会建设“织网工程”综合信息系统按照整体规划、顶层设计、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设计原则,通过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为市、区、街道、社区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平台。
“织网工程”围绕“一库一队伍两网两系统”的基本架构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综合信息平台,促进深圳市社会建设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信息互联互通及融合共享,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服务型、智慧型、阳光型政府。
一是建设市公共信息资源库,为各区、各部门建设一个共建共享的大数据库。打破“信息壁垒”,强力推动各区、各部门通过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横向联通和纵向贯通,建立全市公共信息资源库,并为各区提供经过数据关联比对后的基础信息镜像库,确保全市基础信息“一数一源、权威发布”,为各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无纸化奠定基础。
二是整合网格信息员队伍,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科学划分社区基础网格,以原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员队伍为基础整合现有各部门在基层的信息采集队伍,统一组建网格管理机构和成立一支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采集的网格信息员队伍,建立“一格一员、定格定责、采办分离、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网格化工作模式,通过综合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信息采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减少反复扰民和信息不准确问题。
三是深化社会管理工作网的建设,及时响应公众诉求。按照“及时发现、联动化解、限时办结、反馈评价、监督考核”的要求,发挥社会管理工作网作为全市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事件受理、分流、调处、整治、指挥监督、考核的业务系统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事件分类和分级处置机制,规范各级各部门之间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处置的联动和协作。基于市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纵向、横向联通,全方位掌握基层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社会事件。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及时响应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建设和完善社区家园网,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网络便民服务。按照“政府主导、社会运作,统一规划、体现个性,贴近居民、实用方便”的要求,在统一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整合政府各类公共服务信息资源,为每个社区开发建设内容丰富、特点鲜明、贴近居民生活的社区家园网子网站,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社区家园网参与社区事务、办理个人事项、享受公共服务,将社区家园网打造成居民信得过、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得力助手。
五是构建社区综合信息采集系统,统一信息采集和传输路径。按照“统一采集、集中分发”的原则,在全市部署统一的社区综合信息采集系统,规范信息采集内容,统一信息采集路径,明确将采集的数据直接上传到市里再分发到各业务系统和各区,从源头上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同时,通过建立信息自主申报机制逐步实现以单位和居民自主申报为主、网格信息员上门核实登记为辅的信息采集模式。
六是建设决策分析支持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撑。依托市基础信息资源库统一开发市级决策分析支持系统,为市直各部门提供基于电子地图的人口、法人(机构)、房屋、城市部件公共基础设施、事件、网格等基础信息关联及分布情况的查询、统计分析服务。
“织网工程”作为深圳市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开展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的一个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特大型城市政府数据的大集中和大共享,为全国政务信息共享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路径;首次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统一部署了一套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为智慧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型奠定了基础;首次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政务信息化密切结合,为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建立了长效机制。
1.集中管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全面与实时
一是全市已有16家主要的市直单位数据接入公共信息资源库,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各单位均无条件为公共信息资源库提供了存量数据,并按照“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及时更新数据,形成全市唯一的动态更新的完整的公共信息资源库。二是全市有33家市直单位和10个区统一通过市交换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交换,不再另行建设部门之间点对点的数据交换。三是各区通过镜像库实现本区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公共信息资源库,不仅让基层首次共享到市级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而且确保了市、区两级基础数据的同步性与唯一性。
