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一洞天

2015-09-05 19:36池华琴
新教师 2015年8期
关键词:老支书文眼松鼠

池华琴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花、一树乃寻常、细微之物,却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从中得到的感悟是——一词一洞天。因为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元素,它有声有色,有香有味,有形有态,有花有果,有喜有忧……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能独具慧眼,精选可推可敲、可琢可磨的词,进行“工笔细描”“精雕细琢”,从而引领学生读出语言文字之精妙,读出中国文化之精深,同时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敏感力及表现力。

一、寻来一词,启“文眼”

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到“文眼”,并帮助学生透过“文眼”, 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是一篇由事悟理的文章,由作者一次钓鱼的经历悟出道理: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学生要理解、内化这个主旨,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是有难度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突破它,笔者就凭借一个词——“乞求”。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体现“我”由钓到鱼到放了鱼,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过程的词(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接着设疑:“我”有什么理由可以把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因为周围没有人,即便把鲈鱼占为己有,也只是天知、地知、我知、爸爸知)然后追问:此时“我”的心理,难道“爸爸”不能理解吗?(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这样做。因为道德实践难就难在会不会严格遵守、自觉遵守。父亲做到了,也要求我做到)在文章中“乞求”只是一个词,但它是作者的一个眼神,透过它,作者内心的汹涌一目了然;它还是这篇文章的一双眼睛,透过它,文章的主旨了然于胸。

二、细品一词,哼“曲儿”

词语富有音乐美,朗读时声调的起伏、音值的饱满、语速的把握、感情的充沛,都有着音乐之妙,特别是含有叠词、形声词的句子,读好了,就是在哼曲儿,就是一份陶醉。如,你看,她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看到这个句子,我们的眼球会不约而同被“扇哪扇哪”吸引住,但关键是怎样引导学生赏析其间的语言秘妙呢?笔者试着这么教:出示:你看,她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1. 自读,比较。2. 探究不同效果:反复“扇哪”,富有节奏美,就像音乐中强弱次强弱的节奏一样,读起来特别有韵味。与前面的“一把把”联系起来,可以体会到银杏叶的密与富有活力。加上语气词“哪”,这“扇”的动作就特别温柔、特别亲切。当学生被这神奇的词语感染时,这一片片的银杏叶就像一只只跃动的小精灵展现在他们的眼中、心中。此时,再读这段文字,他们就会产生在哼一曲夏之赞歌的感觉。

三、巧牵一词,写“华章”

高明的作家,会赋予简约的词语以丰富的内涵。当它所蕴含的意境扣动学生心弦的时候,教师只要给个平台,就能在学生心中、手中、口中诞生华美的诗文。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中的一段话: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这段话,简练得不能再简练,读来却分外沉重,特别是“祭奠”这个词。怎么教?首先让学生联系具体语境,说说“祭奠”是什么意思。接着课件创设祭奠的情境,教师语言描述: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现场,共同缅怀这位无名英雄,拿起笔,写出涌动在心头的要对老支书说的话。此时,学生耳畔响着《祭奠之歌》,眼里看到的是“祭奠”的画面,心中流淌的是对老支书的无限崇敬,笔尖自然会流泻出对老支书的赞美与怀念。一句句肺腑之言,连缀成文,就是对这位临近退休的老支书、老共产党员最高的礼赞。牵住一词,创造一段华美的诗文。这时“祭奠”这个汉字符号,已悄然化作这位老支书山一般的形象,已不经意间承载了学生对老支书的敬佩与爱戴,更是把“危难时刻,党就是人民的主心骨”这一观念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四、轻扣一词,吐“情丝”

词语本身是有温度的,它蕴含着情感。但学生若无心动,它也只不过是“词”,照个面的、擦肩而过的、熟视无睹的,比比皆是。如果我们能巧妙地通过一个个词语把作者、把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迁移到学生的身上,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就更为深刻。如,过了些日子,天气真的冷了起来。松鼠尽量钻到暖和一些的地方躲起来。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跳进家来的松鼠》)这个片段中“空落落”一词,看似不经意,云淡风轻似的,但它却集中体现了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牵挂之情。为了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这种情感,笔者是这样教学的:你能说说这个词的意思吗?你的心曾经空落落过吗?这下学生的生活经验被激活。有的说:“一开学,黄老师就很认真地帮助我,第一单元还能勉强应付,但第二单元太难了,我原来的知识太薄弱了,根本跟不上,我心里空落落的。”有的说:“跟我生活了近3年的小狗,被妈妈送到乡下姥姥家去了。我放学回家,一进门就想跟它打招呼,它不在;有好吃的,想跟它分享,它不在;做完作业,想跟它说说话,它也不在。好几天我心里都像被掏空一样空落落的。”……学生关于“空落落”的记忆闸门被悄然打开。这时,笔者再引领学生回到文本:正如“你们期待的考试没考好、如朋友般小狗的离开”一样,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失踪”,十分失落。至此,作者一家“空落落”的情感,在所有学生心尖弥漫开来。一个词,勾起了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拥有了一份独特的情思。

在文中,精妙的词语别有洞天。课堂上,师生共同演绎词语的精彩,学生领悟到的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积累到的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存储的是鲜活的语言文字。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第五中心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支书文眼松鼠
乡村老支书
咱村的老支书
老支书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老支书
紧扣文眼有效实施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