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冰
摘要: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才能做好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实现工作和教育的双重飞跃。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多年来刻苦钻研各类相关书籍的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对兄弟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问题有所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3-007-2
前言: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不断进步和发展,其中很主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体制改革,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素质教育改革。这个改革帮助我们从传统教育之中走出来,不断革新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了教育改革以后,我们的教育事业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帮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中走出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将实事求是地研究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如何创新,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做出一些贡献。
一、站在“一个高度”是实现班级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来说都是来自于初中的,一些成绩不那么优秀或者是处于一定的叛逆时期,没有很好地发挥好自己的所长的学生们。这些学生大多都是在十六岁左右,这样的年纪,我们都知道,正好是青春期。而在这个时期里,我们的学生们因为文化内涵等知识储备还很薄弱,导致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都不是很高。而对于其他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很欠缺思考和控制能力的,在职业道德上也是不例外的,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不统一,缺乏自信心,存在悲观情绪、沉沦情绪,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麻木状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缺乏主动性、刻苫精神、钻研精神,学习纪律涣散;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没兴趣,有的缺课、逃课,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学习习惯差表现为: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上课看闲书,说闲话,玩手机短信,课后玩电脑游戏等。所以针对这一点,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我们有必要做好的事情就是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来进行管理,要在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时候,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将心比心地为学生考虑,要和学生站在一个高度,不能居高临下。尤其地重视、努力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兴趣和爱好,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的时候积极地发扬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适时适地地帮助他们度过短暂的青春叛逆时期,早日的走上人生的正轨。例如班主任在跟学生见面的第一天,可以申请了一个QQ号码,取一个温馨的名字,并邀请学生加为好友,业余上网时跟他们也会在网络聊聊天,通过网络,能够比较及时地了解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因为他们每天都会更新他们的说说,浏览就能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在教育教学的时候,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我们还有必要大力鼓励,年轻的孩子,在受到鼓励以后总是会想再次受到鼓励,这样一来就可以良性循环,促使他们积极向上。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有必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大胆的创新和实践,教师在教授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时候,不仅仅要多多开发实践活动,还要身体力行地改变学生,在课下和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真真实实地了解这些学生,建立一个舒服的教学环境,教师和蔼,学生积极向上。
二、实现“四个结合”是实现班级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1.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动手相结合
中职学校的学生相对于一般的高中生而言,在一些基础教育知识方面是会显得相对薄弱的,他们对于教育教学的兴趣并不十分的浓烈。但是,中职学校的学生相较于一般高中生而言,他们的实践能力是相对要丰富一些的。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适时适当地引导他们往这个长处来发展,将一些他们认为很枯燥的书本知识转变为实践课程,在实际操作中教授他们理论知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应该要掌握的技术知识,同时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接收到应该学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在操作实践的时候,总是很容易碰到问题,出于好奇心,中职学校的学生中的大部分都会问一问,这样的问法就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地拓展教学,省时也省力,还保障了每个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点和应用技巧。实地操作也能促进学生们多多动手和动脑,在操作中熟能生巧,想出许多新的操作方法和手段,打开思维的狭小空间,逐渐拓展思考空间转变思维模式。这样对于他们未来在生活上和事业上实现创新和改造是有很大帮助的,是一个很长远的教育教学优势。
2.班级管理创新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其实在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教育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理论知识的教育,也不单单只有技术知识的教育。教师自身的行为和举止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渠道和体现,所谓“言传身教”时就如此。在教授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时候,教师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素质道德建设,在教育教学的时候,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们,让他们明白什么行为是对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评判标准的,而什么又是不能做的,是有损社会利益和形象的。人常说百年树人也是这个道理,有时候道德教育比知识理论技术教育显得更为重要。由此,笔者在此认为在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时候,一定要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个人导读素质,用自己优秀的品质,在中职学校的学生面前树立起一个伟岸高大圣洁的形象,让学生们以为榜样的模仿和学习。
这样,在教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经常质疑一下学过的东西,提出一些问题。学生们仿效了以后,慢慢的思维也就打开了,创新性也就自然而然的迸发出来了。而这种管理也就成功了。
