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线性思维的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再思考

2015-08-29 01:43杨淑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实效性

杨淑艳

摘 要:尝试运用复杂性科学重新审视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问题,即借助于非线性思维,从高校德育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德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两个角度,对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不足问题进行再思考,从而为该领域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非线性思维; 高校德育教学; 实效性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2.012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2-0047-03

由教学改革突破性不足导致的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低下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德育实践的一大顽疾,究其根本障碍之一,在于德育教学改革始终没能跳出以机械性、线性思维构造逻辑体系的藩篱,导致研究结论在理论层面上规范且理性,但在实践操作层面却力不从心,使高校德育教学陷入理论上的确定和实践中的困境。因此,思维方式的转换应该是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给人类思维方式带来了一次颠覆性的改变和革命。复杂性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它冲破了以线性、可分性及可严格预见性为特征的机械性思维方式,代之以非线性、非可分性及非预测性等多个相反表述为特征的复杂性思维方式,使传统思维框架下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说明,进而为人类提供了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新思路。同样,复杂性科学所包含的基本思想,也为高校德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平台。本文借助于复杂性思维理论的非线性思维范式,分析高校德育教学系统的复杂性以及高校德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对德育教学低效性的根源进行再思考,从而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一、非线性与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

所谓线性或非线性,在数学中表示的是变量之间的关系。线性是指变量与变量之间呈现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代表规则的运动;而非线性是指变量与变量之间不呈现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线性思维是单向的、一维的、直线的、机械的思维方式,而非线性思维是多向的、多维的、曲线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线性思维就是在处理复杂事物的时候力求简化,或略去一些次要因素,或是把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简单系统,“复杂系统等于若干简单系统之和”。线性思维曾以其准确性和严密性带来科学的巨大进步,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线性思维的局限性,而非线性思维越来越赢得研究者的青睐,因为非线性思维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全貌,更接近客观事物的本真。

非线性问题是复杂性的根本问题。因为客观世界在本质上就是复杂的,同时也是非线性的,因此,非线性与复杂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完全可以说,非线性是产生复杂性的必要条件,没有非线性就没有复杂性。复杂系统中有众多层次和因素,各层次之间、各因素之间、不同层次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非线性关系。因素间的非线性作用使系统的部分并不能体现其整体的性质,部分并不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这就会导致系统的非对称性或对称性破缺,使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事物的因果之间经常出现非逻辑性的信息关联,“突现”(emergence)现象频仍,“顺理成章”之事反倒成为偶然。系统正是由于这些非线性作用而显示出其复杂性,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非线性问题的存在,才使得复杂系统处理起来相当棘手,因此,再也无法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解释和说明复杂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非线性问题无处不在,高校德育教学系统当然无法例外。

当前困扰高校德育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德育教学目标和德育教学效果之间的巨大反差,即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它使德育教学实践陷入希绪弗斯推石上山般的无止境的反复努力,而又最终无法达到目的的困顿和尴尬中。用复杂性思维来解读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不足问题的表述就是,高校德育教学目标和德育教学效果之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因果关联,换言之,在高校德育教学实践中,为实现德育教学目标所付出的诸多努力并未在德育教学效果中得到应有的体现,德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德育教学的预设目标之间出现较大差距,表现出非线性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非逻辑性”的典型特征。

该种“不确定性”和“非逻辑性”在微观层面上至少包含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是某些德育课堂上接受程度良好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却是“品行一般”或是“品行不端”;其二是某些德育课堂上接受程度一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却表现为“品行较好”或是“品行优良”,换言之,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和现实中的表现不同步,认知与行为不统一。该种“不确定性”和“非逻辑性”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全方位的、不遗余力的德育教学努力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对德育教学内容的漠视、排斥甚至反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道德缺失问题并不鲜见,概言之,开足马力的高校德育教学实践并没有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也没能带来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应有提升。

二、高校德育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德育教学效果的非线性

复杂性科学认为,每个复杂系统都是由大量的、多样的、有自由度的、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之间并非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构成复杂的交互关系,发生复杂的交互作用,并产生复杂的交互结果。复杂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分别独立出来,形成相对完整的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有着很强的耦合作用,从而决定着整个系统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是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一个大要素的改变可能并未带来预期中大的影响,而一个小要素的改变也许会改变整个系统的发展方向。

复杂性是高校德育教学的根本属性。

首先,高校德育教学系统具有内在复杂性。高校德育教学自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它是由多种内在联系的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彼此共处于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网络中[1]。其复杂性表现为教育内容的庞杂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教育过程的动态性、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其中,仅德育教学内容一项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系统,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彼此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德育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构成教学工作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因为任何阶段的教育无一不是德育和智育两方面的结合,高校教学工作系统也是德育教学和智育教学的有机统一,德育在先,智育在后,其中,德育教学量所占份额虽然较小,但其所处地位和重要性丝毫不可小觑。此外,德育教学不仅是高校德育的中心环节,而且是高校德育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当然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子系统。如此环环相扣、错综交织的复杂关联,构成高校德育教学系统在动态上和静态上的运行和存在特征。总之,德育教学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德育教学系统的复杂性,而多重的系统归属又大大增加了该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复杂系数。

