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5-09-02 20:28庞晨生
甘肃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激发数学教学兴趣

庞晨生

【关键词】 数学教学;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5—0096—01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有趣的内容、新意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所学学科的价值及实际用途至关重要。例如,设问:为什么我们喝水的杯子是圆柱体,而不是方的或其他形状的呢?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从不同角度证明相同面积的材料圆柱体的体积最大。接着又设问:那么直径和高度多少比例才能容积最大,且所用材料最省呢?这又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能通过比例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价值,感受到数学的美,同时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新奇未知事物的刺激下,让学生在认知中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作为自己学习的目的。大多数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感到乏味,因此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集合的概念”时,学生不易理解。笔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设问:开学后某同学第一次买了墨水、笔记本,第二次买了练习本和碳素笔,问该同学两次买了几种东西?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就应用了一种新知识——集合的运算。实践证明:通过实例诱导,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他们对集合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运用“惊异欣喜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谓“惊异欣喜法”,就是在课堂上创设不协调的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消除不协调的矛盾,使其获得心理的满足。

例如,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设计:你知道人的身体有多少有趣的比例吗?身体长度以肚脐眼为中心上下比例是多少呢?人的脚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例是多少?犯罪现场有犯罪分子的足印,如何判断他的身高和体重呢?实践证明:这些有趣的比例知识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接着教师就引导学生,今天我们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一步阐述黄金比例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为什么矩形门窗的比例要符合黄金比例法则。

四、利用“数形结合法”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形结合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学,在学生看来是比较枯燥,因为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从心理学观点看,认识事物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形成表象。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渗入“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不再感到数学的抽象枯燥,这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x2-(5sinα)x+1=0的一个根,α为锐角,求(tanα-)3的值。

分析:把2+代入方程可求得sinα的值,然后通过建立直角三角形模型,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并结合勾股定理,求得tanα的值,问题即可解决。

解: ∵2+是方程x2-(5sinα)x+1=0的一个根,

∴(2+)2-(5sinα)×(2+)+1=0解得sinα=,

设在Rt△ABC中,锐角∠A=α(如下图所示),

∵sinα==,

∴可设BC=4k,AB=5k.

由勾股定理得AC=3k.

∴tanα===.

把tanα=代入(tanα-)3,得(×-×)3=0.

点评:通过以上例题可以看出,一元二次方程与三角函数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数学中很重要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解题中通过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很多复杂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帮助学生不断解决数学中的困惑,并把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化繁为简,同时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激发数学教学兴趣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