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未來美好的本錢是人才

2015-08-29 14:17
澳门月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醫療專業規劃

人才發展委員會日前始舉行2015年度第一次平常大會,委員會成立超過一年,似無所出。雖然該委員會下設的規劃評估、人才培養計劃、鼓勵人才回澳,三個專責小組合共召開22次不同規模會議,聲稱在各自工作重點上取得相當不錯的進展。然而,我們好奇這22次會議,到底有甚麼措施,若有,為何至今看不到相關成效?人才政策作為行政長官去年施政報告中的“施政一號”,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和計劃。政策研究室在前年11月就表示,加速和大力培養人才是當務之急,但是,一年多時間過去,卻仍在“調研階段”,出臺政策,八字無一撇,照此節奏,似乎今年還是難得唱正戲。

其實,以澳門的情況來看,考量人才工作無非就這兩方面,一是立足現時的人才結構和需求,先解近渴;二是要著眼未來的產業發展,著眼戰略性人才規劃。這是微觀解決和宏觀決策的施政組合,在追求時效和整體規劃上同步進行,不能總是步步為營。可是,委員會未來的工作重點只是“按序推動澳門各行業人才需求調研”,而相關研究又是一筆費用。研究酒店、會展、零售、博彩、餐飲共五個行業的人才需求狀況,大不了得出結果就是人力資源需求大,除博彩業外,前線勞動人力短缺等等這些論調。我們擔心,就算當局掌握到這些行業的數據,亦無助提供本澳居民可向上流動的機會,更遑論對特區政府在政策上有什麼好處。

先別說研究,特區很多政策都尚有缺陷。就如理工學院藥劑技術畢業生只能從事藥劑技術員,無資格考藥劑師;文化產業培養有本地特色人才,卻看不到有多少相關人才脫穎而出。也不知相關智庫部門是如何“研究”,又做了什麼研究,只知政府據其“研究”所推對策于人才培養、專業認證不說毫無幫助,至少也是幫助不大。不然,醫療人員專業資格認證及執業註冊制度文本,何以一出臺,就引起社會爭論與不解?不光醫療領域,交通住房等民生策略亦不無如此,不是缺地氣,就是缺乏戰略性,前瞻性,經不起社會推敲檢驗。也許他們本身就不是什麼高端智庫人才,更別說依靠他們來為澳門識別、選拔人才了。而專業認證制度是識別人才之本,是吸引新血入行,促進社會向上流動的重要機制。為此特首多次強調,會在社工、建築、醫療衛生、物管等多個行業構建專業認證制度。部分商業服務還可引進一些國際專業認證來提升服務與國際接軌,幫助年輕人擴闊視野及規劃自身職業生涯,有利向上流動。同時,如何讓專業認證確實反映在職位晉升、薪酬待遇上面,避免專業認證成一紙空文,當局應再細思量。

今時今日,澳門內外形勢快速變化,經濟社會處於新發展的轉型階段,人才政策作為一項具有主導作用的重要決策規劃,切莫拖慢整體的發展步伐,同時亦忌藥石亂投。行政長官說過,人策是長效機制,不能一蹴而就。除訂好人才政策本身,優化社會有形與無形的環境不容忽視。一則保障公平競爭,建立人盡其才、合理科學的選拔機制;一則環保宜居,做好醫療、教育等引才納賢的基本配套,包括專業認證與待遇掛鉤。不然,在這全球搶拼人才的年代,澳門只會淪為輸家。

鑒於人才問題長期困擾澳門,有團體建議特區政府考慮加大對中小學蓮花獎學金的力度,增加每校每年級的得獎人數及獎學金額。我們則持相反意見,畢竟目前澳門的非高等教育,注重背誦,填鴨式教學方法,即使增加獎學金金額,亦無助培養更多具創意思維的人才,而這類人才,是目前澳門最缺乏的。事實上,澳門不缺人才,缺的是開發人才的能力。因而,我們促請人才委員會,不要再流於舉行會議,那樣只會浪費公帑。現時,賭收下行,經濟多元化發展緩慢,那邊廂要面對區域合作,參與廣東自貿區及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時不我待,我們必須跟上節奏,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外部吸收緊缺的,內部培養長遠多元的根基,如此內外兼修開發人才,造就人才,輸入人才,澳門未來美好才有了本錢,也是唯一的本錢。

猜你喜欢
醫療專業規劃
新文科背景下翻譯技術與本地化管理微專業建設實踐
醫療糾紛 依法維權 大陸台商對醫療損害責任的法律須知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佈就業軌跡發生哪些變化?
名氣可用用在哪裡?
張維迎 城市應為人而建
張高麗「十三五」規劃 要加快經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