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梅芳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进行数学学习和数学研究的基础,计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24-02
小学数学是知识与计算的综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不仅仅是反映学生的智力因素,而是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共同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学生的计算错误而苦恼,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呢?
一、夯实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
学生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更要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若想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学生必须明确题目中涉及了哪些数学概念,运用了什么样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因此,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一共接触到三类数的运算,自然数、小数和分数,三类数都要进行四则运算,而且每类数都有自己的运算法则,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必须立足于对各类运算法则的掌握和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清各类运算法则。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运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并灵活运用,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运算法则,将知识强加给学生。
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关键
知识的传授只需要几分钟,但是知识的掌握却需要学生付出几十分钟的努力。数学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学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练习,才能将知识上升为能力。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教师要经常督促和指导学生,让学生养成谨慎、认真的学习习惯,坚持每日一练,做到每日必练,争取避免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例如,个位数的加减法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今后的多为数加减法的学习,针对这一种重点,我在班上开展了交换出题的解答的学习活动,用时将近三分钟,将学生横向分组,小组间进行评比,采用激励方式,促进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基本能力。又如,我还会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口算两位数加法:28+37,我发现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8+7=15,个位是5,十位上是2+3+1=6,十位写6,这完全是笔算的思路。其实口算可以这样想:28+30=58,58+7=65,也可以这样想:28+7=35,35+30=65学生不用在脑子里出现竖式。久而久之,学生会熟练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办法
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办法,小学生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作业时爱讨论,做完作業后没有检查的好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计算结果。日常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如果教师盯得紧,考试之前嘱托几句,稍加练习,学生的错误率会大大下降。这就表明,学生不是对知识没学会,而是掌握的不牢固。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我常采取的措施如下:
1.教师做好示范。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是神圣高大的,受人瞩目,小学生对教师无条件的服从和听从。因此,教学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板书规范、整齐,作业批改认真、细心,做好示范。
2.认真计算习惯。小学生总是会急于求成,往往在做题时,拿到题目就做,做到一半或是最后才发现计算错误,或是根本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这就是不能仔细审题造成的后果。数学计算运用到三类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每类数的运算法则各不相同。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首先做到认真看题,阅读题意;其次,认真思考,思考运算法则;最后,在审清题意,确定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后,细心计算得出正确结果。如:教学简便运算时,学生由于运算法则掌握不熟练,造成错识。学生会出现38×101=38×(100+1)=38×100+1=3801,让学生明白38× 101比38×100多了1个38,应加上1个38,而不是1。
3.认真验算的习惯。学习中,小学生往往会做完题后就万事大吉的状态,很少进行认真的验算。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习惯。自行检查结果中出现的明显错误。如:学生在解好方程后,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进行必要的验算,通过验算,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当然,竖式计算学生也能通过交换律及逆运算的关系来进行验算。
四、筛选练习题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系统学科,数学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要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间的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课堂结构中,开篇教师会复习旧知识,这是练习的选择就要针对上堂课的重点进行。如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坐错位”的现象,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法各部分的位置。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像根据三四十二这一句口诀,说出3×4=12 4×3=12 12÷3=4 12÷4=3四个算式。根据3×4=12说出12÷3=4 12÷4=3这两个除法算式。练习的设计也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加强知识间的综合。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教师和学生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 羊兰英;小学数学口算类型与训练[N];西藏日报;2000年 [2] 李丽;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发展水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