其次,高校德育教学系统具有外在复杂性。高校德育教学系统外在的复杂性系指其所处社会环境系统的复杂性。与其他教学活动不同,德育教学活动与其所处社会环境关系十分密切,二者之间的协同互动尤为重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者对前者的影响要大大超过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这使得高校德育教学对外在社会环境的依赖度显著增强。作为德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背景,社会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中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各子系统与高校德育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复杂联系,譬如,亟待解决的社会不公平问题使德育教学难度增加,或明或暗的潜规则现象使德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家庭德育教育成效与德育教学成效呈现正向关联。通常情况下,一些联系是简单的、直接的因果联系,另一些联系是复杂的、间接的偶然联系,而无论是哪一种联系,社会环境系统内各要素对高校德育教学效果的制约程度远远超过任何其他系统,当然,这种制约本身也并非是“线性制约”而是“非线性制约”。但是,单个要素的“制约”充其量只是一种“影响”,并不具有决定高校德育教学的运行和发展状态的足够力量,它们通常是耦合在一起,以合力方式发挥作用。因此,将高校德育教学效果的高低简约线性地归因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的某一因素,都是片面的和不客观的,其结果将导致重大的背景因素被人为地偏离和模糊。

总之,复杂的、德行素质不一的教育主体,面对着复杂的、德行素质不一的教育对象,在复杂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着复杂的德育教学内容的灌输,因此,高校德育教学效果充满着不确定性。运用非线性思维分析德育教学过程和德育教学结果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就可以找到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低下的根源所在,为寻求有效应对之策提供依据。

三、高校德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加大了德育教学效果的不确定性

首先,高校德育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大多是经过反复验证的普遍真理和科学结论,其中没有德育教学所特有的对有关意识形态问题的敏感和困惑,学生们除了对现有知识体系采取虚心接受的态度之外,就是对前辈某个相关结论的大胆怀疑和小心求证。与其他学科以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内容不同,德育教学传授的是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是一种以灌输形式为主的政治宣传和政治引导。极左路线时代残酷复杂的政治斗争给国人心理带来的创伤和阴影是久远的,人们潜意识中充满了对政治的恐惧和回避,不由自主地对那种带有明显政治说教意味的思想和观念持怀疑和否定态度。高校德育教学目的势必使德育教材和德育教学过程弥漫着鲜丽的政治色彩和政治意蕴,其所蕴含的知识性也极易被政治性所覆盖和弱化,受教者对德育教学的抵触和冷漠情绪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受教者心理闸门的自愿开放才是施教者一切教学努力得以收效的关键所在。

其次,高校德育教学手段的灌输性。传统的道德教育强调灌输性教育手段的重要性,殊不知,该种手段往往易使道德教育的成效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高校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技能的合格建设人才,其中的“有理想”和“有道德”是无法用具体指标加以测定和衡量,正常的考试途径和考试方法也难以对此加以区分和甄别,因此,就极易出现虚假的“有理想”和“有道德”现象。最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此类“虚假道德”泛滥问题的关键,是使每一位受教育者能够发自内心地去接受理想和道德观念并将之付诸实践。为此,就要相应减少灌输式教学手段的运用,更多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手段,用生动丰富的事实来教育和感染学生,用言之成理的逻辑推理来引导和启发学生,深入培养和鼓励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从而真正发挥道德的约束和制约力量。在受教育者自我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灌输性教育手段除了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等消极情绪之外,不会产生任何积极后果。

最后,高校德育教学管理的机械性。长期以来由于受机械决定论影响,高校德育过程一直被视为机械化、程序化的可操作过程,我们往往根据线性的因果关联进行德育教学实践,过度关注教学过程和教学程序,似乎是完成了教学程序,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就应该取得预期的教学结果。表现在德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考察教学质量的经常性项目,就是考察一系列概念的落实情况和一系列程序的操作规范程度。例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明确,教学计划安排是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是否恰当,教学案例选择是否生动,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多样,教学课时设定是否充足,教学检查程序是否规范,教学评比标准是否公正等等,恰恰忽略了德育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复杂性因素: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德育教学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事实上,在复杂的教育环境中,复杂的、德行素质不一的教育主体,面对着复杂的、德行素质不一的教育对象,进行着复杂的德育教学内容的灌输,机械性操作的结果注定低效或无效。这种对教学过程的机械性管理,不是源自认识的局限性,就是源自态度的消极性,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对德育教学的有效性都将构成深刻的致命性伤害。

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在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过程的完结并不意味着德育效果的自动生成,即使教学过程再完美,也无法确定预期的、线性的完美结局,德育教学实效性并未与教学努力成正比,德育教学的最初预期与最终结果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

综上所述,在高校德育教学中不要对线性结果寄予厚望,须知,发生线性作用和线性结果只是高校德育教学的偶然特例,而发生非线性作用和非线性结果才是永恒的常态法则。研究高校德育教学问题,必须以非线性的复杂探究方式替代线性的简单探究方式,“化曲为直”的线性方式固然可以使问题简化,但却可能导致研究结论走向客观事实的反面。

参考文献

[1] 李袅鹰.复杂性视域中的高等教育研究思维[J].中国高教研究,2010(4):24.

[责任编辑:刘慧婷]

猜你喜欢
实效性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中职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论民事诉讼法课程的 “实效性” 教学改革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