3.班级管理创新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其实无论是中职学校的学生还是其他什么地方的学生都是一样的,他们不仅仅只是在学校接收一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知识,还要在家里接收家长的教育和熏陶。家长是孩子成长以来的第一人启蒙老师,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大的。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叛逆的一段时光,家长教育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要有一定的责任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孩子,同时丰富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例如一起大扫除,一起做大餐,一起郊游,一起去体验农村生活等等。让中职学校的学生看见这个世界的另一面,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辛苦,农村孩子们的心酸等。面对自己已经拥有的,要始终抱着一颗感恩而又积极的心。然而,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查发现,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家长都是很不负责任的,他们日常除了上班赚钱,其他的业余活动就是看电视、打扑克、打麻将还有抽烟喝酒之类的事情。这些对于正在成长时期,对于外界事物缺乏一定辨识度而又满是好奇心、什么都想尝试的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影响是巨大的,而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这一点其实对于教师来说也很困扰,因为往往这样的家长是不太关注学生的,那么交流起来总是不那么容易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就这方面来说,家长应该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逐渐转变以往的生活状态,活得积极向上。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挥自己的教育长处与家长积极合作,共同帮助班级管理创新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完成和度过人生重要的青春期。
而青春期也是一个人在整个人生阶段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被好好的培养就可以激发出无穷的创造灵感,并发出无穷的思想火花。这对于一个学好了理论和技术知识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对于未来一辈子的发展都会是非常有价值的。与此同时,这样的发展和未来也是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教育的管理水平的一种巨大的肯定。
4.班级管理创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上面三点谈到的教师管理和家长管理都是从小的细节着手的,其实要想教育好中职学校的学生,外在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校园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如果在校园里新起了一个创新的热潮,那么学生必然会争相进行创新。因为,经过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对于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研究,笔者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很喜欢跟着同一个时尚浪潮走,当时的校园里如果流行打某种游戏,那么没有玩这个游戏或者是不会玩这个游戏的同学,就是脱离了群体,是不受欢迎的,而,相反,如果谁这个游戏玩得特别厉害,还会收到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崇拜和模仿。所以,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他们的这种跟风心里。例如,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关于创新的有意思的活动。然后学生在参加了以后,教师将这个学生树立成一个典范,让其他学生慢慢的模仿,形成一股创新之风,让学生们打开思维之门,实现全校创新,以创新为荣。然后,教师也可以加入其中,学生们学习知识,教师们从其中掌握如何更好的管理中职学校的学生,促进他们全面高校的发展和进步。
三、树立优质班风,狠抓日常行为规范
第一,强化集体观念,紧抓舆论。在教育教学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舆论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影响力的。中职学校的学生还在一个混沌的理解阶段,如果一个事情或者行为,大家都觉得好,他们也会跟着做。如果大家都不去做,都说不好,那么他们即使觉得好也不会做的。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时候,就可以抓住这一点,利用舆论来监督和锻炼学生们,让他们从不正确的轨道上归来,努力地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青年。
第二,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就是气氛的营造。学校的气氛是很重要的,在调查中显示,在某第二轻工业学校里面,学生们普遍喜欢逃课,翻院墙出去买吃的,出去玩。完全没有纪律,这样的教育教学氛围,自然是很难将学生们教好的。所以,校方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要尽力转变这种不良风气。定好校训,经常在学生们面前熏陶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心态,在校园里多举办一些活动和多做一些宣传,帮助中职学校的学生扭转以往的认识观念,做到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让他们因为校训,在心里形成一个标杆或者是量尺,清晰地明白什么事情该什么办,而不是总是人云亦云。一个有自己衡量尺度的人,在未来的成长岁月里,也必然能够果断地得出事情的结论,推断出事情发展的脉络,正确地衡量利益的得失。这样的技能必将是会帮助中职学校的学生们终身受益的。未来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如果可以沿着这条康阳大路走下去,必将是这个社会、这个民族以及这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和骄傲。
第三,建立劳动意识,优化校园环境。众所周知,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制度,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天上的小太阳,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捧在手心里。长大了以后,这些孩子只学会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不懂得劳动。在家里看见自己的亲人辛苦的做家务或者是劳作,也觉得那是家人应该做的,与自己无关,完全没有一点责任意识。在学校,觉得校园环境是清洁阿姨该做的,跟他们也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迫在眉睫地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组织大扫除等,让中职学校的学生必须参加劳动,让他们明白生活的艰辛,劳作的艰辛,以及辛苦之后的喜悦。让他们在校园的熏陶下,逐渐转变自己固有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思想,凡是要自己来做,要自立自强,懂得孝敬父母和尊重劳动者。
结束语: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综上所述,要想做好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勇于创新,就必须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实现“四个结合”;树立优质班风;狠抓日常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杨春梅.企业无边界班级管理影响中职学生学习倦怠、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教育实验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2014(05).
[2]高磊.转型期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以莱阳师范为例[J].鲁东大学,2013(04).
[3]潘德永.浅谈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如何创新[J].科技信息,2010(04).
[4]樊珍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也正与教育管理对策——以四川省水产学校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2013(05).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5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