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岭红
常听到教师抱怨班级学生人数过多,不利于因材施教,这从学生的感受中,也能得到印证。如面对同一节课,有些学生反映老师讲得太多,有些反映老师讲得不够详细等,其实质是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对于教学而言,只有让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活动的价值、成效才能最大化。教学活动的始终,都伴随着“教与学”的存在,而“教”不应该是教师的专利,更应该是“能者就能教”。而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就为“能者”的产生提供了土壤。而何为“能者”?何为“不能者”?只有学习过,才会知晓。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但却为解决教学活动“建立在所有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提供了方向,即本文将要提到的课前预学、学生互学、教师点拨的教学方式。
一、课前预学
课前预学指学生在上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预学材料,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备式学习。这种预备式学习,以预学材料为载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我探究,以解答预学材料中相关问题为具体任务的独立学习过程。预学材料含有对知识形成过程的阅读、探究、知识的模仿性应用、知识的简单应用等等,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对应的学习机会。因为是学生独立学习,学生之间的学习不存在干扰,所以学生之间的差异就不再成为班级学生之间学习的障碍;因为是预备式学习,学习的进度可以不一致,完全可以做到“能者多学”“弱者适当学”的个性发展状态。
二、学生互学
采用学生互学时,首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按照“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在课堂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在小组内,通过“能者执教”或“相互分享”等方式,解决组内成员在预学中所出现的疑难问题,它是“同伴互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助学习形式。在学生互学的过程中,“执教”的“能者”需根据需要辅导的组员的认知情况,重新梳理并重组知识点,采用适合这些组员认知特点的方式进行个别辅导。这对“执教”的学生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获得了更高层次的训练。如:训练对组员的观察能力、对组员所出现问题的分析能力、对知识的重组能力、对知识的解说能力等等。对获得指导的组员来说,获得了再次学习的机会,并且,在“同伴互助”中,“执教者”是与自己认知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基础更为接近的同学,相较于教师的辅导,更符合自己的认知特征。这样,他们辅导经验一时的不足也获得了弥补,因此,其学习效果并不见得比教师的辅导差,有时甚至优于教师的辅导。
三、教师点拨
在学生经历预学、互学后,肯定还会存在一些学生在现学习阶段不可逾越的障碍,这就是教师的点拨价值,也是教师从台后走到台前的时机。教师的成功点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对学生不可逾越障碍的掌握,二是点拨的方式。其中教师掌握对学生不可逾越障碍,可以从三个时间点去获取:一是预学材料编制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深入分析之后,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可以预知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是在学生完成预学材料之后,通过批阅学生的预学材料,验证当初预知的可能问题是否存在,并发现学生预学时出现的新问题;三是在学生互学过程中,通过指导或观察学生互学时,所发现的新问题。教师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及时捕捉、加以分析,并及时寻找点拨的方式。
1. 上位点拨。每个知识点都是某个知识体系的一个节点,学生只要明白了整个知识体系,那么处于节点位置的单一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就会理解得非常清晰。对某个知识点所在的知识体系,就是该知识点的上位知识,对该知识体系的点拨就是对该知识点的上位点拨。
2. 类比点拨。类比点拨就是对一个与所求问题类似的、已知的数学问题进行再思考,学生通过知识、方法迁移等方式来达到理解所求问题的一种点拨方式。比如:当学生无法理解合并同类项时,教师将语言改为“一个苹果加两个苹果等于多少?”“一个加上2个等于多少?”等,此时学生往往就能很快明白合并同类项的含义。这种点拨方式,避免了为问题而问题所导致的直接告知学生解题答案的辅导方式,亦可培养学生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能力和学会利用类似已知问题解答未知问题的解答问题的思考方式。
在预学阶段,学生独立学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互不干扰;在互学阶段,同伴互助、“能者执教”,各取所需、共同提高;在教师点拨阶段,针对性强,学生学习层次拔高、知识体系完善。这不仅为学生提高了多次学习的机会,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训练机会。因此,差异性明显的班级授课中,因材施教也就成为了现实。
责任编辑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