2.发挥大数据优势,提高政府科学管理水平
基于全市统一的公共信息资源库,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实现政府服务反应从滞后到敏捷,管理从初级量化到准确量化,决策从经验化到智能化,提升政府科学管理水平。
数据分析。以公共信息资源库内的人口、法人、房屋、城市部件等信息为基础,对存量及新增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公共政策,改变了以往仅凭经验的做法。如通过历史人口库,对历年的人口数量、年龄、性别、行业等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获知不同区域的人口增长潜力、压力等信息,用于分析历史和预测未来。
数据共享。打通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融合共享,既有利于提高数据的精确度与关联度,又能方便老百姓办事。如通过互相关联的人口库,挖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类群体之间的纽带关系,对科学维稳、应急防疫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舆情分析。利用网络舆情监测工具,对网络热门事件、热点话题等进行收集和关联分析,及时了解事件动态、网民观点导向,以便预测事件发展趋势,让数据说话,分析数据背后的故事。
以“织网工程”建设为契机,在全市建立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统一采集、统一受理、统一分拨、统一考核”。
1.统一信息采集
信息的全面、真实、准确、鲜活是“织网工程”应用的基础。为此,我们建立了基础信息与各类事件信息多元采集的渠道,大力推行“1+N”的信息采集方式,并将以多种方式采集来的信息,通过交换平台统一汇集到市公共信息资源库。
业务部门采集。市民到业务部门办理事项时,提交的申报信息和证明材料真实性和可靠性最高,是企业和个人信息的重要来源。通过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库核心字段表,进一步明确了各业务部门需要认领和维护的业务字段,并通过交换平台统一实时上传至市公共信息资源库。
网格信息员上门采集。通过整合出租屋、计生、城管等现有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综合信息采集系统。网格信息员通过移动智能采集终端动态采集网格内的实有人口、法人(机构)、房屋、事件等信息,采集的信息统一上传到市社区综合信息采集系统(库)。
自主申报。根据自我管理、自我申报的理念,结合深圳市外来人口严重倒挂的主要特点,构建自主申报系统。通过让自主申报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多的办事便利和个性化服务,鼓励企业和个人自主申报信息。
2.统一事件分拨
在区级层面,统筹规划综治、城管、信访、安监等部门的事件分拨指挥系统,统一对综治、城管、信访、安监等事件进行分级分类,并建立责任体系和考核标准,搭建统一的事件分拨平台。
事件分级分类。根据政府相关指导文件,结合管理类事件的业务性质和具体情形,对综治、城管、信访、安监等业务部门信息系统涉及的事件重新进行分级分类,对每一类事件明确唯一的牵头处理部门,有效避免了事件重复分拨、交叉分拨,解决了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问题。
事件统一分拨。事件信息上报后,按照事件分级分类标准和处理责任主体,首先由统一平台进行自动分拨;如处理部门有异议,则由分拨中心协调后进行人工分拨。对于无法明确责任单位或涉及跨部门协调处理的事件时则通过召开高规格联席会议明确处理责任主体后再行分拨。
事件处置反馈。各责任单位通过统一分拨平台,及时反馈事件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并对已办结的事件信息进行自动汇总、分类和归档,用于日后进行电子绩效考核。
3.统一服务事项受理
基于全市统一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面向社区居民的一站式窗口服务、移动APP服务和网上办事服务等形式的公共服务应用,实现服务事项的统一受理,为居民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智能化、自助式”的公共服务模式。
一站式窗口受理。一站式窗口受理主要是在区、街道和社区等基层政务服务实体大厅(窗口)实现居民办事服务的统一登记受理、上报处理、绩效考核评估等功能。依托“织网工程”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劳动就业、社区医疗、居家养老、文体教育、计划生育等服务资源,建立事项办理“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运行模式。
网上办事服务。以全省统一建设网上办事大厅为契机,梳理区、街道、社区办事业务,整合政府在线、社区家园网的网上办事功能,以及区、街道、社区的行政服务大厅业务系统,建立统一的服务事项受理平台,打造集信息公开、网上办理、便民服务、效能监察、政民互动于一体的网上办事大厅。
移动APP应用。移动APP应用是基于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开发应用。将一站式窗口受理、网上办事等公共服务应用迁移到手持终端,借助移动互联网的资源,居民只要下载移动APP应用,即可提交服务申请,查询受理进度和结果。
易办事自助服务。易办事是为居民自助服务量身打造的一款能够提供社区服务的专用终端,集成二代身份证识别、自动材料电子化、自动打印办理回执等功能,为居民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智能化、自助式”的服务模式,解决居民办事难、找人难、重复提交申请材料等问题,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往返”。
接下来,“织网工程”将以建成全市电子政务社会建设分中心为目标,以“一库一队伍两网两系统”为基础,打造涵盖基本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监管平台、网络社会舆情分析平台、事件信息统一分拨平台、社会建设统一考核评价平台、社会建设统一远程培训平台等“两系统二十五平台”的“织网工程”体系,以大数据理念、互联网思维、信息化视角继续推进深圳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