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莉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它也是学生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 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逐渐培养他们阅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阅读能力。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兴趣。有时候,学生会对老师所看的书很感兴趣,产生好奇的心理,此时就应该及时的向学生推荐,也可以时常讲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并告诉他们这些书里都有,只要自己愿意去看,书中的故事是无穷无尽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阅读的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有关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在师生共同活动中让学生阐发自己的观点,使他们获得满足之后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地培养学生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
1.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为了让学生读更多更好的书,教师可根据学段阅读要求,给学生规定一些“必读书”和“选读书”,如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科普书籍等,让学生都有所接触。经常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精彩片断,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推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教师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把故事讲给学生听,让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可利用班级推荐书目、班级图书角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喜欢的图书,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2.开展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的反馈信息,可以采用交流展示的方法或召开读书活动,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新闻、奇事怪物、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说出来。其次,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之乐趣,从而激起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3.互相交流读书的感受和经验。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激发阅读兴趣。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多读书,比一比谁读的书多,谁摘抄的精彩片段多,谁会背的古诗多,谁写的读后感多…… 掀起了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潮;课堂上有时间,就组织学生通过内容表演或配乐朗诵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使学生兴趣倍增。鼓励学生进行读书讨论。讨论他们最喜爱的书,最喜欢的人物以及最感兴趣的事件等,对表现优秀的小书迷进行奖励。总之,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积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学生读书的热情高涨。
三、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阅读方法的正确运用是提高阅读能力,增进阅读效果的关键。
第一、读思结合,“学而不思由罔”,只阅读不思考,犹入进宝山空手而归。读思结合是历代大学问家必用之法。思考内容、作者、形式,都在阅读中必不可少。思考能深化对作品的体认,阅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第二、读写结合。写读后感、札记、心得体会、仿写、改写、扩写、缩写等不失为好的阅读方法。学生一般是只读不写,怕写,懒于动笔。我们的做法先给学生讲清读写结合的好处,后督促强制其读写结合,再典型示范,榜样引路。教师肯定鼓励,善加引导。培养学生读写结合一要有耐心,需要让学生坚持一定时间,养成习惯;二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做的好处,从读写结合中汲取语文精华,从成功中深化对阅读本质的认识。
第三、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摘抄,是学生阅读常用之法。要勤动笔,该圈则圈,该点则点。建立各种摘抄本,长期积累,必有收益。向学生讲述名人读书法,例如徐特立、毛泽东的论述和读书法,使其明确圈点批注有益于加深印象,增强记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累阅读中的精华,制卡片、建资料为读书人必备之法。“如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除眼到、心到、口到外,还必须手到。阅读不是为了积累,但积累不仅能更好地阅读,而且对其它学习都会非常有益
四、让学生广泛阅读,使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生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包括课外。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一项大工程,同样需要学校与老师的帮助指导。研究表明,中国儿童的阅读量远远少于同年龄西方儿童,中国儿童大量阅读的时间也比西方儿童整整晚了四年,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孩子阅读能力的形成。利用学校的资源,自主开发资源,通过课外大量的阅读,不仅是对阅读教学的补充,更是阅读积累,思想积累,方法积累的有效途径。方法有:(1)学校应该尽可能开放图书阅览场馆,班级成立读书角。发动学生带来阅读资料。组织好阅读小组,对阅读资料进行分类筛选,注明阅读字数,阅读时间、提出阅读任务, 做好“学生阅读情况记录”。(2)定期不定期的开展阅读竞赛活动。(3)成立阅读小组,组织阅读测试等。
总之,语文教学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现代教育体系,如果说课堂是教师 “授之以渔”的主要场所,那么学生“得鱼”的主要领地绝不是课堂,因为课堂毕竟是有限的小池塘。学生要想满足自己求知的欲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得到更多的“鱼”,必须要依靠课外阅读这块无比广阔的空间,因为课外才是学生“捕鱼”的无限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