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利锦
【摘要】自新课改开始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要求:“语文课程要重视学生的审美人格涵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小学是培养孩子审美人格的关键时期,而开始学生审美人格涵养的就是小学的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包含的优秀的文化,在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人格的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小学语文教材的语言、意境、插画三方面来分析其中体现的审美人格,体会小学语文教材如何涵养审美人格的。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材 审美人格 涵养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19-02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与审美人格涵养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阅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会作者精心创作出的每一句话,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一篇文章中,作者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运用都是对自己的思想、情感的传递,希望小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思想品质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桂林山水》,这是一篇写景佳作。文章中处处都是优美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让人体会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能读者也和作者一样对此半信半疑,但是,随着作者的眼睛,似乎使我们也身临其境了。仿佛我们亲眼看见了漓江的水,仿佛此刻我们就荡漾在漓江之上,看着翡翠般的水,欣赏着巨象一样的山,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毫不怀疑是可以促进小学生对山间万物的美的感悟,形成审美人格。当然,仅有优美的语言,就想学生能够形成审美人格是不可能的。还需要学生去阅读,去感受,去表达。所以,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有课文,还对學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小学生从最开始的看图说话到后面对语言修辞等的运用进行作文,这才是涵养审美人格的有效方法。通过对语言的不断阅读和体会,然后对其进行运用,语言才发挥了它的本质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意境与审美人格涵养
文章正是因为作者将生活等进行了诗化,即有了一定的意境,才有了阅读的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呈现了很多令人赏心悦目的抒情式文章,通过这些作品使小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意境。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生活经历不多,通过课文中虚实相生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语文是思维的外壳,一篇简单的课文只有有限的语言,但是却传递了作者的无限情绪。所以,小学语文教材才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去体悟其中所蕴含的美好用意。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意境安排,需要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熟悉,慢慢品味其中所表达的意境。通过对文章的赏析,可以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吸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以及教师透过语文教材,可以丰富他们的认识阅历,帮助他们感悟人世间更多的美好,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美的滋润。赏析能力是学会审美的基础,是成就健康的审美人格不能忽视的条件之一。小学语文教材通过插入赏析意境来帮助学生涵养审美人格。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画与审美人格涵养
小学生因为年龄尚小,对世界最开始的感知就是从色彩、图画开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引入大量的插画,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图文并茂的小学语文教材,增强了视觉效果,有助于学生对情境的联想。本来文字和画面就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文字,我们来描写生活中的各种画面;通过画面,我们将各种文字串联起来。学生最开始写作就离不开图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合适位置加入合适的插画,可以引起学生对美与丑的思考,帮助学生通过文字构造画面,使学生学会对各种情境的描述。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忽略了教材中的插画,遇见了有插画的页面往往直接略过。这说明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插画的作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起对插画的学习,提高教师解读、赏析插画的能力。只有教师将教材中的插画所要展现的意图与文章中的语言结合起来,使学生理解插画、理解语言,才能提高学生的赏析和表达能力,形成审美人格。
结束语:一个完整的人必须要具备健康的审美人格,小学语文教材通过对语言的提炼、对意境的安排以及加入插画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逻辑、分析判断力的发展,帮助小学生涵养积极的审美人格。小学语文教材涵盖了风土人情、山水美景、各类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和缺憾,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教材,丰富了学生对世界上的亲情、友情、人的优良品质的看法,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审美人格涵养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杨元建.试论“不完满”阅读对话文本的编制——谈小学语文教材的呈现模式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2]李介,雒焕国.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公平问题[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02)
[3]杨彬.论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