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晓英
《西游记》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推荐的名著阅读。每次教到这部名著,学生对它非常熟悉,好多情节信手拈来,一些精彩情节还能娓娓道来。在讲到“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更是对情节、人物了然于胸。学生对名著了解得越充分,我讲课也越顺利。但是,每次上完这部名著,我总觉得缺少亮点。我边拿起《西游记》边思考着,这部名著学生仅仅阅读够吗?边想边翻书,目光不觉就定在了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这就是学生所熟知的“三打白骨精”啊。对,我应该在“三”字上做文章。于是,我理了下思路,下一课我可以和学生这样来学。
在完成既定的一些教学环节后,我请学生在纸上写写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情节。大多数学生写到了“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情节。问到其他情节,学生虽熟悉,但里面的妖精多,国名多,一时会混淆,而“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情节出现的人物相对简单,情节却非常精彩。接下来我设置了几个问题,如下:
1.《西游记》中还有哪些情节与“三”有关?
2.为什么孙悟空要“三打”才能打死白骨精呢?(或:为什么孙悟空要“三借”才能借到芭蕉扇呢?)
3.此种情节的写作技巧是什么?你在学过的课文中有使用这种写作技巧的吗?请举一例。
这三个问题层层推进,学生的答案也是异彩纷呈,特别是对第2个问题的解答,既是对作者匠心独具的构思的深入理解,又展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课堂的部分发言如下:生1:我不会写作,我觉得作者写了“三打”对于我来说就是凑点字数。(学生大笑)师:如果你在作文中也能这样凑字数,那是很高明的。生2:我不觉得是凑字数,我觉得这样情节才能比较丰富,不重复,人物形象才能突出。师:你觉得突出了谁呢?生2:突出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斩妖除魔的本事。生3:说明妖精也很厉害,很狡猾,能洞悉唐僧的心理。师:那我为了突出人物形象,是不是可以写四打、五打或者更多?生4:如果一下子打死了这个难关就太好过了,如果是四打、五打,就过犹不及了,情节会显得重复、多余,太虚假了。
师:说得真好。如若这尸魔白骨精第一次就被孙悟空轻而易举地打死了,那这个妖精也太逊色了,悟空帮助唐僧取经的路也走得太顺利了,这还叫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难吗?试想,如果三打之下还没打死一个小小的白骨精,那么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降魔除妖的本事如何显现,读者也会认为情节过于矫情,一而再,再而三那是反复,反复即是强调,可以凸显妖精的狡猾、悟空的高强本领,甚至唐僧的不论真假,不辨忠愚,这后续的情节才能发展;三而四就变成重复了,重复的情节对读者的吸引力肯定就急剧下降了。所以说,如果超过了“三”,情节的设置就会产生雷同甚至重复多余,而少于“三”,则对情节的后续发展、人物形象的丰满度会削弱不少,也就不能完全激发读者对作品的兴趣了。
师:这样的写作技巧是?
生:一波三折。
生1:《社戏》中学过。
师:能具体讲讲吗?
生2:文中我先是好不容易盼来了社戏,非常喜悦激动。却不料事有波折叫不到船,真是可惜。双喜解决了船的问题,事情又有波折了,大人没有时间,没大人陪我看戏不可靠,我很失望了。这时众多的少年朋友都说陪我一起去看戏,却不料更有波折外祖母担心不已,最后双喜打包票,母亲也同意了,我才和众多的伙伴怀着喜悦之情开船往赵庄去看社戏了。
师:《社戏》的一波三折,波澜起伏,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宕,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就这样,我从“三打白骨精”过渡到了作文中的“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文章的波澜,才能引人入胜。那写出文章的波澜,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事情叙述得娓娓动听,把人物刻画得性格鲜明,就应很好地掌握“尺水兴波”的谋篇技巧。
叙述一件事,如果毫无波折,那么文章就很显得太过平淡,太过于平铺直叙,就像一锅烂肉,毫无嚼头,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一件事的完成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障碍,让这件事没那么容易得手,中间有些许坎坷,但最终克服了这些磕磕碰碰,完成了这件事。这些所谓的障碍其实就是文章中事件的波折。这些障碍可设置,但也不可过少或过多,以三个为宜。过少了,情节会过于简单,甚至阅读时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尾了,让人索然寡味;过多了,就有些虚伪了,这事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波折呢,让人一看就觉得太假了。三个为宜,不多不少,既有波澜迭起,让人回味,又不流于虚假。
剩些时间,我让学生练练写作,学生虽然不能一下子就把事情写得一波三折,但很明显,所写的事情大多有了波折,看来一个“三”字引发的创造和想象还真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