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梅
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在追求一种完美的课堂情境:教学节奏的和谐、思想的共鸣、情趣的撞击,它们都会激发教师调控课堂、学生主体课堂的潜力。但实际上,一堂能让师生身心愉悦的课程是需要群体智慧来绽放光芒的。通过群体智慧的发展,课堂上才会有质疑、有讨论、有回答、有对立、有诠释、有归纳、有解决的思维撞击,那么如何才能形成和發展群体智慧呢?回答是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智力因素的影响
1.地理教师广博的知识结构
它会带领学生进入兴趣的海洋,发现问题的所在,产生对未知知识的兴趣,发展与之相关的群体课程学习活动。
2.地理教师灵活有序的组织调控课堂能力
开展有计划的教学,把可预知和未可预知情境都能游刃有余地掌控,带领群体学生思维的游走,使知识学习更直接。
3.学生巩固的基础知识
学生群体必须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才会有一定的理解、接受能力,这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教学训练和培养,否则,未知不能理解的事物过多,会让学生产生情绪对抗,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4.师生对知识运用的偏差能力
对同一知识,教师和学生的理解层面是不同的,教师要教给学生多大范围的课程,学生要掌握多少内容的知识,都应有所规划和限度,这既体现教师的群体渗透知识能力,也体现学生地理思维应用的广度。
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师生情感相容
教师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群体的参与度,对教师印象和接受程度越高,参与度越强,群体智慧越容易激发。
2.对差异学生的态度
班级中,由于多种因素,学生的智力与情感发展层次是不同的,但是要想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获得知识,教师的态度或赞赏、或轻视、或不屑一顾、或和蔼可亲都会影响课堂的效果,或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影响学生一生对教师职业的评价,所以对差异学生,教师首先要体现尊重。
3.善于发现
教师要善于发现思想有火花的学生,尤其是课堂上不轻易表达的学生,鼓励、赞赏必不可少,甚至教师要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或不表达学生参与。当一堂课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跟随你,那么这堂课就在走向成功。
4.勤于归纳
教师要勤于归纳,适当激励性评价和婉转性、否定性评价,不但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会让学生产生越挫越勇的愤悱和执著心理。
和谐才能双赢,如果我们能够蹲下身来,和学生平视研究学业,那么一堂课中群体智慧的迸发将是一泻千里,功成圆满!
参考文献:
王飞.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