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今天,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奋力攀登科学高峰。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研究领域和科技产业化的道路上,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以果敢、勤奋、敬业、奉献的精神,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和科技产业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创新路上的科学人,奏响了一曲曲自主创新的凯歌。本刊综合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央视网》等资料进行综合整理,推出这一组科学领域领军人物的专题,以飨读者。
北京西北郊,僻静的生命科学研究园区里,坐落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北生所”)的四层红色小楼——这里,被誉为中国最高效的研究所。
所长王晓东——个子不高,黝黑健硕的汉子,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双料”院士,他用自己独到的管理方式和学识眼光,引领着一批最杰出的科研人员,在这里筚路蓝缕,呕心沥血,探寻人类生命的新知。
2004年4月,41岁的王晓东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成为当时中国内地20多万赴美留学生中进入美国科学界最高殿堂的第一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评审相当严格,需要经过多轮秘密投票程序。他的入选证明了自身实力。
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开始筹建,2005年正式揭牌成立,王晓东被聘为所长。他毅然选择回国,投身中国的科研事业。
北生所自2005年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共有实验室25个,科研辅助中心12个,累计吸引50多位海外优秀高水平留学人员全职回国工作。
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崭新的大门;发现植物第六类激素——脱落酸的受体,被同行认为是能够写进教科书的经典发现;动物病原浸染的新型裂解酶方面、植物与病原微生物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成果,均填补国际空白……
目前科研人员独立发表文章257篇,在国外《科学》《自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已有31篇,在国内外相同领域研究机构处于领先地位。
北生所是国内较早的无行政级别,无事业编制,全所实行合同制的试点事业单位。王晓东学术助理黄嵩博士介绍,“我们所招聘顶尖人才作为实验室主任,组成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人才招聘专家委员会,按照国际化程序,面向全球招聘人才。”
人才也是有进有出,保持流动性,所内部不搞职称评定。实验室主任聘任期为5年,他的工作将根据其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通过相关领域国际专家函评,同时结合其对研究所和社会的综合贡献等决定其是否进入下一期聘任,未通过评估者,将离开研究所。
国际小同行匿名评议——是北生所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主任评估方法。“对科研来讲没有绝对的标准,必须要看在同行之间是否有影响力。如果对同行没有影响,就很难对大众有影响。”王晓东说。
王晓东按照自己的理念,形成北生所的制度与风格,10多年精心耕耘着这块试验田。
“在这里,包括晓东在内,我们大家都是平等讨论交流,都是直来直去,不用拐弯抹角,只对事、不对人。这是个纯粹简单的地方,大家一起做研究。”实验室主任邵峰说出了他在这里工作10年的原因。
“我们这里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所长不干涉学术自由。如果所长整天问我干了什么,告诉我该干什么,那就没法干了。”邵峰说:“晓东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
“真正原始创新的科研无章可循。研究者要有心灵上的自由。”王晓东从科研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管理理念。长期的宽松环境会不会使科研人员产生惰性?面对疑问,王晓东说:“我们实行的国际小同行匿名书面评估,要求十年内做到国际领先。这个杠杆还是很有力度的。”
王晓东的北生所追求原始创新,而不是跟着别人跑的“山寨版”。
“我们在所里获益很多,最核心的就是追求学术上的原创性、创新性。所里非常看重学术内核,看重科研工作本身对学术界的影响力。我们不看评了多少奖,而是看科学成果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邵峰认为,这是王晓东一直坚持的创新理念。
“希望我们北生所的青年科学家在中国的土地上能作出影响世界的发现和发明。把创新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真正追求,就要立足长远,把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来。在有足够量的积累之后,必然有质的飞跃,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王晓东说出了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