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春丽m 王芳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农业局 黑龙江 方正150800
2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2011年,方正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当中,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环节,关系到国家民生问题。目前,我国已相继出台了关于农村宅基地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问题日益突显。主要体现在:产权性质不明晰、产权主体弱化缺位、土地权能设定不完备、产权产籍管理滞后、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这六个方面。
为了使农村产权作为生产要素自由进入市场,方正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网络平台,设置了产权交易、金融、三资管理、证件办理4个服务窗口,搭建了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农村产权抵押担保、农村产权收储拍卖3个中心,实行交易规则、交易签证、服务标准、交易管理、信息平台、诚信体系“六统一”的管理模式,规范了产权交易行为,实现了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加快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集约规模经营。
主要作法可以概括为“保五有、把五关、解五难”。
就是“有领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领导小组,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具体;“有部署”,出台《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安排部署;“有力量”,抽调多名县乡村干部组建工作队,吸纳农村“五老”参加;“有经费”,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购置各种设备,支付人员工时费、培训费;“有技术”,聘请国家、省市专家以及科技人员进行指导。
就是把好调研摸底关,根据航拍图、土地使用证等相关资料,摸清现有底数;把好实打实测关,做到“六查清”,即查清地点、面积、责任人、使用者、发生时间、土地权属,与航拍图、卫片一致;把好数据汇总关,将实测数据逐地块进行梳理制图、分类、录入、核对、登记、建档;把好审核颁证关,将各种数据录入系统,绘制农村土地承包地籍平面图,打印承包经营权证书进行发放;建立了农村土地电子信息平台,实现了土地规范化管理。
就是解决思想转变难,通过讲解政策法规及确权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农民疑虑;解决核实面积难,以屯为单位组成工作组,由知实情、有威望的村民代表参与,确保公平、公正和公开;解决权属界定难,准确还原历史真实,保证界定准确、群众认账;解决精确定位难,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使每块土地的面积、位置、形状、权属和空间分布都准确明晰;解决增减调整难,坚持有法依法、无法依民的原则,实打实测后,实行多退少补的原则,充分得到农民认可。
从农民角度看,一是把法律法规农民的土地要素权益还给了农民,恢复了农民应有的自主权;二是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三是原来农民贷款都是采取五户联保的信用担保方式,借贷双方都有很大的风险。
从集体角度来看,一是明晰了产权性质,强化了集体土地的产权主体,为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础;二是全县新增地源如果全部纳入“三资”管理,收取一定费用,就可缓解村集体经济来源匮乏的问题;三是使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流转等更规范、透明、公平和公开,大幅提升了村级组织的公信力。
从农业大局来看,一是健全地理信息系统,杜绝了土地用途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发生,使耕地得到严格保护。二是促进了流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三是激活了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增加了农户财产性收益;四是提高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促进了人口向城镇聚集;五是使一些权属、界线、合同等土地纠纷得到彻底解决。
一些国有林地、草原对外发包后,部分农户并未按照合同约定植树和放牧,将林地、草原开垦成耕地,且有的村已经纳入集体耕地管理,加之部分林地与草原之间区域重叠,因时间较长,重叠部分一时难以理清。
在农村教育民办公助阶段,各村为解决办学经费,将村集体部分耕地交给学校使用,后因农村教育改革,原村级小学上收教育部门后,校田地经营权一直未交还村集体。
下步,方正县将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资产产权产籍管理信息系统及产权交易、金融服务、土地流转、三资监管等方面规章制度、流程,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和集体资产资源管理秩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1]刘广栋,程久苗.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
[2]黄健雄.农村宅基地法律政策解答[M]. 法律出版社,200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10-20(2).
[5]胡进祥.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J].学术交流,2004( 2) : 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