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男
摘 要:攻击性行为作为问题行为的表现之一,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及时发现幼儿攻击性行为,了解其发生机制,对控制和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假设幼儿攻击性行为、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控制能力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所以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观察法、提名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市3-5岁幼儿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论:自我控制在幼儿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根据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可以构建三者之间的理论,并且为幼儿园一线教师和家长提供更适时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自我控制能力;父母教养方式;统计分析
一、研究背景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他所处社会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适应社会需要。家庭教养方式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与幼儿攻击性行为有显著的相关。自我控制是儿童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对自我的认识、情绪、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以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特征,是幼儿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核心和基础,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除了父母教养方式外,幼儿自我控制与幼儿攻击性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而在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中,研究者们又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能够成功的预测幼儿自我控制的行为。
这些相关的论证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和自我控制存在影响,自我控制对攻击性行为也存在影响,因此,本研究假设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不仅存在直接的影响,且会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产生影响。
二、中介作用相关理论
1.定义
考虑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如果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Y,则称M为中介变量。假设所以变量都已经中心化,可用下列方程来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
Y=cX+e1 (1)
M=aX+e2 (2)
Y= cX+bM+e3 (3)
假设Y与X的相关显著,意味着(1)的回归系数c显著(即H0:c=0的假设被拒绝),通常在这个前提下考虑中介变量M。
2.温忠麟等提出了一个新的检验中介效应的程序
这个程序实际上只采用了依次检验和sobel检验,同时使第一类错误率和第二类错误率都控制在较小的概率,同时还能检验部分中介效应和完全中介效应,值得推荐。
三、研究过程
1.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本研究计划从某市选取3幼儿园选取3岁、4岁和5岁的幼儿及教师和他(她)们的母亲为样本,每个年龄段共计选130名幼儿,共计约390名幼儿,同时选取教师和他(她)们的母亲为样本。剔除无效问卷之后,共计353名幼儿及他(她)们的母亲。其中 3岁、4岁、5岁幼儿分别占总人数的32.3%、32.6%、35.1%。
(2) 工具
① 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教师版)
②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杨丽珠,杨春卿编制的教养方式问卷,共40道题目,分为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和不一致性五个维度。
③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
本研究采用辽宁师范大学董光恒的《3-5岁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
(3) 数据处理
运用 SPSS13.0 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处理,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根据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和刘红云(2004)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控制能力各個维度和攻击性行为各因子中心化。X为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因子,Y 表示幼儿攻击性行为,M为自我控制能力,M1为自觉性,M2为坚持性,M3为自制性,M4为自我延迟满足。
X1 表示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溺爱型,X2 表示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民主型,X3 表示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放任型,X4 表示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专制型。
其次,检验家庭教养方式对自我控制的回归系数a,除了X4专制型结果不显著,其它结果显著。所以停止检验X4专制型,其余变量继续第三步检验,即攻击性行为与X1、X2和X3以及自我控制四个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温忠麟提出的检验方法,系数a与c均显著,b2显著,且c全部显著,说明自我控制中因子坚持性在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b1、b3与b4系数不显著,要进行Sobel检验,计算统计量z=ab/sab,其中,Sa,Sb分别是a、b的标准误,Sab=(a2Sb2+b2Sa2)1/2,结果显示,自我控制中的因子自觉性、自制性和自我延迟满足对攻击性行为的统计量。
从Sobel检验的结果来看,P>0.05,说明不显著。即说明在自我控制的四个因子中只有坚持性在幼儿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四、研究结论
自我控制的四个因子在幼儿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溺爱型和放任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在其他因子间没有中介作用。
五、建议
攻击性行为作为问题行为的表现之一,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及时发现幼儿攻击性行为,了解其发生机制,对控制和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合已有研究和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认为,父母教养方式的实质性改变,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给幼儿的父母传授正确的教养方式,减少不正确教养方式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幼儿的自我控能力,对攻击性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戴军,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09.
[2]陈欣银,李伯黍等. 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研究. 心理学报,1995,27(3):329-335.
[3]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_温忠麟[J] .心理学报,2004(5):614-620.
[4]温忠麟,刘红云,侯杰泰,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分析.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