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波
[摘要]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8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实施单纯放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组织学有效率分别为80.49%、90.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85%、60.98%(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能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晚期宫颈癌;放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c)-0075-02
手术及放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但单纯放疗的临床疗效并不满意,且复发率较高。在宫颈癌根治术后予以放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近期疗效,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近年来,临床研究提出了在宫颈癌手术前或者放疗前应用化疗,即新辅助化疗方案。该研究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患者对比分析了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住院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82例,均经宫颈组织或者或者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确诊,均为Ⅰb2-Ⅱb期,均无远处脏器以及组织转移病灶,除外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异常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年龄27~76岁,平均(50.31±3.69)岁;病理类型:32例鳞癌,9例腺癌;临床分期:10例Ⅰb2期,25例Ⅱa期,6例Ⅱb期。对照组年龄30~72岁,平均(49.71±4.03)岁;病理类型:33例鳞癌,8例腺癌;临床分期:11例Ⅰb2期,25例Ⅱa期,5例Ⅱb期。两组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实施放疗,常规采用高剂量率进行腔内放疗,放射源为铱192,A点放射剂量为5Gy/次,2次/周,放射剂量达15~20Gy后停止放疗。观察组实施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放疗方案为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化疗药物为顺铂60~80 mg+氟尿嘧啶1 g+博来霉素8~12 g。放疗方案同对照组。两组经上述治疗后2~3周均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
1.3 疗效标准
(1)临床疗效:参照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完全消退,且维持3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病灶体积缩小>50%;无变化(NC):病灶缩小程度在25%~50%之间,或者增大<25%;进展(PD):病灶体积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以(CR+PR)/总例数×100%表示总有效率。
(2)组织学疗效:参照实体瘤组织病理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0级:组织中基本无变性及坏死表现;Ⅰ级:2/3病灶范围内存在变性和坏死表现;Ⅱ级:>2/3的病灶组织内存在变性、液化或者纤维化表现;Ⅲ级:病灶全部表现为坏死、液化或者纤维化。以(Ⅱ+Ⅲ)/总例数×100%表示总有效率。
1.4 不良反应
参照WHO放化疗不良反应标准评价治疗期间两组放疗以及化疗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方法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组织学分级比较
观察组的组织学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12例恶心,11例呕吐,7例白细胞下降,均在Ⅲ度以下;对照组10例恶心,8例呕吐,5例白细胞下降,均在Ⅲ度以下,两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患者能够耐受,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5,P=0.092>0.05)。
3 讨论
术前放疗是临床治疗局部晚期以及巨块型宫颈癌的传统方法,但有效率仍较低,且容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临床预后并不满意[2]。近年来,随着宫颈癌发病率的提高与发病日益年轻化,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女性生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上世纪80年代起,临床逐渐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关于新辅助化疗后患者能否从手术中获益成为了临床广泛关注的问题。熊锐华等[3]研究表明,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总有效率多可达到80%以上,其中,CR率可达9%~18%左右。由此可见,新辅助化疗后实施手术治疗是合理有效的,能够为后期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大部分研究资料表明[4],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能够有效缩小病灶组织,提高手术切除率,从而减少手术风险;②新辅助化疗有利于降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能够提高放疗的敏感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③新辅助化疗有利于阻断微转移,从而减少相关不良预后因素,降低患者的复发风险,有效提高生存率。关于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能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目前尚存在较大的争议[5]。魏毓蕾等[6]研究表明,对于ⅠB2-ⅡA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后的手术切除率达100%,病理有效率与5年生存率分别达93.2%与84.3%,相比于单纯放疗显著提高,且患者的生存周期明显延长。关于新辅助化疗的增效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认为化疗药物自身具有细胞毒性作用,能够缩小病灶体积,还可减少对于放疗不敏感的细胞所占比率。化疗刺激能够促进肿瘤细胞进入放疗敏感周期,并启动非增殖肿瘤细胞,提高放疗有效率。同时,由于放疗与化疗所作用的细胞周期不同,故可起到疗效互补作用,但不影响疗程。endprint
该研究在实施宫颈癌根治术前显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进行治疗,能够避免在手术治疗期间患者处于骨髓抑制期,还可避免因放疗所致组织机化,提高手术安全性。在术前实施化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下一步手术治疗创造条件,主要是为抑制或者消除可能存在的微小肿瘤转悠灶,而非彻底杀灭体内的肿瘤细胞。国外研究表明[7],动脉灌注化疗相比于静脉给药化疗能够更好地提高宫颈癌的辅助化疗效果,故该研究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实施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主要是由于术前患者的肿瘤组织血供条件尚较好,应用新辅助化疗经动脉灌注化疗,化疗药物容易进入到病灶组织中,从而更好地发挥肿瘤抑制作用[8]。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组织学有效率分别为80.49%、90.24%,对照组分别为65.85%、60.98%,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与谢莺等[9]报道基本一致。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以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方面,实施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程较短,化疗药物在体内的蓄积相对较少,故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化疗不良反应,并且能够坚持完成疗程。该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恶心、呕吐以及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但均在Ⅲ度以下,患者均可耐受,组间并未见明显差异,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但该研究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关于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远期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大规模临床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该疗法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且化疗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文翔,范文强,董学彩,等.小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周疗方案在Ⅰb2~Ⅱ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52(30):39-40.
[2] 钟亚娟,张蔚,易跃雄,等.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术前用药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8):623-626.
[3] 熊锐华,任庆,田秀荣,等.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12,39(6):719-721.
[4] 王俊.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8(19):142.
[5] 刘弘扬,奈嫚嫚,封全灵,等.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14,35(4):556-558.
[6] 魏毓蕾,陈红晓,于海丽,等.术前新辅助化疗加消瘤放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4):286-289.
[7] Niwa T,Yoshida T,Doiuchi T, et al.Factors predicting tumour regression in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adenocarcinoma treated with balloon-occluded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J].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2008,81(968):659-665.
[8] 李广虎,程勇,刘云琴,等.宫颈癌合并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放疗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4,18(10):1892-1894.
[9] 谢莺,张庆华.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6):445-446.
(收稿日期:2014-10-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