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视野,他默默无闻,尽显本水之境;在国防领域,他铸剑空天,大名如雷贯耳。他为我国一至三代防空导弹的研制呕心沥血;他主导研究的“近快战法”指挥我国“空天神盾”屡屡击落侵犯我国领空的外国侦察机;他的学生陆续成长为中国导弹事业的领军者、顶梁柱。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防空导弹专家——于本水。
“我是有梦想的,我的梦想就是一定要为国家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梦想,让81岁的于本水眼中依旧闪烁着光芒。
1961年,根据聂荣臻元帅“要仿出‘543’、吃透‘543’、改进‘543’”的指示,于本水和他的同事们用一年的时间,深入沈阳一线生产基地,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处理导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同时从实践中学习具体的导弹生产工艺知识。
“那时新中国成立才10多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都很落后,又遇上自然灾害,生活上也面临很大难题。”于本水说。
在历经无数次的演算、试验、分析后,1964年“543”多发实弹打靶成功,完成生产定型,初步解决了我国地空导弹的有无问题。
随后,于本水马不停蹄地投身改进方案,带领大家对“红旗三号”导弹总体方案进行论证。20世纪70年代末,“红旗三号”定型,成为我国第一型具有拦截SR-71高空侦察机能力的防空导弹。于本水“为国家研制先进武器装备”的梦想初步实现。
筑梦的脚步,开始了就停不下。
在此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于本水参与了更多型号的防空导弹研制工作。随着我国第二代、第三代导弹相继研制成功,于本水也从青年学者成长为我国著名的防空导弹专家。
于本水家中珍藏着一本《英华大辞典》。说起它的来历,于本水颇感自豪。
1962年9月,我国空军导弹部队在华东地区上空首次用防空导弹成功击落了U-2高空侦察机。但是很快,U-2学会了机动逃逸。制导雷达一开机,它便逃出地空导弹杀伤区。
空军司令部要求国防部五院帮助解决这一难题,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于是,以于本水为课题负责人的研究小组开始了昼夜攻关。
经过大量仿真计算,于本水攻关团队拿出了一套有效方案。这套方案被空军指战员概括为近快战法。
1963年11月1日,地空导弹二营首次采用近快战法击落一架敌U-2飞机。此后,近快战法开始向地空导弹部队推广。
为此,于本水荣立个人三等功,奖励正是一本《英华大辞典》。50多年过去了,于本水对这本辞典视若珍宝。在他看来,这是捍卫国家领空的最佳见证。
成绩面前,于本水没有止步。“防空是永恒的课题,有矛必有盾。绝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高枕无忧,斗争永无休止。”于本水说。
在敏锐观察到西方各国相继采用低空、超低空空袭战术后,于本水建议借鉴国外有关技术,研制一种机动性能好、反应时间快、机动过载大、抗干扰能力强的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最终这项建议被采纳,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同事和后辈们对于本水钦佩之至,在他们眼里,于本水是“会变帽子戏法”的大设计师。
伴随着中国低空、超低空反反舰导弹研制序幕拉开,现代防空导弹的作战目标也从以前的反飞机为主改变为反精确制导武器为主。于是,于本水又相继承担了我国反舰导弹和第三代导弹——陆军野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在年届六旬之际,他先后担当舰空导弹系统副总师和野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
“陆转海”“黄牛下水”是富有挑战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涉及的领域之多之广、战术技术指标之高前所未有。用于本水的话说,“研制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总体与各分系统协同一致,形成集智攻关的合力。”
经过多年艰辛努力,于本水带领舰空导弹研制团队终于攻克了数项重大关键技术,圆满完成了定型试验,将产品如期交付用户。这一项目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如今,于老依然在思考,思考防空导弹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干什么呢?八个字,远望、救急、把关、育人。”于本水爽朗地说。退居二线的他还是很忙,而且要一直忙下去。“一切就是为了保家卫国的梦想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